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酉陽縣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四屆三次、四次全會,縣委十三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動員和組織全縣各族人民緊緊圍繞建設武陵山區生態經濟強縣目標,凝心聚力,開拓奮進,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酉陽縣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人:縣人民政府縣長 陳文森
- 年度:2014年
- 性質:工作報告
工作報告,界別,報告人,報告全文,開場白,去年工作回顧,今年工作思路,推進發展,生態發展區,旅遊升級版,轉型生態工業,特色效益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速建設,扶貧開發,改革創新,改善民生,政府建設,名詞解釋,產業體系,光網城市,"十個一",環保五大行動,中央八項規定,實施意見,陽光政務,特殊政策,三品一標,四控一增,四減一防,負面清單,民生原則,四風問題,作風紀律,
工作報告
界別
2014年1月13日在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報告人
縣人民政府縣長陳文森
報告全文
開場白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去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四屆二次、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圍繞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功能定位,努力踐行"一化促四化、推進城鄉一體化"戰略路徑,履職盡責,積極作為,經濟社會實現持續較快發展。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億元,增長11.5%,經濟總量首破百億元大關;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2.9億元,增長8%;組織財政收入23.6億元,增長1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2億元,增長18.3%,公共預算收入10.4億元,增長2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6790元、5848元,分別增長10.5%、13.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8億元,增長14%。
(一)產業培育有新進展。一是旅遊發展持續升溫。完成全縣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建成開放五柳廣場,完工桃源大舞台和桃花源大酒店主體工程,實施酉州古城文化提升工程。龍潭古鎮開街迎客,龔灘古鎮創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通過住建部初審,河灣山寨被評為全市唯一國家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黑水桃花谷、毛壩群賢居、楠木樁等鄉村旅遊景點提速發展。成功舉辦第三屆桃花源國際休閒旅遊文化節,著名歌唱家騰格爾、王莉兩曲《桃花源》唱響全國,在中央電視台、旅遊衛視等投放桃花源旅遊主題廣告,在香港鳳凰網推出了酉陽旅遊專欄。推出"張家界-鳳凰-桃花源"、"重慶-龔灘-桃花源"等10餘條旅遊專線產品,湖南、廣東等遊客市場有效拓展。全年共接待遊客6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22.9%。二是工業經濟加快轉型。著力做大做強做特做優工業,預計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80億元,同比增長23.1%;實現工業增加值30億元,同比增長14.5%;入庫工業稅收4億元,完成工業投資30億元,帶動就業1.6萬人。"4+1"支柱產業體系初步形成,酉水河酒業、華武製藥、九鑫水泥、金葉珠寶等重點企業快速成長,欽晟貴金屬、青花椒精深加工、琥珀茶油等重點工業項目有序推進。"一區四園"發展框架基本建成,入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8戶,實現工業產值48.2億元。實施工業企業節能環保改造,實現工業節能降耗4%。三是特色效益農業迅猛發展。圍繞綠色、生態、有機方向,宜居茶葉、後坪苦蕎、龔灘現代菸草、兩罾蜂蜜、泔溪青花椒、腴地中藥材、麻旺鴨、塗市山羊、圓梁山高山蔬菜、興隆大鯢、偏柏臍橙等特色產業基地迅速壯大,特色效益農業占一產業比重提高10.1個百分點,"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全縣產業大戶、規模經營組織達3200個,新開發11個系列100餘個農特產品,農產品商品化率提高13個百分點。註冊"酉陽貢米"、申報"酉陽茶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可大油茶籽和茶油獲批有機食品認證。設立重慶主城區農產品銷售網點,開通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心。渝東南現代農業科技園加快發展。動植物防疫實現清淨無疫,糧食總產量達36.8萬噸。
(二)發展後勁有新增強。一是爭資立項力度加大。全年到位各類補助資金32.4億元,其中財力性補助10.4億元、專項補助22億元。爭取城鄉工礦建設用地規劃3平方公里,獲得建設項目用地指標1063畝,完成608畝建設用地規劃調整。全面啟動1400平方公里頁岩氣國家最佳化區塊勘探。酉陽至彭水高速公路擠進全市新增1000公里高速公路規劃,酉陽至永順高速公路納入重慶市遠期建設規劃,渝懷鐵路複線酉陽段有望開工建設。四大庫區移民納入市移民局統一管理。二是重點項目提速推進。實施重點建設項目110個,完成投資52億元。酉陽至沿河高速公路加快建設,完成投資8.5億元;縣城防洪堤三期工程建設成效明顯;完工龍潭古鎮風貌改造,配套建設整體推進;酉一中擴高工程建設瓶頸有效破解,土建項目有序啟動;九龍眼水庫導流洞掘進順利,開工建設上壩公路;大泉水庫上報國家菸草專賣局審查。三是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完成國道326線酉陽段路面改造、省道304線酉陽至龔灘段二期罩面加鋪。建成菸草惠民公路266公里,竣工行政村通暢工程265公里,行政村通暢率達58.6%,同比提升10個百分點。建成撤併村通達公路35公里。新開通農村客運線路20條。完成水利投資10.1億元,實施董河、小河壩河等中小河流治理19公里,除險加固病險水庫7座,啟動山坪塘整治231口,整修新建渠系33公里,解決7.1萬農民飲水安全。完工小壩、天館等變電站建設,升級改造農村電網442公里。全縣光纖到戶實裝1.8萬戶,在全市率先實現"光網城市"。改擴建13個鄉鎮郵政所。
