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金融資本績效與制度安排》作者李惠彬和張麗娜敏銳地觀察到歐美已開發國家資本運動的制度困境和開發中國家重要經濟體資本運動的制度需求,以我國的經濟金融制度設計為目的,在
國民經濟體系的巨觀視野中,試圖梳理出資本運行的新規律,找出完全市場自發調節狀態下資籃笑影局本運行的缺陷,提出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國民財富的最大創造要有必要的制度干預或誘導。為此,作者以國民經濟體系最優效益為標準,進行金融資本配置績效及其內在機理的考察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金融制度設計的基本路徑和相關建議
作者簡介
李惠彬,1966年生,北京大學文學博士、重慶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後,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導師,華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導師。現就職於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任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規劃發展處處長。主要著作有:《
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模式與制度績效》、《基於轉型經濟:區域發展理論研究與規劃實務》(合著)、《區域綜合承載力與產業評價計量研究》(合著)。
圖書目錄
1.緒論
1.1問題提出及選題意義
1.2相關概棗禁狼姜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1.2.1金融資本
1.2.2國民經濟體系及資本頌束晚配置績效
1.2.3金融制度
1.3主要內容和基本框架
1.4創新之處
2.金融資本與國民經濟發展的理論淵源
2.1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資本配置問題
2.1.1魁奈相關學說
2.1.2斯密相關學說
2.1.3李嘉圖相關學說
2.1.4馬克思主義學者相關學說
2.1.5凱恩斯的乘數效應原理
2.2金融資本與國民經濟發展的研究現狀
2.2.1金融資本的配置
2.2.2資本配置績效
3.產融結合理論與金融資本分布
3.1產融結合相關理論
3.2國內產融結合理論研究與實踐
3.3金融資本在我國金融體系內的分布
3.3.1金融資本在整個金融體系內的分布
3.3.2金融資本在銀行體系內的分布
3.4我國金融資本的投向
4.不同行業金融資本配置績效差異的測算
4.1金融資本績效評價方法
4.1.1金融資本總體配置績效評價方法
4.1.3金融資本在行業間的配置績效評價方法
4.2C—D模型測產融結合效率
4.3影響產融結合效率的制度因素分析芝采
5.金融資本配置的采蜜甩傳導效應
5.1資本配置與國民經濟最佳化發展
5.1.1馬克思的社會再生產理論
5.1.2列寧的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理論
5.1.3毛澤東的國民經濟各部門協調發展思想
5.1.4鄧小平的以重點帶動全局發展思想
5.1.5陳雲的按比例發展和綜合平衡思想
5.2產業鏈及乘數效應相關理論
5.3基於結構方程模型的金融資本乘數效應實證分析
5.3.1產業關聯性分析及產業鏈的構建
5.3.2結構方程模型的構建
5.3.3乘數效應測算結果及分析
5.4商業銀行及開發銀行制度安排牛促櫃的實證分析
5.4.1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介紹
5.4.2商業銀行制度安排及相關數據分析
5.4.3開發銀行制度安排及相關數據分析
5.4.4兩類不同性質的金融制度安排差異及其根源
6.基於國民經濟體系效率最優的金融制度建設
6.1基本金融制度與巨觀經濟因素
6.2金融行業制度準則
6.2.1保險業政策
6.2.2證券業政策
6.2.3期貨業政策
6.2.4銀行業政策
6.3以組織體系、市場體系為主的準則與規範
6.3.1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貨幣政策體系和監管體系
6.3.2繼續深化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改革
6.3.3發展股份制商業銀行
6.3.4繼續完善政策性金融體系
6.3.6區域性中小金融機構與資源配置
6.3.7非銀行金融主體的放開
6.3.8發展和完善投資銀行體系
6.3.9儘快完善民間借貸的制度法規
6.4行業與主體內部的業務政策和管理規範
6.4.1商業銀行的信貸政策與管理規範
6.4.2政策性銀行的信貸政策與管理規範
6.4.3開發性金融內部政策指引
6.4.4證券業與證券公司的制度深化
6.4.5保險業與保險公司的制度深化
6.5金融創新的趨勢與原則
6.5.1技術創新與運用及風險管理
6.5.2圍繞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及風險管理
6.5.3圍繞虛擬資本和金融衍生品的創新及風險管控
6.5.4各類金融機構的合作創新與風險管控墓糊婚
6.5.5區域或行業小型金融主體的創新與監管
7.國民經濟嚴重失衡下的政策目標與金融資本配置安排
7.1第二個假設的提出
7.2國民經濟體系失衡與新水平轉型均衡的文獻
7.2.1手工業時期產業轉型中金融的作用
7.2.2機器大工業時期產業轉型中金融作用的演變
7.2.3知識經濟時期產業轉型中金融作用特徵
7.3金融資本與轉型均衡的有效實現
參考文獻
後記
5.1.3毛澤東的國民經濟各部門協調發展思想
5.1.4鄧小平的以重點帶動全局發展思想
5.1.5陳雲的按比例發展和綜合平衡思想
5.2產業鏈及乘數效應相關理論
5.3基於結構方程模型的金融資本乘數效應實證分析
5.3.1產業關聯性分析及產業鏈的構建
5.3.2結構方程模型的構建
5.3.3乘數效應測算結果及分析
5.4商業銀行及開發銀行制度安排的實證分析
5.4.1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介紹
5.4.2商業銀行制度安排及相關數據分析
5.4.3開發銀行制度安排及相關數據分析
5.4.4兩類不同性質的金融制度安排差異及其根源
6.基於國民經濟體系效率最優的金融制度建設
6.1基本金融制度與巨觀經濟因素
6.2金融行業制度準則
6.2.1保險業政策
6.2.2證券業政策
6.2.3期貨業政策
6.2.4銀行業政策
6.3以組織體系、市場體系為主的準則與規範
6.3.1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貨幣政策體系和監管體系
6.3.2繼續深化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改革
6.3.3發展股份制商業銀行
6.3.4繼續完善政策性金融體系
6.3.6區域性中小金融機構與資源配置
6.3.7非銀行金融主體的放開
6.3.8發展和完善投資銀行體系
6.3.9儘快完善民間借貸的制度法規
6.4行業與主體內部的業務政策和管理規範
6.4.1商業銀行的信貸政策與管理規範
6.4.2政策性銀行的信貸政策與管理規範
6.4.3開發性金融內部政策指引
6.4.4證券業與證券公司的制度深化
6.4.5保險業與保險公司的制度深化
6.5金融創新的趨勢與原則
6.5.1技術創新與運用及風險管理
6.5.2圍繞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及風險管理
6.5.3圍繞虛擬資本和金融衍生品的創新及風險管控
6.5.4各類金融機構的合作創新與風險管控
6.5.5區域或行業小型金融主體的創新與監管
7.國民經濟嚴重失衡下的政策目標與金融資本配置安排
7.1第二個假設的提出
7.2國民經濟體系失衡與新水平轉型均衡的文獻
7.2.1手工業時期產業轉型中金融的作用
7.2.2機器大工業時期產業轉型中金融作用的演變
7.2.3知識經濟時期產業轉型中金融作用特徵
7.3金融資本與轉型均衡的有效實現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