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神農架原始森林的余脈,保護區總面積22423.1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7851.2公頃,緩衝區面積6238.4公頃,實驗區面積8333.5公頃。主峰陰條嶺海拔2796.8米,是重慶市最高點,被稱為“重慶第一高峰”,平均海拔1900m,陰條嶺林區為重慶市內唯一一片原始森林。

保護區內植物種類達1500多種,有多種具有代表性的生態系統,且含有大量珍稀瀕危物種,常見有銀杏、珙桐、臘梅、崖柏、 紅豆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5種,是難得的“天然物種基因庫”。林區內茫茫林海,無邊無際。是重慶市內森林旅遊、科考探險旅遊的最佳目的地。

2023年1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重慶巫溪陰條嶺獸類及鳥類重要棲息地入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保護區級別:國家級
  • 地理位置重慶市巫溪縣境內
  • 區域面積:8333.5公頃
  • 類型:森林生態系統
  • 總面積:22423.1公頃
  • 東經:109°41′19″—109°57′42″,
  • 北緯:31°23′52″—31°33′37″之間
  • 保護物種:林麝、獼猴、紅腹角雉、紅腹錦雞等
發展歷程,地理位置,物種發現,

發展歷程

2012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發布河北青崖寨、山西省黑茶山等28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國辦發〔2012〕7號),確定巫溪陰條嶺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23年1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重慶巫溪陰條嶺獸類及鳥類重要棲息地入選。

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重慶市巫溪縣境內,範圍在東經109°41′19″—109°57′42″,北緯31°23′52″—31°33′37″之間。保護區東界從神農架林區、巫溪縣和巫山縣三個行政區邊界交匯處起,沿巫溪縣和巫山縣縣界向南至大窩坑;南界從大窩坑起,經八里槽、龍家窩淌、龍家窩淌西580米處、後窖梁子東北1300米處、板壁岩、邱家埡子、黃花山、黃花山西840米處、大屋牆南370米處、馬騾池東140米處、蘇家岩西北200米處、腰懸岩、朱家埡口西780米處、朱家埡口、轎頂山、張家屋場西南400米處、丁家河西北220米處、常家坪、黃板岩東270米處、河坪、龍洞橋、馬淌橋、田家埡子、碓窩坪、新瓦屋、雙陽橋東230米處、百步梯、石窩子西490米處、大岩屋、鷹嘴岩東650米處、岩屋牆、馬路槽、水溝子、大洪岩至四營頭,沿官山林場界向西北至人樁石東南370米處;西界從人樁石起,經大官山瞭望塔、野豬坪、石門子南370米處、2372米高程點、黃柏棚東南490米處、風洞子、火燒坡、杉樹樑子、大官山、樺桷埡、豹子坪、石柱子、閻王峽、石鴨子、古石牆、殺人坪至省界;北界以湖北省和重慶市省界為界。

物種發現

2022年2月28日,重慶市中藥研究院研究團隊在保護區首次發現蛇菰
2022年6月29日,重慶巫溪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蘭科植物新記錄種——藥山蝦脊蘭。
2021年4月,重慶自然博物館陳峰等人在重慶市陰條嶺自然保護區開展野外植物資源本底調查時,發現一種開黃花的未知白前屬植物。2022年,該新物種命名為:三峽白前(Vincetoxicum pingtaoanum Cai F. Zhang, G. W. Hu & Q. F. Wan)。
2023年2月9日,記者從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獲悉,該中心聯合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張志升團隊在保護區開展聯合科考時,發現5種蜘蛛目物種和1種盲蛛目物種,通過查閱文獻、野外標本採集、對相關標本進行比較研究,最終確認陰條嶺新增6種蛛形動物特有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已在《蛛形學報》上發表。
新增的6種蛛形動物特有物種包括官山指蛛、偏岩屋叉蛛、陰條嶺垣蛛、巫溪小類球蛛、陰條嶺小類球蛛5種蜘蛛目物種和巫溪申盲蛛1種盲蛛目物種。
2023年4月,從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獲悉,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劉星月教授團隊在參與由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志升教授團隊和該中心組織開展的聯合科考項目中,發現了一種大巴山系特有的蟻蛉物種,且為未曾記錄的新種。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上發表,並將該新種命名為友誼英蟻蛉。
2023年5月,記者從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獲悉,歷時3年的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調查工作已完成,共發現74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其中國家級51種,重慶市級23種。
2024年2月19日,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發布訊息稱,保護區內發現苦苣苔科植物新物種——巫溪馬鈴苣苔。
2024年3月,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西蜀丁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