(三)城鄉面貌有新變化。一是旅遊城市更加靚麗。實施城市建設重點項目55個,完成投資16.3億元。陽光溪谷、桂芳街片區、翠屏水岸、土家八千等房地產開發有序實施。城南片區開發初見成效,小壩組團、板溪組團建設有序推進。建立"兩違"整治常態化管理機制,嚴厲打擊土地非法買賣行為,拆除城市組團違法建築2.3萬平方米。城區環境衛生、城市照明、交通秩序等管理常態有效,城郊結合部、車站及校園周邊等重點部位整治有效加強。開建縣城二、三級污水管網24.5公里。新增建成區綠化面積5萬平方米。國家園林縣城創建進入命名公示階段。二是集鎮建設掀起高潮。依託高山生態扶貧搬遷等政策,強化市場化運作,加快建設集鎮"十個一"工程,實施集鎮建設項目215個,完成集鎮建設投資9.2億元,新增集鎮建成區3.6平方公里,帶動4.8萬人口向集鎮聚集。酉酬、李溪、丁市集鎮申報"國家級重點鎮"。廟溪、浪坪、南腰界、偏柏等集鎮建設成效顯著,宜居鄉宜居村創建"市級農民新村示範點"。三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加快實施國家生態文明示範試點工程,推進7個生態文明小集鎮建設。加強321.6萬畝生態公益林管護,全年實施營造林25.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2.2%。加強292個地質災害點監測預警。縣域主要河流斷面和飲用水質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基本建成蒼嶺等12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實施10個村連片環境綜合整治,改造農村危房1.2萬戶,建成沼氣池2000口,實施農村改廁1500戶。環保"五大行動"紮實推進,鞏固桃花源大道無煤示範街區創建成果,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35天。
(四)商貿金融活力有新提升。一是城市商圈打造成效明顯。桃花源廣場旅遊購物和酉州古城住宿餐飲、文化展示及旅遊觀光等功能業態逐步完善,永輝超市、國美電器等國內知名商家入駐碧津現代城市商圈,桃源新都會、華章財富等城市商業體不斷壯大。二是城鄉商貿體系加快培育。推進中石化5萬立方米成品油庫建設。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酉陽桃花源美食節。新增商業營業面積5.5萬平方米,新培育限上商貿企業18戶,發展5000萬元級企業5家、1000萬元級企業10家,實現商品銷售額49.8億元。倉儲運輸、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行業加快發展。三是金融業務加快拓展。住房公積金歸集2.2億元,使用1.9億元。銀行業運行平穩,金融機構年末存貸款餘額分別達119億元和66億元,比年初分別增加8.7億元和9.4億元。
(五)社會事業有新進步。一是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實現教育支出9.6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24%。強力推進農村中國小標準化建設,新改擴建校舍3萬餘平方米。啟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創建。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教師素質提升工程。高考重點本科上線867人,5人被北大、清華錄取,均居渝東南首位。民族國小建成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實現全覆蓋。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繼續教育整體發展,社會力量辦學規範有序。二是居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掛牌重慶醫科大學附一院酉陽醫院,完工縣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主體工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全覆蓋,完成197個行政村和11個撤併村衛生室建設;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創建,全年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人口計生工作紮實開展,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9‰以內。成功舉辦全縣首屆民族運動會,土家擺手韻律操榮獲全國廣場健身操作品徵集評選二等獎。三是文化科技取得新成效。新聞中心建成投用,趙君陶圖書館主體工程完工,檔案修志取得新進展。縣文化館、圖書館免費對外開放,均獲"國家一級館"稱號。竣工縣電影院改擴建。完成《桃花源》微電影和《桃花源》歌曲MV、電視連續劇《望龍門客棧》外景攝製。成功舉辦中國武陵山區土家擺手舞大賽。《高台獅舞》等5項非遺項目列入市級名錄。創建6個市級農村科技創業示範基地。大力支持科協、工會、共青團、文聯等工作。
(六)民生保障有新改善。一是創業就業紮實有效。發放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3.1億元,開展各類技能培訓5499人次,實現創業就業1.8萬餘人。扶持1.3萬名返鄉農民工創業,充分就業村實現全覆蓋。城鎮新增就業718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9%以內。二是社會保障不斷加強。"五險"參保119.5萬人次。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報銷比例提高到70%以上。發放城鄉低保6171.7萬元,兌現臨時性生活救助285萬元,9.6萬名60歲以上農村老人基本養老實現全覆蓋。完工縣養老中心和兒童福利中心一期主體工程。建成配租廉租房1200套,改造城市棚戶區3.4萬平方米。三是扶貧開發有力推進。啟動10個貧困村整村脫貧,完成28個貧困村整村脫貧達標驗收,減少貧困人口2.7萬人;產業扶貧深入推進,10個鄉村旅遊示範村加快建設。實施65個高山生態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完成搬遷安置14620人。
