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1982年,《重慶師專學報》創刊。
1982年——1993年未收錄至中國知網。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2002年01期開始改名為《渝西學院學報》。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2006年01期開始改名為《重慶文理學院學報》。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2005年01期開始由季刊更改為雙月刊。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據2018年5月《重慶文理學院學報》官網顯示,該刊已加入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全國地方高校學報研究會、重慶市期刊協會、重慶市高校期刊研究會。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導內容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主要刊登中國國內外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一定創新性的研究論文、快報和綜合評述,論文內容主要涵蓋法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學、語言學、管理學、教育學等社會學科領域。
主要欄目
常設欄目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文學、語言學、經濟學管理學、哲學與法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為特色欄目。
特色欄目
該刊以特色發展為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欄目已連續8年被評為重慶市“特色欄目”,連續兩屆獲得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稱號。
2015年,該欄目獲得重慶市文化委員會50萬元的欄目建設經費支助。
讀者對象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主要讀者對象為教學科研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學生、研究生。
人員編制
據2018年5月《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編輯部官網顯示,《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編輯委員會擁有編委25人。
萬書輝
| 王大平
| 王明華
| | 劉燦國
| 劉定祥
| 孫澤平
|
李德全
| 吳強
| 張進
| 張燚
| 張詠清
| 宋鎮豪
| 鐘志奇
|
徐強
| 郭莘舫
| 曹成剛
| 蔣登科
| 蔡宗模
| 裴躍進
| 漆新貴
|
譚宏
| 黎小龍
| 黎明
| 戴曉敏
| | | |
學術交流
2018年4月20日—21日,為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巴渝文化及非物質文化研究的深入發展,重慶文理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學報編輯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所聯合主辦了“2018年·非遺與巴渝文化學術研討會”。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重慶文理學院學報》共出版文獻3892 篇。
據2018年5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載文量為2068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總被下載714037 次、總被引10870 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10、(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06。
據2018年5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被引量為4079次、下載量為36656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重慶文理學院學報》影響因子為0.2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5015名,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79種)中排第218名。
榮譽表彰
2012年學報編輯部被評為重慶市的優秀團隊。
此外,學報獲得過全國優秀社科期刊、教育部的優秀線上期刊、重慶市一級期刊等榮譽。
學報還榮獲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積極參與中國國內外交流,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繁榮學術研究,努力提高學術水平,為教學、科研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為地方經濟發展與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作貢獻。
辦刊原則
嚴格執行國家出版法規以及國家制定的學術期刊標準和編排規範,不斷進取、推陳出新、突出特色,堅持立足重慶、面向全國,輻射國外。
現任領導
主編:蘭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