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小喬木,有密而明顯的皮孔。單葉互生,楔狀倒卵形至倒披針狀倒卵形,長5~18厘米,寬1.5~4厘米,頂端圓鈍,基部狹楔形,邊全緣或偶在中部以上有少數圓齒或鋸齒,下面有稀的黃色腺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鉗良梅
- 別稱:火楊梅、火梅木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薔薇目
- 科:楊梅科
- 亞科:梅亞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花無歸諒朽項花被,但每花承托以1小苞片,單性,雌雄異株;雄花排成圓柱狀的葇荑花序,單生或數條叢生於葉腋;雌花排成卵狀或球狀的葇荑花序,腋生。核果橢圓形,熟時紅色,味酸甜。花期春季,果陵元匪熟期夏季。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疏林向陽處。
分布範圍
產於廣西北流、博白、敬婚匙隆林、天峨、南丹、金秀等縣市;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盼敬廣東嫌勸乘駝等省份。
主要價值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曬乾備用。
性味 味苦,性溫。
功效 止血,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止瀉,殺蟲。
傳統套用 治胃痛、腸炎、痢疾、血崩、腰肌勞損、跌打損傷、濕疹、慢性瘡瘍、禿頭瘡。
用法用量 9~15克,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適量浸酒外搽。
方例 1.跌打扭傷腫痛 鉗端翻檔良梅(毛楊梅)根皮120克,竹葉風(大羅傘)60克,米雙酒500毫升浸泡,取藥酒外搽。
化學成分 莖皮含β-谷精提定甾醇,蒲公英賽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