(七)改革開放有新成效。一是各項改革穩步推進。成功試點公務卡制度,實現國庫集中支付向鄉鎮延伸擴面。清理行政審批事項28件,建成投用縣行政服務中心。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經營性建設用地和公共資源配置一律實行招拍掛。國有平台公司管理更加規範,實體化發展邁出有力步伐。戶籍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殯葬改革深入實施。二是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堅持圍繞產業鏈招商、突出資源優勢抓招商,嚴格兌現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新培育微型企業607家,全縣各類市場主體突破2.2萬個,註冊商標總量達525件,內資企業總量列渝東南六區縣第一位。三是對外協作不斷加強。突出重點交通建設、遊客互送和產業培育等重點,加強了武陵山連片扶貧開發區域協作。市政府辦公廳扶貧集團落實幫扶項目15個,到位渝北·酉陽圈翼扶貧資金3040萬元,推進山東東營東西扶貧協作。
(八)社會治理有新成果。一是安全穩定形勢持續向好。深入推進"平安酉陽"建設,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大督查行動,安全生產死亡事故起數、人數實現雙下降。建立信訪調解終結制,成功化解歷史遺留信訪積案48件,調處各類矛盾糾紛9554件,全年未新增一起重大信訪事項。建立常態化治安巡邏防控機制,現行命案偵破率達100%,八類主要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12.4%,民眾安全感指數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台建成投用,應急應戰指揮平台建設穩步推進,基層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試點工程加快實施。國防動員成效明顯。二是法治建設有效加強。全面推進"六五"普法,深入開展"法律八進"活動。審查和清理政府規範性檔案189件,評查行政處罰案卷84宗。民族宗教工作有新進步,成功舉辦自治縣成立三十周年慶祝活動。依法加強婦女兒童權益保護,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力度加大。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依法推進,經濟社會調查工作有序實施。三是行政效能有效提升。"陽光政務"建設紮實推進,政府信息更加公開透明。加強財政預算管理,政府性債務安全可控。規範公務用車、公務接待和政府採購等管理,"三公"經費同比壓縮9.75%。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市委七條實施意見,開展政風肅紀專項行動,全面加強廉政建設。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64件、政協委員提案177件。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們面對錯綜複雜的發展形勢,緊緊團結和依靠全縣各族人民,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積極搶抓發展機遇,主動破解發展難題,確保了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關心關懷和市級各部門傾力支持的結果,是縣委統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依法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上下共同奮鬥、真抓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酉部隊、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酉陽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酉陽仍處於欠發達地區的欠發達階段,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主導產業支撐力不強;發展要素制約仍較突出,城鄉基礎設施不配套,部分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滯後,社會事業發展不平衡,公共服務水平不高;局部地方發展環境不優,幹部作風亟待轉變。我們必須以改革的辦法,勇於創新突破,切實加以解決。
今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搶抓改革新機遇、順應生態保護髮展區定位、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十分重大。總體分析,2014年我縣發展機遇大於挑戰。從國家層面來看,十八屆三中全會發起了新一輪改革總動員,各領域改革紅利將全面釋放。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重點增加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金融機構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一系列重大決策為酉陽加快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從全市層面來看,全市五大功能區發展戰略明確,對渝東北和渝東南地區實行"四加強、兩不變、一減載"的政策,財政從"多予少取"變為"多予不取",用地、融資、基礎設施建設等予以重點傾斜,為我縣發展生態經濟提供了強大動力。從酉陽自身來看,我縣獨具特色的生態資源優勢明顯、交通瓶頸逐步破除、發展區位有效改善,重點產業培育、城鄉建設發展、民生保障改善等成效顯著,"一化促四化、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基礎更加紮實、優勢更加明顯、支撐更加有力,發展生態經濟潛力巨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四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按照縣委十三屆四次、五次全會的部署,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富民興酉"的總任務,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圍繞生態保護髮展的區功能定位,堅持"一化促四化、推進城鄉一體化"戰略路徑,圍繞綠色發展、包容發展與和諧發展,突出改革驅動、投資拉動和開放推動,重抓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和基本民生保障,著力培育生態產業、富民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最佳化改善生態管理、社會治理和安全管理,提升激發內生活力、競爭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加快建設武陵山區生態經濟強縣而努力奮鬥!
