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科學綠化試點示範市建設實施方案

《重慶市科學綠化試點示範市建設實施方案》是為全面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19號),深入推進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持續保障國土空間生態安全,國家林草局與重慶市政府決定在重慶市共建科學綠化試點示範市特制定的方案。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於2023年5月17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科學綠化試點示範市建設實施方案
  • 發布單位:重慶市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 發文字號:渝府發〔2023〕13號
  • 印發日期:2023年5月17日
印發信息,方案全文,內容解讀,

印發信息

重慶市人民政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印發重慶市科學綠化試點示範市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渝府發〔2023〕13號
重慶市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司局:
現將《重慶市科學綠化試點示範市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2023年5月17日

方案全文

重慶市科學綠化試點示範市建設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19號),深入推進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持續保障國土空間生態安全,國家林草局與重慶市政府決定在重慶市共建科學綠化試點示範市,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認真落實市第六次黨代會和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聚焦森林質量不夠高、造林綠化水平低、生態修復困難多等問題,堅持量質並重、存量增量並舉,科學精準規劃、集約精細管理、務實節儉綠化,全面提升科學綠化水平,加快提升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著力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和林草碳匯增量,進一步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把重慶建設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到2025年,實施造林285萬畝以上,森林質量精準提升1000萬畝,森林覆蓋率穩定在55%以上,森林蓄積量達到2.8億立方米,新造林中生態林混交林比例不低於70%、鄉土樹種比例不低於80%、珍貴樹種比例不低於50%,大面積馬尾松純林逐步改造為多樹種的復層異齡混交林,松材線蟲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科學綠化成效評價和技術標準體系初步建立,森林、草原、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整體性、穩定性明顯增強,生態質量明顯改善,生態功能顯著提升,森林防火能力明顯增強,生態安全螢幕障體系基本建成。
二、分區布局
(一)主城都市區。依託長江、嘉陵江以及明月山、銅鑼山、縉雲山、中梁山等江河、山脈,大力開展“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四山”森林質量提升、礦山生態修復、石漠化綜合治理、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等,擴大珍貴樹種種植規模,著力構建規模適度、集中連片、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有效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森林城市群建設,突出林業在城市發展中對都市區域的生態宜居支撐功能和生態屏障功能。
(二)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依託長江、大寧河、澎溪河、草堂河、湯溪河、龍河、龍溪河以及大巴山、巫山、七曜山、鐵峰山、明月山等重要河流和山脈,打造高山生態防護林帶、中山生態產業發展帶、濱江生態隔離帶、消落區固土涵養生態帶,實施天然林保護和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系統開展消落帶生態恢復和水土流失治理,統籌考慮森林火災綜合防治能力建設。加大對巫溪大官山、巫山蔥坪、開州雪寶山、城口九重山等草場的原生態保護力度。發展生態彩葉林、國家儲備林及特色經濟林產業,建設森林康養步道,助力森林、濕地生態旅遊等林業產業融合發展,推進三峽庫區移民安穩致富和鄉村振興,實現地帶性生態風貌特色與江河兩岸江城江鎮江村的和諧統一。
(三)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依託長江、烏江、鬱江、阿蓬江、芙蓉江、大溪河以及武陵山、方斗山、七曜山、茂雲山、八面山、毛壩蓋、大廠蓋、川河蓋等重要河流和山脈,結合生態康養,著力推進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防護林、防火阻隔帶等建設。加快推進烏江生態廊道、自然保護地能力建設,打造“秀美武陵·烏江畫廊”生態範例。強化對武隆仙女山、石柱千野草場的生態保護修復。建設以油茶為主的木本油料林基地和國家儲備林基地,培養林業生物質能源產業與市場,推動渝東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
三、主要任務
(一)科學編制實施國土綠化相關規劃。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和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嚴格執行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有關規定,妥善處理生態與惠民、保護和發展、整體和重點、當前和長遠的關係,科學編制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草地保護利用規劃、“十四五”林業草原防災減災規劃、“十四五”林草科技創新實施方案、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林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評價利用規劃、“十四五”林草種苗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方案等綠化規劃及方案,保障生態總體安全。將編制完善的城市綠化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等專項規劃,疊加至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現多規合一。(責任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市管理局;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規財司、生態司、資源司、林場種苗司、生態中心,中國林科院)
