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重慶段“兩岸青山·千里林帶” 規劃建設實施方案

為著力解決長江重慶段等大江大河兩岸水土流失治理難、造林綠化水平低、城鄉生態修復困難多、生態屏障功能仍然脆弱等突出問題,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特制定本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重慶段“兩岸青山·千里林帶” 規劃建設實施方案
  • 發布單位: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6日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把保護耕地與造林綠化、生態林與經濟林培育、消落帶治理與林帶建設、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統籌結合起來,整體謀劃長江幹流和主要支流兩岸生態廊道建設,著力增加江河兩岸植被覆蓋,豐富生物多樣性,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的整體改善,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和經濟效益,提升益林、護山、固土、涵水、攔污、維護生境等生態屏障綜合功能,有力推動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重要的生態支撐。
(二)工作原則。
——尊重自然,和諧共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遵從自然生態系統演替規律和內在機理,落實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針,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保護生態,保障民生。正確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生態建設與耕地保護的關係,高度關注民眾生產、生活問題,引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切實保護江河兩岸生態環境。
——統籌推進,注重實效。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良種良法,加強城鄉統籌、區域協同,推動綠化與美化、生態與產業、林相與品相相結合,努力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有機統一。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實施,強化政策保障,創新完善機制,加強科技支撐,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工作。
(三)實施範圍。
長江幹流及三峽庫區回水區,嘉陵江、烏江和涪江重慶段兩岸第一層山脊線(或平緩地區江河兩岸外1000米左右)範圍內,面積約873萬畝,涉及28個區縣。
(四)工作目標。
在全面完成國土綠化提升行動3年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用10年左右時間實施“兩岸青山·千里林帶”營造林任務315萬畝,包括森林數量提升98萬畝、質量提升217萬畝。其中,2020年啟動示範,營造林10萬畝(森林數量提升8萬畝、質量提升2萬畝);2021—2025年攻堅階段,營造林190萬畝(森林數量提升90萬畝、質量提升100萬畝);2026—2030年鞏固階段,質量提升115萬畝。
通過生態空間挖潛力補天窗、生產空間調結構還林草、生活空間增綠量添色彩,力爭到2030年,實施範圍內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自然生態資源得到嚴格保護,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益林、護山、固土、涵水、攔污、維護生境等生態屏障綜合功能更加凸顯,努力實現林相季相變化多彩、成片零星相間配置、疏密高低錯落有致,逐步在重慶大江大河及兩岸形成“一江碧水、層林疊翠、四季花漾、瓜果飄香”的千里江山巴渝畫廊美景。
二、主要任務
發揮好規劃管控引領作用,按照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三位一體的“空間規劃一張圖”,構建農業生產空間、城鎮建設空間、生態保護空間協調統一的空間規劃管控體系。重點實行“三類”分類指導、落實“四帶”空間布局,著力提升森林數量、質量和綜合效益,加強生態保護,強化民生保障。
(一)實行“三類”分類指導。
1.峽谷景觀生態屏障類。在大小三峽、烏江、嘉陵江等峽谷地區,全面保護峽谷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探索在生態敏感區、脆弱區、退化區等生存條件惡劣區域實施生態搬遷,減少人為擾動,加大力度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充分挖掘利用獨特氣候資源,修復“三峽紅葉”和“烏江畫廊”等森林生態,提升自然生態環境質量。在局部立地條件好的地方發展脆李、臍橙等特色經果林,助農增收。
2.淺丘產業生態屏障類。在長江及嘉陵江、烏江、涪江等乾支流兩岸丘陵低山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夯實綠色本底基礎,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布局柑橘、筍竹、荔枝、龍眼等特色生態產業,大力開展農村“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植樹,建設森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森林康養。
3.城鎮功能生態屏障類。在中心城區和沿江重點城(集鎮)區,結合城市品質提升、污染防控治理和城鄉生態修復,開展城鎮及各類園區綠化、零星間隙地植樹和林相提升改造,建設江河岸線近綠親水生態修復工程,提升沿江(河)生態綠化品質和生態屏障功能水平。