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8億元,增長1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4億元,增長1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2億元,增長14%;組織財政收入25.8億元,增長9.5%,公共預算收入11.1億元,同口徑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0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6667元,增長14%;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以內;萬元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減排達到市政府規定要求;民眾安全感指數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推進發展
生態發展區
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圍繞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功能定位,持之以恆地推動生態旅遊、生態工業、生態農業融合發展。
旅遊升級版
以桃花源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核心,爭創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確保全年接待遊客7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5億元以上。一要升級精品景區。投用桃源大舞台、開演《夢幻桃源》,推進民族風情園、二酉山世外桃源文化產業園建設,最佳化酉州古城業態布局和文化提升,高起點策劃實施一批旅遊地產項目。完工龍潭古鎮重要文物和民居建築修繕,提升紅色文化和抗戰文化,綠化亮化石板街區和核心景點,啟動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建成烏江大酒店和龔灘古鎮藝術廣場,開發烏江和阿蓬江水域觀光遊樂項目。拓展河灣山寨和石泉苗寨景區景點,開發酉水河、阿蓬江濕地公園水上娛樂項目,提升毛壩群賢居和黑水桃花谷等鄉村景點建設。二要升級品牌行銷。堅持旅遊行銷高端路線,強化專業行銷,創新微博微信等新型行銷,繼續放大"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您心中,一個在重慶酉陽"的品牌效應。鼓勵支持各景區景點自主參與全國旅遊文化品牌創建,打造連線周邊成熟景區、串聯縣內主要景點的旅遊線路品牌。辦好第四屆桃花源國際休閒旅遊文化節,打造區域特色鮮明的國內高端節慶品牌。強化與全國各知名旅行社合作,嚴格兌現行銷激勵政策。積極申報世界地質公園。三要升級服務配套。加強景區綠化美化亮化維護和保潔工作,提高導遊講解、票務服務、交通通訊等服務水平。建成桃花源大酒店、龍騰盛世酒店,加強酉州古城賓館客棧管理,新增星級農家樂20家以上,培育景點特色餐飲品牌,有效改善遊客食宿條件和價格管控。拓展省縣際旅遊運輸業務,爭取開通重慶主城至縣內各景區旅遊客運專線。豐富景區景點旅遊工藝品、特色農產品等品類體系,暢通融合景區遊覽觀光與購物消費協作渠道,做大旅遊購物消費規模。
轉型生態工業
圍繞做大做強、做特做優,完成工業投資30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00億元。一是配套園區要素體系。完善園區路網、照明和綠化體系,投用板溪輕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開工龍江重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配套園區生產生活垃圾收運設施,建成龍江重化工業園和小壩全民創業園保障房,推進園區倉儲物流、油氣供應、電力保障等項目建設。堅持園城互動、產城融合,推進園區集鎮商貿金融、文化健身等服務業發展,配套園區生產生活服務。二是支持發展優勢企業。圍繞打造生物製藥、生態酒業、食品加工、清潔能源等生態工業集群,支持酉水河酒業、華武製藥、和信農業和欽晟貴金屬等延伸產業鏈條。整合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資金投入方式,支持優勢企業發展。落實重點企業縣領導聯繫制度和定期會商制度,制訂發展用地保障、培訓政策支持、流動資金協調等定向保障機制。三是做大生態工業增量。圍繞中藥材、油茶、苦蕎等特色優勢資源,引進北京同仁堂、重慶化醫集團、太極集團、糧食集團等大型企業投資酉陽,爭取建設珠寶產業園和眼鏡產業園。改進小微加工企業生產場地、註冊資本解繳、資質認證等服務,突出旅遊工藝品和特色農產品加工等重點領域,打包策劃爭取市級工業發展引導基金等項目支持,大力發展小微加工企業。
特色效益農業
大力實施農產品變商品工程,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方式,實現農業產值40億元以上。一是鞏固擴大基地規模。堅持市場導向、龍頭帶動、民眾主體,實現在地中藥材25萬畝,建成腴地萬畝中藥材示範片;加強基地撫育管護,穩定青花椒基地16萬畝;建成酉牡線、酉蒼線山羊優勢產業帶,打造丁市、塗市等山羊養殖基地鄉鎮,出欄山羊35萬隻。建設優質菸葉基地縣。融合推進圓梁山避暑納涼鄉村旅遊帶建設,建成高山蔬菜10萬畝。擴大興隆大鯢養殖規模,探索延伸產業鏈條路徑。支持酉水河酒業拓展麻旺鴨養殖和屠宰加工項目建設。建設以酉龔路為核心的20萬畝雙低油菜示範走廊,擴大後坪等鄉鎮苦蕎種植規模,打造有機茶葉基地5萬畝,全縣蜜蜂存欄8萬群以上。提升渝東南現代農業科技園投入產出效益,實施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工程。建設高標準農田,穩定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35萬畝以上,確保糧食安全。二是提高加工增值水平。加強農產品保鮮倉儲、冷鏈運輸等配套建設,破解水果、蔬菜等生鮮農產品保質保鮮難題。按照"一項產業一個龍頭加工企業"的發展目標,引進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10家,提高農產品商品化率10個百分點以上。實施酉州烏羊良繁體系和深加工項目建設,招商中藥材飲片和成藥等加工開發。提升武陵山名特產品展銷中心和農產品電子交易中心效益。三是打造綠色有機品牌。強化種養業疫病防控。建成武陵山有機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設主要農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體系。繼續加強"三品一標"創建,培育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企業10家,註冊商標120件。鼓勵企業、專業合作社等開展農特產品行銷展示活動,強化農超、農商、農校對接。
可持續發展
堅持項目帶動,新動工和續建重點項目100個,帶動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4億元。
(一)強化基礎設施支撐。一是加強交通建設。全面掃尾酉陽至沿河高速公路建設土地房屋徵收,完成投資10億元。做好渝懷鐵路複線酉陽段建設協調,爭取啟動黔江至酉陽城際鐵路的前期工作,提速酉陽至彭水、酉陽至永順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完工省道304線路面改造工程,啟動省道210線銅鼓至官清段改造建設、丁市至萬木公路升級改造。新改建行政村通暢公路300公里,調整新增農村客運線路5條。二是加強水利能源建設。開工大泉水庫、九龍眼水庫主體工程。啟動板溪水庫前期工作。推進梅江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實施王家河、銅鼓河等綜合整治,完成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除險加固5座病險水庫。實施4座35千伏變電站技改,改造農村電網185公里。建設黔江至酉陽天然氣管道,加快推進頁岩氣項目勘探開發。啟動風電項目前期工作。新建城鎮污水收集管網11.5公里。三是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消除移動通信盲區,新建4G基站223個、3G基站18個。實現寬頻網路縣城和鄉鎮集鎮全覆蓋,拓展有線電視網路村級覆蓋率。支持鄉村郵站建設。