(二)充分挖掘綠化潛力。科學統籌“三生”空間,處理好耕地保護與國土綠化的關係,加強綠化用地和綠化成果的信息化、精準化管理,大空間大落實,小空間細落實。在生態空間,滅荒山、補天窗,努力增加森林面積;在生產空間,利用納入退耕還林範圍的一般劣質耕地、陡坡耕地發展木本油料等,拓展森林食物生產功能,服務國家糧油安全;在生活空間,以綠化、美化和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大力開展“四旁”植樹、庭院綠化,在村鎮周邊的田邊土坎栽植經濟樹種,在道路兩旁種植經濟價值高、品相好的行道樹,在塘庫、渠系周邊種植護岸林、水源涵養林,在房前屋後和鄉村公共區域種植經果林或彩葉林。合理合規利用25°以上坡耕地、石漠化地、污染土地和遺留礦山土地等,以及城市坡坎崖,採用抗逆性強、防護性能好的鄉土樹種草種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實現應綠盡綠。(責任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城市管理局,各區縣〔自治縣〕政府和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管委會〔以下統稱區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荒漠司、發改司、生態中心)
(三)夯實種苗基礎。構建完善“3+2”林草種苗高質量發展格局,規範建設優良鄉土樹種採種基地、林木良種繁育基地、保障性苗圃生產基地三大基地,建立種質資源調查收集評價利用、種苗質量監管服務兩大體系。推動20個保障性苗圃高質量發展,建立林業重點工程苗木供需和質量監管動態資料庫,推進5個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升級改造和樹種結構調整,強化5個市級林木良種基地建設,注重防火樹種採種,新建一批優良鄉土樹種採種基地。完成全市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啟動全市草種資源普查和大巴山、武陵山、大婁山等重點生態區域專項調查,最佳化完善7個國家(市級)林木種質資源庫,創建一批特色鄉土樹種種質資源庫,積極開展珍稀珍貴種質資源保護繁育及科普示範基地建設。加大良種選育審定和推廣套用力度,政府投資為主的造林綠化工程原則上優先使用林木良種。做好種苗供給與造林作業設計銜接,建立訂單育苗、定向培育、贈苗造林管理機制。加強林業部門與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協調配合,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種苗,規範種苗生產、流通、使用及造林成效全鏈條管理,實現種苗質量監管全覆蓋。(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各區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林場種苗司)
(四)精準提升森林質量。依託林業重點工程,實施森林撫育、現有林改培、退化林修復等營林任務1000萬畝。其中在主城都市區結合松材線蟲病除治開展純林改造,補植鄉土珍貴樹種、生態彩葉樹種等300萬畝。在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結合松材線蟲病除治和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開展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等提質增效700萬畝。加快完善天然林管護制度,實施天然林用途管制制度,落實天然林保護監管制度,建立退化天然林修複製度。(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各區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資源司、生態中心)
(五)開展示範建設。聚焦長江上中游岩溶石漠化地區、大巴山區、三峽庫區、武陵山區,實施山地林草系統治理,依託國家“雙重”工程項目、國土綠化試點示範項目、市級重點項目開展示範建設,打造樣板工程,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1.“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在長江幹流及三峽庫區回水區,嘉陵江、烏江和涪江重慶段兩岸第一層山脊線範圍內或平緩地區江河兩岸外1000米左右實施“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按照峽谷生態屏障類、淺丘產業生態屏障類、城鎮功能生態屏障類“三種類型”實行分類指導,對濱江生態隔離帶、中山生態產業發展帶、高山生態防護林帶、消落區固土涵養生態帶“四帶”進行空間統籌,實施森林數量、質量和綜合效益“三提升”項目,開展系統綜合治理,增加岸線植被覆蓋,增強生態防護和森林防火功能,豐富兩岸生態風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至2025年,實施營造林任務200萬畝,構建以長江、嘉陵江、烏江和涪江為主體,其他支流、湖泊、水庫、渠係為支撐的綠色生態廊道。(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利局,項目涉及的28個區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
2.國家儲備林建設。發揮“政府主導、銀行主推、企業主體、農民主力”作用,以國有林場、國有企業為主要經營主體,鼓勵民營企業、專業合作社等參與建設,通過集約人工林栽培、現有林改培、中幼林撫育、松材線蟲病疫情林區帶狀改培等方式建設國家儲備林500萬畝,“十四五”期間完成建設300萬畝,其中集約人工林栽培45萬畝、現有林改培195萬畝、森林撫育60萬畝,不斷最佳化林分結構,培育穩定健康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提供優質木材供給,儲存綠色財富。在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綠化、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探索實踐,推動利益聯結機制逐步完善、農村“三變”改革落地見效,實現林農家門口就業、山上增收,打造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樣板。(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各區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生態中心)
3.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項目。依託大巴山南麓和嘉陵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源涵養項目,在城口縣實施天然林保護修復、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土地綜合整治(不含林地、草地)等工程,建設森林資源管護、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示範基地(建設規模30萬畝,其中人工造林培育鄉土珍貴樹種林分1萬畝、封山育林+補植鄉土珍貴樹種11萬畝、退化林修復培育針闊混交林18萬畝)。在城口縣、開州區實施崖柏擴繁及野外回歸項目,栽植面積3000畝。(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發展改革委,開州區、城口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資源司、生態中心)
