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參(傘形目五加科植物)

竹節參(傘形目五加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竹節參(學名:Panax japonicus (T.Nees) C.A.Mey.)是五加科人參屬植物。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質,圓柱形或紡錘形,淡黃色;根狀莖很短,多較明顯;莖高30-60厘米。掌狀複葉3-6片輪生莖頂;小葉3-5,中央一片最大。傘形花序單個頂生;花小,淡黃綠色;子房下位。果扁球形,成熟時鮮紅色。

分布於中國東北、雲南、貴州、陝西、湖北、四川、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的北緯31°附近的高山地區,河北偶有栽培,據說雲南試栽成功。喜肥趨濕,忌強光直射,耐寒而懼高溫,適宜中性或偏酸性(pH=5.5-6.5)的土壤中生長。

竹節參肉質根是強壯滋補藥,又為興奮劑和祛痰藥。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選地,整地,栽植,管理,採收,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質,圓柱形或紡錘形,淡黃色;根狀莖很短,多較明顯;莖高30-60厘米。掌狀複葉3-6片輪生莖頂;小葉3-5,中央一片最大,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8-12厘米,寬3-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下延,邊緣有鋸齒,上面脈上散生少數剛毛,下面無毛,最外一對側生小葉較小;小葉柄長達2.5厘米。
傘形花序單個頂生;花小,淡黃綠色;萼邊緣有5齒;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2室;花柱2,分離。果扁球形,成熟時鮮紅色。

生長環境

竹節參一般生長於海拔800-24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陰濕處或竹林陰濕溝邊。喜肥趨濕,忌強光直射,耐寒而懼高溫;適宜生長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產地內山脈縱橫,丘陵起伏,夏無酷熱,冬無嚴寒,水熱源豐富,年平均氣溫約14.8℃左右,無霜期220天,適宜中性或偏酸性(pH=5.5-6.5)的土壤中生長。
竹節參著生的土壤為黃棕壤、黃壤和紅壤,並以潮土和腐殖土為主,腐殖土厚度5-30厘米,pH 6-6.8,含水量16.8-24.2%,土壤容重1.39-2.12,其生長伴生植物群落特徵主要為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東北、雲南、貴州、陝西、湖北、四川、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的北緯31°附近的地區,河北偶有栽培,據說雲南試栽成功。
竹節參竹節參

栽培技術

選地

林分:選擇闊葉林或針闊混交天然次生林,且應遠離重工業污染和未使用化學除草劑的林地,要求林地內樹木稀疏高大,林冠下較空曠,鬱閉度過高的針葉林或者表土層分布大量竹鞭的小型竹林不適宜。
坡向及坡度:選擇坡向為陰坡或半陰坡,坡度為5-25的山坡的中段進行種植。
土壤:選擇疏鬆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表層腐殖土達到5厘米以上的偏酸性土壤。
氣候:氣候冷涼潮濕,年均氣溫10℃左右,極端最高氣溫小於35℃ ,極端最低氣溫大於-12℃; 大於10℃的年活動積溫270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毫米以上。

整地

時間:每年9月上旬至10月底栽種前開展。
清林:按照鬱閉度0.6-0.7間伐過密的樹林和小灌木,將林下雜草及影響光照1.5米以下的灌木叢全部割除,並將清理物全部移出林地無害化處理。
整地及消毒:在不破壞林木生長前提下全面整地深度25-35厘米,將枯樹根、石塊等土壤雜物清理移出,然後施撒殺蟲顆粒,並整地耕耙均勻。
施底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使用充分腐熟整細的豬、牛、羊糞等,每畝施用有機肥2000千克,通過耕耙與土壤混勻。
開溝起壟:按自然地形開溝起壟,廂寬1-1.2米、長度根據地形而定,開溝深15-25厘米,寬25-35厘米。

栽植

選苗:竹節參種苗體形自然、根莖相對稍長、健康無病害,無機械損傷,單株重量10克以上,帶萌發芽;第1種竹節參參種苗是分株苗,是先看根莖的頂芽,頂芽要清晰明顯且生長良好(這種種苗才能確保第2年出苗),然後在帶有頂芽根莖上切取2-4厘米長。如果沒有頂芽,可按根莖芽的痕跡切成每段帶有1個芽的痕跡,在苗圃內培育一年待長芽出苗的後再進行林下移栽。第2種竹節參種苗是用種子播種的實生苗,要求種子實生苗二年生以上,單株重量5克以上,做種的根莖栽種前用多菌靈溶液1:800,或甲基托布津溶液1;800浸泡約45分鐘後再進行種植,或者在塊莖育苗的切口位置蘸上草木灰漿後再種植至林地。
栽植方法:每年9月上旬至10月底栽植;按株行距20厘米×25厘米栽植,覆土栽緊,覆土深度為3-5厘米。

管理

鬱閉度:栽種第1年林分鬱閉度保持在0.6-0.7,第2年後鬱閉度可逐漸降低到0.4-0.5,如鬱閉度過高要進行疏枝疏葉。
除草、鬆土:每年在4-9月安排3次以上除草,結合除草進行鬆土,以促進植株生長發育,防止病蟲害發生,除草宜淺除以免傷害根莖。
追肥:分別在開花前(5月)和結實後(7月)施追肥2次,追肥多用稀釋的人糞尿、複合肥,人糞尿施肥量每次2000千克/畝,複合肥每次20千克/畝撒施。
越冬肥:在每年10月竹節參地上部分倒苗後施肥,使用充分腐熟整細的豬、牛、羊糞等均勻撒入與表層土混勻,每畝施用有機肥1500千克。
排水防澇:竹節參不耐澇,在多雨季節要注意清理溝排水,防止積水,保持良好的根部透氣性。

採收

種子採收與處理:竹節參地上部分一般都是在8月下旬後逐步倒苗,故需要在這段時間進行種子的採收並以發酵漂洗法處理果實獲得淨種子。其具體方法為:摘下竹節參果實,將果實放在已經準備好的塑膠袋中發酵數天天,然後將已經發酵完全的果實放在篩子上揉搓,用清水漂洗乾淨,直至將果皮和果肉去除乾淨方可使用。
種子處理與保存:竹節參種子在成熟採收時,種胚僅為多個細胞組成的細胞團,因此竹節參必須在濕沙貯藏條件下,保持較高溫度,完成“胚後熟”才能正常萌發。將竹節參的種子加上3倍體積的濕潤沙子,室內貯藏約90天后達到成熟胚狀態,再放於室外低溫處理約2個月後待到第2年春氣溫升高后,種子開始萌發。
採收、初加工和儲藏:竹節參林下移栽4年後可以採收,並於秋季採挖,採挖時鋤頭從植株旁邊空隙處下鋤逐步挖向根莖,挖起全株,去除泥土和莖葉,得到根莖鮮用或晾乾裝袋,晾乾的竹節參用清水洗去泥土,通過太陽曝曬或者乾燥設備乾燥後除去雜質,於陰涼乾燥處貯藏備用,防蟲蛀。

主要價值

竹節參以根莖入藥,主要含有皂苷類成分,以竹節參皂苷Ⅲ(chikusetsusaponin Ⅲ)為主;抗炎,延緩衰老,降血糖。甘,微苦,溫;滋補強壯,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用於病後虛弱、結核咯血、咳嗽痰多、跌扑損傷。又為興奮劑和祛痰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