(二)強化生態環境支撐。按照"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的要求,全力實施全國生態示範縣、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爭取更大生態補償補助,推進資源能源集約利用,統籌規劃國土開發空間布局。一是建設秀美山川。實施營造林10萬畝,強化526.2萬畝林地管護,森林覆蓋率達52.9%。推進桃花源組團城周生態屏障和鐘渤快速通道綠化區建設,打造多功能、多空間、多業態的複合型城市生態單元。加強桃花源、巴爾蓋國家森林公園和酉水河、阿蓬江濕地公園野生動植物保護。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示範試點工程,加快桃花源、酉水河等7個生態文明特色小集鎮建設。嚴格土地用途和生態紅線管制。二是守住碧水清流。全面達標烏江、酉水河幹流和主要次級河流水質,減排庫區磷氮。加強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確保小壩二級水庫、龍潭水庫達優質水源標準。嚴格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確保工業污水穩定達標排放。實施石漠化治理15平方公里和水土流失治理10平方公里。建立四大庫區水面漂浮物和城鎮河道垃圾定期清理機制。三是留住藍天白雲。推進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城市揚塵等"四控一增"工作。實行縣城城區禁止燃煤。加強工業廢氣整治改造,減排建築施工粉塵,整治餐飲企業油煙污染,嚴格執行車用油品國家標準。四是營造寧靜家園。推進減緩交通噪聲、減少建築施工噪聲等"四減一防"行動。合理劃分聲環境功能區劃,推進安靜居住小區創建,嚴格實施桃花源大道汽車全程禁鳴,整治夜間施工、娛樂場所等噪聲擾民問題。
(三)強化建設要素支撐。一是加大爭資立項。搶抓國家強化區域統籌發展、加快扶貧開發和加大一般轉移支付等政策機遇,用好全市新4000億元投資計畫和渝東南生態功能區劃定位政策,突出綜合交通、城市建設、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策劃包裝和對接上報重點項目,強化酉陽至永順高速公路、黔江至秀山城際鐵路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全年新到位各類補助資金35億元以上。二是加強要素保障。爭取城鄉建設用地指標1500畝以上。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成農村建設用地復墾入庫5000畝,完成地票交易5000畝。三是強化服務保障。完善"分級負責、屬地管理、一崗雙責"項目建設服務保障體制,實行重點項目縣級領導牽頭負責制度。規範項目建設招投標管理,強化標後建設過程監管,確保項目建設質量。
提速建設
堅持規劃引領、產城融合、市場運作,著力景區與城區融合,推進城市功能設施向村鎮拓展延伸,加速城鄉一體化發展。
(一)打造宜居城鎮。一是提速建設中心城區。做靚桃花源組團。加快匯升中央廣場、土家八千等城市商住區和還建房建設,完成房地產投資10億元,完工商品房40萬平方米。加強城南新區城市路網和水電氣保障,啟動翠屏山環線建設,規劃建設城南綜合商貿交易市場。做特小壩組團,配套全民創業園餐飲娛樂、休閒健身等功能。建設武陵山綠色道地中藥材交易市場,提速板溪組團城市建設。依託重慶市能投集團推動龍潭新城區城市開發,建設征地拆遷安置小區。二是大力建設特色集鎮。著力城市道路、河岸整治、街面綠化美化和商住服務等配套,提升龍潭市級中心鎮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盤活渝東南現代物流園危化專線鐵路和存量土地資源,建設區域性專業批發市場和配套倉儲物流體系,提速麻旺市級中心鎮建設。做美龔灘、酉水河等旅遊集鎮,做大李溪、大溪、廟溪、興隆等邊貿集鎮規模,提升後坪苦蕎、兩罾蜂蜜、宜居茶葉和可大野生油茶等特色產業集鎮。著力市政街道、連線公路等建設,改造提升撤併鄉集鎮。三是加快建設美麗村鎮。統籌新農村建設、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國土整治開發和農村危房改造等項目,改建生產生活道路200公里,實施改廚改廁2000戶,建成沼氣池3000口,安裝入戶寬頻通信和有線電視3000戶,建成垃圾收集站200個,集中力量打造50個美麗新村寨。
(二)提升城市品質。一是精細化管理城市。持續開展"兩違"整治,有序推進城區房屋解危改造。啟動城鎮排水防澇規劃建設,動工15個鄉鎮污水處理廠、6個垃圾收集轉運站,縣城污水處理率達85%、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5%以上。深入推進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嚴格執行城區衛生格線化管理。建立城區公園廣場、燈飾綠地和城周登山步道等常態化巡查維護機制,完善背街小巷建設維護和保潔機制。最佳化城市數位化管理平台,實施老舊小區設施改造,規範物業管理體系。二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開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網路輿論正面引導和依法管理,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謙讓包容、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提升全國文明縣城創建成果。推進國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挖掘提升桃花源文化、土家民族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推進擺手舞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及城鎮廣場擺手舞表演和酉陽民歌演唱。辦好擺手舞大賽、民間絕技大賽等活動。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弘揚文明的婚喪嫁娶風氣,抵制鋪張浪費。深入推進殯葬改革。三是提高城市健康水平。竣工縣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開工建設精神病醫院、縣人民醫院門急診大樓,完成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站標準化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加強平安醫院建設。強化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建設藥品電子監管體系,強化群體性餐飲安全監管。積極發展中醫藥事業,支持民辦醫療機構發展。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推進體育健身設施建設,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
(三)匯聚商氣財氣。一是最佳化商貿布局。提升新聞中心、黔龍陽光新世界等城南商圈規模檔次,做大小壩組團土家大院餐飲住宿和康體健身產業輸入性消費規模,促進龍潭縣域商務服務副中心建設,加快板溪組團專業市場發展。提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新網工程,鼓勵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開設鄉鎮服務網點。二是最佳化商貿業態。促進農商、商旅和工商等融合發展。拓展連鎖經營、品牌專賣、電子商務等經營業態,扶持限上商貿企業20戶,培育農特產品經紀人2000戶。繼續辦好第五屆桃花源美食節,打造土家民間私房菜等民族區域特色餐飲品牌。三是完善商貿金融鏈條。引資建設農資、建材和中藥材等區域批發交易市場,完善倉儲運輸、物流配送、保鮮冷藏等流通鏈條。鼓勵舉辦商品展銷會和產品推介會,推進會展經濟發展。爭取引進西南證券公司來酉開設營業網點,促成重慶三峽銀行落地營運,發展融資擔保、小額貸款等經營機構。落實民貿優惠貸款利差補貼。
扶貧開發
按照"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總體思路,突出扶貧開發重點區域、重點對象和重點項目,著力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貧困民眾脫貧致富步伐。