(二)落實“四帶”空間布局。
1.濱江景觀生態隔離帶。在消落線以上50—100米範圍,結合江城江鎮江村濱江地帶品質提升和“長江岸線整治保護工程”,在污染企業搬遷和港口碼頭整治後騰退的土地、江河兩岸公共空間、非城鎮建設用地後退藍線控制區域等開展造林綠化和林相改造,建設生態緩衝隔離帶,修復保護兩岸生態系統,打造沿江生態廊道。
2.中山生態產業發展帶。結合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果林、中藥材、林下經濟、森林旅遊、森林康養等產業,實施一批特色效益林業項目,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增收,助力生態修復和鄉村振興。
3.高山生態防護林帶。堅持保護優先、生態優先,加強自然保護與生態修復,實施退化林修復和森林撫育,補植闊葉樹和珍貴樹木,增加森林植被,改善林分結構,提高森林質量和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防護效能。
4.消落區固土涵養生態帶。在三峽庫區145—175米水位線消落區,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選擇適宜區域探索宜林則林、宜草則草、以草為主、喬灌草結合的生態治理模式,成為具有固土、涵水、益鳥等生態濕地功能的緩衝帶。
(三)著力提升森林數量。
1.生產空間調結構67萬畝。對15度以上坡耕地、嚴重污染耕地、移民搬遷後確實無法耕種的耕地、自然保護地核心區的耕地,按規定實施退耕還林9萬畝、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新改造林22萬畝,種植生態經濟價值高的珍貴樹種和特色經果林。對生產空間中的疏林地及未成林地進行補植管護,人工促進鬱閉成林36萬畝。
2.生活空間增綠量18萬畝。以綠化、美化和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在道路兩旁種植行道樹,在水系周邊種植護岸及水源涵養林,在田邊土坎栽植經濟樹種,在房前屋後和鄉村公共區域種植經果樹或彩葉林,開展農田林網和農村“四旁”植樹18萬畝。
3.生態空間挖潛力13萬畝。通過宜林地造林,疏林地及未成林地補植管護,灌木林地補植補造和封山育林等措施,申請認定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5萬畝,實施宜林地造林與灌木林地培育5萬畝、疏林地及未成林地營造林3萬畝。
(四)著力提升森林質量。
1.生態空間促提升214萬畝。在江河兩岸重要生態節點區域,圍繞體現森林季相變化、提升森林景觀價值進行綜合改造,建設季相變化示範林10萬畝。對林分系統功能退化的有林地和經濟效益差的經濟林進行提升改造21萬畝,提高林地綜合效益。對生長不良的中幼林和近熟林,通過撫育、補植、間伐等人工措施實施森林撫育183萬畝,培育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
2.生活空間添色彩3萬畝。圍繞城鄉融合發展、新型城鎮化,以海綿城市、生態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為載體,對江河兩岸沿線城市的建成區、工業園區、交通碼頭等進行綠化美化3萬畝,提升城市綠化質量。
(五)著力提升綜合效益。
1.增加岸線植被覆蓋,增強生態防護功能。圍繞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目標,最佳化營造林方式,強化生態經濟效益兼具的複合經營,喬灌草結合,豐富江河岸線植物群落,改善生態環境,形成穩定、健康的林草自然生態系統,充分發揮千里林帶在江河生態修復中降水攔蓄、污水淨化、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系統性作用,以及在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固碳釋氧、淨化大氣、豐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綜合屏障功能。
2.豐富兩岸生態景觀,提高生態景觀品位。根據不同立地條件和總體布局,選擇適宜的有較高季相變化的樹種開展營造林,豐富森林層次結構,凸顯四季自然變化,將長江重慶段建設成風景帶、旅遊帶、經濟帶,促進長江沿線生態旅遊業發展,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開拓新路徑。
3.實施系統綜合治理,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統籌謀劃城鄉產業發展、人口布局、土地利用、生態修復保護和鄉村規劃建設,推進國家森林城市、森林鄉村創建。圍繞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統籌推進沿江城鎮坡地綠化和公園建設,農村山體、農田林網和“四旁”綠化。科學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引導發展木本油料、特色林果、花卉苗木、森林旅遊、森林康養等綠色產業。
(六)著力加強生態保護。
1.加強林草資源保護。嚴格執行《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強化林地分級和差別化管理;嚴格執行公益林保護管理制度,加強公益林監管;全面保護天然林;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建立自然保護地礦產資源開發有序退出機制(地熱、礦泉水等符合自然保護地管控要求的礦業權除外),加強自然山體的保護與管控。探索古樹名木保護體制機制,做好松材線蟲病等有害生物災害防控,防範外來物種入侵。抓好森林火險、重大有害生物等監測預警設施設備及大數據平台建設。
