銀行保理業務

銀行保理業務

保理業務是一項集貿易融資、商業資信調查、應收帳款管理及信用風險擔保於一體的新興綜合性金融服務。銀行的保理業務可分為國內保理業務和國外保理業務兩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行保理業務
  • 外文名:Bank Factoring
  • 本質:新興綜合性金融服務
  • 分類國內保理業務和國外保理業務
概述,定義,業務類型,實際案例,

概述

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競爭的日益激烈,國際貿易買方市場逐漸形成。對進口商不利的信用證結算的比例逐年下降,賒銷日益盛行。由於保理業務能夠很好地解決賒銷中出口商面臨的資金占壓和進口商信用風險的問題,因而在歐美、東南亞等地日漸流行,在世界各地發展迅速。據統計,98年全球保理業務量已達5000億美元。

定義

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國際保理公約》對保理的定義
保理是指賣方/供應商/出口商與保理商間存在一種契約關係。根據該契約,賣方/供應商/出口商將其現在或將來的基於其與買方(債務人)訂立的貨物銷售/服務契約所產生的應收帳款轉讓給保理商,由保理商為其提供下列服務中的至少兩項:
貿易融資
銷售分戶賬管理
在賣方敘做保理業務後,保理商會根據賣方的要求,定期/不定期向其提供關於應收帳款的回收情況、逾期帳款情況、信用額度變化情況、對帳單等各種財務和統計報表,協助賣方進行銷售管理。
應收帳款的催收
保理商一般有專業人員和專職律師進行帳款追收。保理商會根據應收帳款逾期的時間採取信函通知、打電話、上門催款直至採取法律手段。
信用風險控制與壞賬擔保
賣方與保理商簽訂保理協定後,保理商會為債務人核定一個信用額度,並且在協定執行過程中,根據債務人資信情況的變化對信用額度進行調整。對於賣方在核准信用額度內的發貨所產生的應收帳款,保理商提供100%的壞帳擔保。

業務類型

國內保理業務通俗點講也叫應收賬款融資,就是公司將您的應收款項在通過銀行的審核後,轉讓給銀行提前獲得資金的業務。根據不同的類型具體可分為買斷型保理業務和回購型保理業務。保理業務銀行的審核點主要在對債務人(就是欠公司錢的公司)的還款能力進行審核。
國外保理業務主要是根據進出口企業的進出口業務而設計出的金融產品,其主要作用也是讓進出口企業提前獲取資金。具體產品有打包貸款,發票貼現等。

實際案例

2008年11月5日,深圳發展銀行(SZ000001,下稱深發展)宣布,該行保理業務系統正式上線。與此同時,多家國內銀行也紛紛加大了對保理業務的重視,紛紛上馬相關項目。其中,今年上半年,民生銀行(5.07,-0.01,-0.20%)引進台灣的保理團隊,成立保理業務二級事業部。該行國際保理業務大幅增長,業務量超過2億美元。
突然間,保理業務異軍突起,成為了國內銀行業務的新寵。
事實上,隨著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中小企業融資難度進一步加大,以及金融危機使得貿易企業信用風險加大,這些都為銀行保理業務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金融危機的契機
“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理財與風險管理的意識大大加強,近來我們收到的保理業務查詢大大高於往年。”深發展保理業務中心總經理林曉中向本報表示,“就這些問題,保理可以說是對症下藥。一方面保理融資可以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無追索權保理中的壞賬擔保功能又能免除企業的壞賬風險。”
保理業務是指銀行等保理商通過對應收賬款進行核准和購買,向賣方在基於買方信用條件下,提供短期並可循環使用的貿易融資、賬款催收、壞賬擔保等服務。
近年來,無論國內貿易還是國際貿易,賒銷結算方式日漸盛行。以國際貿易為例,L/C(信用證)的使用率已經降至16%,在已開發國家已降到10%以下,賒銷基本上取代了信用證,成為主流結算方式。由此造成企業的應收賬款日益增多。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企業應收賬款總量大約有6萬億元人民幣,占企業總資產的30%左右,而占企業數量90%以上的中小企業深陷應收賬款之困,其資產價值的60%以上是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從兩方面增加企業經營壓力,一是資金壓力,二是壞賬風險,這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大包袱。
林曉中認為,隨著全球金融海嘯的蔓延和影響深化,一方面,收款賬期的拖延趨勢加劇了企業資金鍊壓力,盤活應收賬款的“造血”需求越加迫切。另一方面,全球普遍面臨企業經營困難將加大收款風險,如何評判、管理買方信用,如何盯住每一單應收賬款,如何及時有效地催收欠款與規避收款風險,這些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即便配備專門人才,單靠企業自身在短期內也很難做好,這為專業保理商創造了巨大的業務機會。
一家在深圳的中小家裝出口企業的總經理就表示:“自美國金融危機以來,以美國客戶為核心的進口商為了緩解資金壓力,紛紛要求延長付款期限,有些賬款從以往的2-3個月延長到了現在的4-5個月甚至半年,我們的資金壓力非常大。
研究資料表明,美國企業的無效成本只有3%(無效成本是指壞賬、拖欠款損失、管理費用三項的總和),這得益於該國企業重視和施行嚴謹的信用管理。中國企業的無效成本平均高達14%,而中國企業平均利潤率才百分之幾,信用管理是中國企業發展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國內空間
實際上,2002年南京 “愛立信”事件之後,保理開始真正進入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視野。
2002年3月,南京愛立信熊貓移動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提前償還了交通銀行(6.36,0.11,1.76%)、工商銀行(3.95,-0.04,-1.00%)、中國銀行(3.49,-0.02,-0.57%)等總計19.9億元的貸款,轉向花旗銀行貸得同樣的巨款。而南京愛立信之所以“倒戈”外資銀行,很重要的一個觸發點就是花旗可以提供保理業務,而中資當時尚難做到。
當年這一事件曾引發金融業中外資競爭力的大討論。
時隔6年,國內眾多銀行也已紛紛推出保理業務。但與中國貿易總量相比,中國的保理業務還非常微小。國際保理商聯合會秘書長JeroenKohnstamm對本報說。
我國保理業務發展的滯後,除了信用環境、法律制度尚需完備,主要還與銀行的專業管理能力密切相關。出於成本的考慮,目前大多數的中國保理商還沒有專門的保理業務系統,保理業務的運作還停留在半手工狀態。
而銀行能否把握保理業務的發展機會,更關鍵的要看銀行的業務處理能力。保理業務涉及信用管理、催收管理、賬務管理等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需要富有經驗的專業保理隊伍進行服務。
目前,國內提供保理服務的銀行往往沒有獨立的保理業務機構,普遍存在業務職能分散,專業性不足,難以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系統性、專業化的解決方案。
據了解,民生銀行已經引進先進保理團隊——台灣中租迪和公司,該公司是台灣最大的租賃公司,業務包括設備租賃、海外融資、應收賬款承購等。2005年底資產總額為996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2億6400萬元,淨值為1000萬美元。
國際保理業務看,我國一年外貿出口額高達1.2萬億美元,其中70%以非信用證結算,相當於8400億美元,若保理業務滲透至10%,便高達840億美元。由於我國進口額與出口額相近,以上述方法簡單估算,進口保理市場份額與出口保理相差無幾。
目前,從綜合實力來看,中行在保理業務上一枝獨秀,深發展、民生、招商、工行、交行以及一些外資銀行等屬於第二梯隊。
顯然,未來幾年內,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保理市場,銀行業保理業務也將進行重新洗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