(一)紮實推進整村整片扶貧。圍繞"七有四通三解決"標準,確保35個貧困村整村脫貧達標,繼續推進10個貧困村整村脫貧,啟動10個貧困村整村脫貧。改擴建貧困村生產生活道路,著力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加強電網升級改造建設,推進環境連片綜合整治。實施覆蓋毛壩、木葉、腴地、興隆、黑水、塗市等鄉鎮的圓梁山片區開發,打造鄉村旅遊扶貧試驗區。堅持民眾自願、因地制宜、梯度搬遷的原則,繼續推進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建設,完成搬遷12300人。針對不通路、不通電、長期缺水和地質災害危險區等重點區域的貧困民眾,實行差異化安置補助,鼓勵相對集中安置,共享公益服務。
(二)全力抓好產業扶貧。堅持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市場導向和龍頭帶動,統籌優勢產業發展基礎、基地空間布局和加工增值帶動效益,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總體思路,制訂產業扶貧規劃,確保扶貧項目和資金到戶到人,優先扶持壯大貧困村特色產業基地,增加貧困農戶農業產業經營性收入。按照提升一批、啟動一批、準備一批的思路,加大鄉村旅遊扶貧力度,加快推進酉水河鎮河灣山寨、木葉鄉木葉村、楠木鄉紅莊村、小河一品丹霞、腴地鄉下腴村桃園等11個鄉村旅遊景點建設。大力開發生態特色旅遊農特商品,多渠道增加貧困農戶收入。
(三)整合推進社會扶貧。突出立項爭資、重大產業布局引進和聯繫村基礎設施改善等重點,抓好市政府辦公廳扶貧集團對口幫扶;著力產業聯動、資金扶持、勞務合作、教育衛生幫扶等重點,深化渝北·酉陽圈翼互動合作;立足優勢互補和項目資金聯動,加強山東東營東西對口扶貧協作;圍繞智力扶貧和信息扶貧,做好致酉合作。鼓勵社會各界人士採取臨時救助、定點幫扶和自願集資基礎設施建設等多種方式參與扶貧濟困。最佳化縣級部門聯繫貧困村駐村幫扶機制,整合部門扶貧工作力量,營造全力推進扶貧開發的強大合力。
(四)著力提升貧困人口素質。立足貧困人口實際,圍繞蔬菜、林藥、經果、鄉村旅遊、畜牧和水產等特色產業,開展扶貧培訓2萬人次以上。實施教育扶貧,最佳化城鄉教育資源布局,確保貧困民眾子女就近入學,加大貧困學生幫扶救助,落實教育貧困扶助政策。深入實施"雨露計畫",資助貧困家庭子女就讀中高職學校。加強貧困民眾基本養老和災害救助,著力提高"三無"和"五保"等特困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加大重大疾病和地方病家庭醫療幫扶,加強貧困家庭兒童免費計畫免疫,有效控制因災因病致貧和返貧。加大計畫生育扶貧對象扶持力度,加強貧困村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
改革創新
全面準確領會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堅持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用改革的精神、思路、辦法推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一)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一是改革政務管理。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推進衛生計畫生育、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創新網上申報和代辦服務,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強化財政預決算公開,嚴控新增債務,積極化解存量債務。規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嚴格執行公務接待規定,深化公務用車、辦公用房改革,擴大公務卡結算覆蓋範圍,"三公"經費支出只減不增。二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在制訂"負面清單"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把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逐步改為認繳登記制。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機制,放開基礎公共服務領域競爭性環節價格,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實現農村"三權"抵押貸款7.7億元。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尊重民眾意願,加快戶籍制度改革。三是提高國有資本經營績效。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完善經營預算、職業經理人等制度,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推進國有平台公司實體化發展,做大做強做實桃花源旅投(集團)公司,拓展華渝公司、城建公司開發經營領域。
(二)推進開放搞活。一是加強合作交流。主動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成渝城市群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推進渝黔湘桂毗鄰地區經濟技術協作。突出遊客互送、基礎設施共建和產業發展互補等重點領域,深化周邊區縣和重點景區等發展合作。獎補引導特色品牌餐飲、農特產品經營等企業到重慶主城開設門店。二是抓好招商引資。鼓勵全民招商,強化專業招商。整合招商力量,組建針對現有企業、藥、酒、特色食品、旅遊特色產品、特色資源產品等六個方面專業招商隊伍,主動承接東部沿海和重慶主城產業轉移。三是激活全民創業。放寬市場準入,創新投資形式,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及社會服務經營,擴大民間投資領域。扶持發展小微企業300戶,新增規(限)上民營企業15家,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2.5萬個。
(三)深化平安建設。一是維護公共安全。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制,鞏固完善三級安全監管網路,健全安全監管長效機制。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隱患排查治理,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強化食品藥品監管,提升氣象災害預測預警水平,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深化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健全防災減災和救援救助體系,提高公共安全保障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繼續做好民族宗教、人武、台僑外事、人防、雙擁等工作,切實維護婦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二是強化社會治安防控。完善社會治安打防控一體化機制,深入開展嚴打整治專項行動,嚴密防範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增強人民民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深化"六五"普法教育,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加強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創新流動人口、特殊人群管理服務。三是創新信訪維穩機制。加強信訪綜合治理和源頭防範,把矛盾排查化解在基層,規範信訪秩序和暢通信訪渠道。健全重大決策、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
改善民生