2.加強濕地資源保護。統籌謀劃江河溪澗庫塘堰渠等濕地生態系統,突出對現有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實行濕地面積總量管控,保持濕地面積不減少。加強濕地生態系統修復和治理,提升濕地生態系統功能,遏制天然濕地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加大對山體、河谷、半島、江心島等近濕地生態功能區的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力度,確保濕地及周邊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3.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與管理。開展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科學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強自然保護地管理,完善管護設施和管理機構,提高監管能力。開展自然保護地動態監測、生態環境監察等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嚴肅查處涉及自然保護地的違法違規行為。實施重點水域生態修復、珍稀瀕危物種拯救與救護等工作,開展長江重慶段林業資源生物多樣性調查和評估,建立林業物種資源資料庫。
4.加強林業執法監管。完善林業綜合執法體系建設,建立與公安機關的協同配合機制,加強林業執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濕地、草原和食用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執法信息化水平,推進執法機制創新。實行森林資源保護髮展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建立健全林草資源損害、生態價值損失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
(七)著力強化民生保障。
針對長江等江河兩岸城鎮聚集,人口稠密,生態承載超負荷,坡耕地水土流失較重等實際問題,引導居住在生態脆弱地區的原住居民實施生態搬遷,加大生態搬遷補償和轉移支付力度,增加生態公益崗位供給。實施退耕還林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加大政策、資金傾斜支持力度,引導農村勞動力不斷向二三產業轉移。推動農村“三變”改革,積極推廣“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方式,強化公司與農民的利益有機聯結。探索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改革試點,完善森林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開展非國有林生態贖買,增加農民生態林財產性收入。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把“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納入全市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工作重點內容,全面推行“林長制”“河長制”,壓實區縣實施“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的主體責任。嚴格年度目標和任期目標管理,完善細化配套政策措施,實行目標、任務、資金、責任、考核“五到”區縣,確保規劃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二)落實用地和資金。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最佳化我市長江兩岸基本農田布局,為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增加植樹造林空間創造條件。充分利用各類園區綠化用地和農村“四旁”土地,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適地適樹種植木本糧油和特色經果林,切實破解生態修復任務重與綠色生態廊道空間不足的用地矛盾。積極爭取國家三峽後續、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長江防護林等重點項目支持,市、區縣(自治縣)落實財政預算資金用於“兩岸青山·千里林帶”規劃建設,統籌使用生態轉移支付、森林植被恢復費返還等資金,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和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多元投入和市場運作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確保“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資金足額到位。
(三)發揮科技支撐作用。開展造林栽培、複合經營、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等技術集成研發,篩選一批適宜不同區域的營造林技術模式進行示範推廣。加大森林火災、松材線蟲病等有害生物災害防控、林特資源開發加工利用、森林旅遊康養等實用技術運用。加強林木良種選育和保障性苗圃建設,做好種苗生產和調劑,嚴格使用良種壯苗,實行種苗管理“一簽兩證”制度。依託大數據、雲計算和“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構建遠程技術服務平台提供技術支撐,確保造林綠化質量和效益。
(四)強化考核與宣傳。加強和改進國土綠化工作考核,建立完善工作督查、情況通報和考核結果運用機制。全市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參加全民義務植樹,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型媒介加強新聞宣傳及輿論引導,深入宣傳“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重大意義、政策措施、先進典型,努力營造全黨動手、全民動員、全社會參與的強大聲勢和良好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