4.生態保護修復示範項目。依託渝東北嶺谷區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在萬州區、開州區、梁平區、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等區縣開展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消落區治理等試點示範(建設規模100萬畝,其中人工造林培育鄉土珍貴樹種及特色經濟林10萬畝,封山育林+補植鄉土珍貴樹種30萬畝、退化林修復更新及補植鄉土珍貴樹種培育針闊混交林60萬畝)。(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發展改革委,萬州區、開州區、梁平區、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生態中心)
5.生態綜合治理示範項目。依託渝東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在黔江區、武隆區、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彭水縣等區縣開展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系統治理探索實踐,建立一批示範基地(建設規模100萬畝,其中人工造林培育鄉土珍貴樹種及特色經濟林5萬畝、封山育林+補植鄉土珍貴樹種30萬畝、退化林修復更新及補植鄉土珍貴樹種培育針闊混交林65萬畝)。(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發展改革委,黔江區、武隆區、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彭水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發改司、生態中心)
6.石漠化綜合治理示範項目。依託烏江流域石漠化綜合治理和水源涵養生態修復項目,在涪陵區、南川區、豐都縣等石漠化集中連片區域,通過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有效遏制石漠化區域生態惡化趨勢,探索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模式、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建設規模50萬畝,其中人工造林培育鄉土珍貴樹種及特色經濟林1萬畝、封山育林+補植鄉土珍貴樹種10萬畝、退化林修復更新及補植鄉土珍貴樹種培育針闊混交林39萬畝)。(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發展改革委,涪陵區、南川區、豐都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草原司、荒漠司、發改司、生態中心)
7.松材線蟲病防治與馬尾松林改培示範項目。在梁平區10個松材線蟲病疫點鄉鎮統籌實施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疫木安全利用、松樹純林帶狀改造及間伐+補植修復1.8萬畝,降低馬尾松比重,培育大徑級用材林及鄉土珍貴樹種林、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將松樹純林改造為多樹種的針闊混交林,探索松材線蟲病科學防控、系統治理和森林可持續發展模式,總結提煉松材線蟲病除治與松林提質增效雙贏的新路徑、新方法、新模式、新機制,為科學保護和利用全市2500萬畝松林資源,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示範。(責任單位:市林業局,梁平區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生態中心)
8.森林經營示範項目。按照人工林為主、集中連片、規模經營原則推進南川區樂村林場等森林經營試點,在理論方法、技術標準、管理機制,以及傳統間伐力度、採伐清林、採伐限額保障等方面探索實踐,總結試點經驗,並以國有林場為重點推廣森林經營5萬畝。(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南川區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資源司)
9.“大巴山”沉浸式森林康養步道示範項目。在大巴山南麓腹地,依託其自然資源,結合鄉村振興,以“森林”為主題,打造四條集森林康養、彩葉觀賞、科普教育、林果採摘等於一體的森林康養步道,串聯城口縣、巫溪縣、巫山縣、奉節縣優勢林草資源、主要自然風景,兼顧人文歷史遺蹟,拓展大巴山地區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助力鄉村振興,打造秦巴山區國家級森林康養步道新樣板。(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城口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規財司、生態司、發改司、林場種苗司)
10.珍稀林木培育示範項目。依託三峽庫區珍稀林木培育項目,在渝北區、永川區、梁平區、墊江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石柱縣等區縣開展珍稀珍貴林木培育,通過對馬尾松、桉樹等低質低效林分進行小塊狀皆伐、帶狀疏伐、針葉純林高強度間伐,栽植楨楠、香樟、水杉、鵝掌楸、絲粟、麻櫟等珍稀珍貴樹種10萬畝,通過近自然經營技術,培育珍稀珍貴林木大徑材,發展林業特色產業,促進生態、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發展改革委,渝北區、永川區、梁平區、墊江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石柱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
(六)全面加強林草資源保護。在城鎮村社居民點和重要設施周邊林區,因地制宜建設林火阻隔系統、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智慧型防火卡口系統、林下紅外線系統、林區“以水滅火”保障系統等五大系統,開展林業外來有害生物防控監測,實施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將森林草原火災受害率穩定控制在0.3‰以內,全市拔除松材線蟲病疫區12個、疫點180個、面積下降59萬畝,秦巴山區疫情發生面積同比下降20%、病死松樹數量同比下降50%。全市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3.3%以內,無公害防治率85%以上,測報準確率90%以上,產地檢疫率100%。(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各區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防火司)