按照中央"保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要求和市委"五個堅持"的原則,切實抓好各項民生保障,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民眾。
(一)強化執政為民理念。堅持正確的政績觀,更加注重改革發展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多做強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多辦順民心、惠民生的實事。把民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民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民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積極主動回應民眾關切和期盼,切實幫助民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不斷提高民眾滿意度和幸福感。堅持每年辦成一批民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民生實事。2014年要突出高山生態扶貧搬遷、農村交通、農田水利、安全飲水、城鄉電網改造、城市功能配套、教育衛生和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集中力量辦實辦好22件民生實事。
(二)發展民生事業。推進民生教育發展,最佳化農村校點布局,推進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加快偏遠學校遠程教育設備配置,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實施名師、名校和名校長工程。深化減負提質,創新德育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速酉一中擴高、民族國小擴容建設,完工1萬平方米教育危房改造。建設3所鄉鎮中心幼稚園。高考重點本科上線900人以上,繼續領先渝東南。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園校互動,切實辦好特殊教育,規範支持民辦教育。加強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拓展服務領域,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免費開放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體育場館,開放青少年課外活動中心。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減輕民眾就醫負擔,強化出生缺陷三級干預。加強農產品收儲體系建設,強化城鄉農貿市場建設管理。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大水電氣和糧油肉菜等城鄉居民生活物資價格監測,保障好"米袋子"、"菜籃子"和"肉盤子"。
(三)加強社會保障。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全面落實就業政策,新增就業崗位5000個,新增城鎮就業8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發放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1.5億元,支持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創業。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落實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金制度。健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做好"五險"擴面征繳。促進城鄉低保與專項救助、臨時救助有效銜接,啟動社會救助管理站建設。建成8個鄉鎮敬老院、3個社區養老服務站。落實優撫安置政策,發展慈善事業,創建市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縣。健全住房供應體系,完善公積金管理。
政府建設
紮實開展政府系統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一)切實加強作風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市委七條實施意見,全面整治"四風"問題。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崇尚實幹,力戒空談;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使各方面工作更加符合人民意願;大力弘揚艱苦奮鬥優良傳統,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對確定的目標任務,一抓到底,狠抓落實。嚴格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政治紀律"八嚴禁"、生活作風"十二不準"。改革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匯聚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強化政府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環境保護職能。全面推進政府績效管理,加強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和電子政務平台建設,建立部門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和流程公示制度,清理精減審批項目,最佳化政務服務環境。加強政府新聞發布和政務微博建設,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嚴格控制機構編制,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切實加強教育培訓和監督管理,建設高素質公務員隊伍。
(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深入實施法治政府建設五年規劃,增強政府工作人員善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職的能力。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嚴格落實重大決策、規範性檔案合法性審查制度,加強規範論證、風險評估、責任追究等關鍵環節法制保障。依法推進村社基層民主法治建設,規範社會組織管理。完善行政執法體制、程式和方式,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和執法不作為等問題,堅決糾正簡單、粗暴、野蠻執法。
(四)推進政府廉政建設。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公眾和新聞輿論監督。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管錢,壓縮行政自由裁量權,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認真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化工程建設、土地出讓、政府採購等領域改革,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提升政府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改革增強動力,創新釋放活力。站在發展的新起點,面對改革的新課題,順應社會的新期待,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四屆二次、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紮實的工作,銳意進取、奮力拚搏,為推進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努力奮鬥!
名詞解釋
產業體系
縣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若干意見》確定,重點發展輕工紡織、醫藥化工、材料產業、綠色能源和其他產業的"4+1"產業體系。
光網城市
運用現代高速大容量光纖傳播技術,在城市實施集IP化、寬頻化、融合化為一體的城市光纖寬頻網路建設,將光纖寬頻網路延伸到居住小區和居民戶,使高速上網、IPTV、會議電視等現代信息通訊融入居民日常生產生活的智慧城市。
"十個一"
以新建一條標準集鎮道路、一個簡易污水處理廠、一個簡易垃圾填埋場、一個汽車站、一個自來水廠、一個超市、一個專業農貿市場、一個主題公園、一段街道的路燈亮化、一個公共服務中心為重點的小城鎮建設工程。
環保五大行動
重慶市將在2013∽2017年實施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環保五大行動",發揮環境保護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陣地作用,為推動重慶生態文明建設和建設美麗山水城市提供有力的環境質量支撐。
中央八項規定
中共中央十八屆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會議審議並一致同意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八項規定。具體內容是:一、中央政治局全體同志要改進調查研究,到基層調研要深入了解真實情況,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工作,向民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多同民眾座談,多同幹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二、要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嚴格控制以中央名義召開的各類全國性會議和舉行的重大活動,不開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未經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類剪彩、奠基活動和慶祝會、紀念會、表彰會、博覽會、研討會及各類論壇;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三、要精簡檔案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檔案、簡報一律不發。四、要規範出訪活動,從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發合理安排出訪活動,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嚴格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資機構、華僑華人、留學生代表等到機場迎送。五、要改進警衛工作,堅持有利於聯繫民眾的原則,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六、要改進新聞報導,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導,進一步壓縮報導的數量、字數、時長。七、要嚴格文稿發表,除中央統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八、要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
實施意見
中共重慶市委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八項規定製定的七條實施意見。具體內容是:一要堅持深入基層,加強調查研究。要科學安排,輕車簡從,簡化接待,注重實效,改進警衛。二要堅持統籌協調,規範會議活動。要減少會議活動數量和頻率,控制會議活動規模和時間,提高會議活動效率和質量。三要堅持質效並重,精簡檔案簡報。要減少檔案簡報數量,提高檔案簡報質量,壓縮檔案簡報篇幅,嚴格控制文稿發表。四要堅持正確導向,改進新聞報導。嚴格會議活動報導,進一步壓縮報導的數量、字數、時長。五要勤儉節約,嚴控公務支出。要合理安排出訪,控制公務消費。六要堅持規範務實,簡化考核評比。要嚴格審批,最佳化指標。七要堅持以身作則,確保取得實效。要發揮表率作用,強化督促檢查。
陽光政務
指各級政府為切實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以建立政務服務大廳為契機,從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創新電子政務服務手段,推進依法公正、透明高效的行政審批服務,方便服務民眾的政務服務方式。
特殊政策
中共重慶市委四屆三次全會確定的對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實行的特殊扶持發展政策。"四加強"即加強財政投入、金融扶持、土地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兩不變"即西部大開發、三峽庫區、少數民族地區、扶貧開發等面上既有扶持政策保持不變,對萬州、黔江等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支持政策保持不變。"一減載"即減少人口荷載200萬。
三品一標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
四控一增
重慶市"環保五大行動"中藍天行動的工作舉措。即控制燃煤及工業廢氣污染、控制城市揚塵污染、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控制餐飲油煙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增強大氣污染監管能力。
四減一防
重慶市"環保五大行動"中寧靜行動的工作舉措。即減少社會生活噪聲、減緩交通噪聲、減少建築施工噪聲、減少工業噪聲,開展噪聲源頭預防。
負面清單
又稱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即政府規定哪些經濟領域不開放,除了清單上的禁區,其他行業、領域和經濟活動都許可。相當於投資領域的"黑名單",列明了企業不能投資的領域和產業。學術上的說法是,凡是針對外資的與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業績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限制措施,均以清單方式列明。與其相對應的是正面清單。
民生原則
即堅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堅持既當期可承受、又長遠可持續,堅持既解決民生實際問題、又持續提升民生整體水平,堅持既抓緊抓實具體民生項目、又著力建立完善長效機制,堅持增強民生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持續性。
四風問題
是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由習近平在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提出。"四風"問題是當前民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根源。
作風紀律
中共重慶市委針對一些黨員幹部存在的違反政治紀律情況、貪圖享樂等生活作風方面的問題,於2013年9月11日審議通過並正式頒布《重慶市黨員幹部政治紀律"八嚴禁"》、《重慶市黨員幹部生活作風"十二不準"》。《重慶市黨員幹部政治紀律"八嚴禁"》明確規定:全市黨員幹部必須嚴格遵守黨章,堅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堅決維護中央權威,確保政令暢通。《重慶市黨員幹部生活作風"十二不準"》明確規定:全市黨員幹部應當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勤儉樸實、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