(七)聚力改革驅動。持續推廣非國有林生態贖買機制,促進集體、農民等通過造林綠化、保護森林獲得更多的財產性收入。健全森林保險制度,鼓勵保險機構和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保價值、保產量、保收入的特色經濟林和林木種苗保險試點,推進草原保險試點,加大保險產品創新力度,完善災害風險防控和分散機制,全面實現公益林“應保盡保”、商品林“儘量保”的目標。健全完善執法機構設定,整合執法力量,組建市級執法專家輔助團隊,建立執法案件管理平台,推行網上辦案、探索移動辦案。(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各區縣政府;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規財司、生態司、草原司、發改司、辦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國家林草局和重慶市政府聯合成立科學綠化試點示範市建設工作推進小組。推進小組實行雙組長制,國家林草局分管副局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國家林草局有關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城市管理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推進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林業局,由市林業局主要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國家林草局生態司和市林業局為推進小組工作聯繫單位,雙方主要負責人為推進小組協調人。推進小組原則上每年召開1次會議。(責任單位:市林業局;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
(二)加強政策支持。堅持局市共建,以市為主。國家林草局負責試點示範市建設指導,在政策機制、項目安排、資金投入、科技支撐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市政府負責協調相關部門,與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創建相結合,創新政策和管理機制,抓好各項建設任務、支持政策的落實,財政資金繼續通過造林補助等資金渠道支持造林綠化,用足用好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貸款支持500萬畝國家儲備林建設。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對集中連片開展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達到1500畝,並達到預期目標的生態保護修復主體,允許依法依規取得以林草地修復為主的項目3%以內的修復面積使用權,從事生態產業開發,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創新林木採伐管理機制,科學分解林木採伐限額指標,優先保障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現有林改培等採伐需求,促進森林質量提升和災害防控。差別化管理商品林和公益林、人工林和天然林林木採伐,開展人工商品林經營主體自主採伐試點,規模經營的人工商品林可單獨編制森林採伐限額,統一納入年採伐限額管理。探索建立城鎮開發邊界內永久基本農田成為城市田園並計入區域綠地基數機制,探索城市中公園綠地依法辦理用地手續但不納入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管理的新機制。推動開展《重慶市綠化條例》《重慶市實施全民義務植樹條例》修訂和《重慶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制定。(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財政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發展改革委;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規財司、資源司、科技司、辦公室、生態中心)
(三)加強科技支撐。加大生態修復、生態惠民、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智慧林業”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與套用技術研究,集成示範與推廣一批林草先進適用技術。建設重慶林草科技創新研發中心、重慶林草長期科研基地,加強林草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加大珍稀瀕危樹種、鄉土珍貴樹種、特色經濟林樹種、用材林樹種、優良防火樹種等種質資源保護、資源開發利用和選育力度。大力推廣輕基質無紡布容器育苗等新型育苗技術,不斷提升苗木品質和綠化質量。制(修)訂林草質量標準,強化林草智慧財產權保護。進一步深化林草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成渝地區林草科技協同創新。(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科技局;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科技司、林場種苗司、生態司、資源司)
(四)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型媒介加強科學綠化宣傳教育,弘揚科學綠化理念,普及科學綠化知識,及時總結推廣試點示範中的成功典型和案例,在全社會樹立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風氣,樹立正確的綠化發展觀政績觀。加強輿論引導,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營造科學綠化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林業局;指導單位:國家林草局生態司、宣傳中心)
(五)加強考核評價。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構建統一指揮、上下聯動、齊抓共管促進林草資源保護和國土綠化發展的工作格局。把科學綠化建設情況納入林長制考核評價內容,落實區縣黨委、政府實施科學綠化的主體責任。完善細化配套政策措施,實行目標、任務、資金、責任、考核“五到”區縣,確保科學綠化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建立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和監測評估機制,確保目標有分解、任務有擔當、政策有落實,對科學綠化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建立完善制度保障、工作督查、情況通報和考核結果運用機制,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生態保護修復長效機制。(責任單位:市林業局)

內容解讀

2023年6月2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了《重慶市科學綠化試點示範市建設實施方案》。
《方案》對不同功能區域進行分類指導,科學布局。主城都市區將圍繞“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四山”森林質量提升、礦山生態修復等,擴大珍貴樹種種植規模,著力構建規模適度、集中連片、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有效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森林城市群建設;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將依託重要河流和山脈,打造高山生態防護林帶、中山生態產業發展帶、濱江生態隔離帶、消落區固土涵養生態帶,助力森林、濕地生態旅遊等林業產業融合發展;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將加快推進烏江生態廊道、自然保護地能力建設,打造“秀美武陵·烏江畫廊”生態範例,強化對武隆仙女山、石柱千野草場的生態保護修復,建設以油茶為主的木本油料林基地和國家儲備林基地,助力鄉村振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