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險源辨識及危害後果分析

重大危險源辨識及危害後果分析

《重大危險源辨識及危害後果分析》是2008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詩飛、詹予忠 。

基本介紹

  • 書名:重大危險源辨識及危害後果分析
  • 作者:劉詩飛、詹予忠  
  • ISBN:9787502554897、7502554890 
  • 頁數:164頁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版次:第1版
  • 叢書名:安全工程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條形碼:9787502554897
  • 尺寸:25.4 x 18.2 x 1 cm
  • 重量:281 g
  • 品牌:化學工業出版社發行部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序言,

內容簡介

近年來,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大安全事故接連發生,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而危險源的辨識是防止發生安全事故的第一步,是企業、政府安全管理和相關人員進行安全工作的基礎。《重大危險源辨識及危害後果分析》著重論述了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及危險分析、重大事故後果分析、重大事故的預防控制和應急預案等。《重大危險源辨識及危害後果分析》既結合當前世界的安全管理現狀,又有對安全管理的理論分析,全書內容新穎,舉例豐富。

圖書目錄

1 緒言1
1.1 相關基本概念1
1.2 重大危險源的概念起源3
1.3 重大危險源的定義4
1.4 重大危險源辨識的目的和意義4
思考題4
2 危險危害因素及辨識6
2.1 危險危害因素產生的原因6
2.2 危險危害因素的分類9
2.3 辨識危險危害因素的原則14
2.4 危險危害因素辨識14
2.5 辨識單元劃分38
思考題39
3 危險源辨識與重大危險源41
3.1 危險源辨識41
3.2 危險源辨識程式43
3.3 國際上採用的重大危險源辨識依據45
3.4 中國重大危險源辨識依據48
3.5 重大危險源的分類和分級49
3.6 中國重大危險源的管理介紹51
思考題54
4 重大事故後果分析56
4.1 後果分析一般程式56
4.2 泄漏59
4.3 泄漏後的擴散66
4.4 重氣擴散72
4.5 中等密度雲擴散76
4.6 火災85
4.7 爆炸93
4.8 中毒98
思考題99
5 重大危險源的控制與事故預防100
5.1 重大危險控制系統的構成100
5.2 主管當局的職責101
5.3 工廠管理者的職責103
5.4 工人的職責與權利113
5.5 技術提供者的責任113
5.6 重大危險控制系統的必備條件114
思考題116
6 應急預案117
6.1 應急預案概述117
6.2 企業應急預案的策劃與編寫118
6.3 現場應急管理要素126
6.4 應急預案的內容與格式136
思考題137
附屬檔案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0)138
附屬檔案2 國際勞工組織第174號公約--《一九九三年預防重大工業
事故公約》143
附屬檔案3 危險物質及其限量一覽表[摘自《歐共體指南》(82/501/EEC)
附屬檔案III]148
附屬檔案4 危險物質及其臨界量(摘自OSHA《高度危害化學品
處理過程的安全管理》)152
附屬檔案5 危險物質及其臨界量(摘自EPA《預防化學泄漏事故的風險
管理程式》)155
附屬檔案6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從業單位)
(徵求意見稿)158

圖書序言

談到重大事故,我們立即想到的就是印度博帕爾的甲基異氰酸鹽泄漏、墨西哥城的液化石油氣爆炸、西班牙奧爾吐愛拉的丙烷氣爆炸、英國弗利克斯巴勒的環己烷爆炸……還有我國的青島黃島油庫火災、吉林市液化氣站爆炸、鄭州的過氧化苯甲醯爆炸、唐山的地下油庫爆炸……最新的例子是:2003年12月23日深夜重慶市開縣的一次天然氣井噴,有毒氣體造成240餘人死亡。
這些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事故的共同特徵,是在生產、使用、儲存和運輸中涉及大量的易燃、易爆和有毒化學品。這些物質的大量存在就構成了潛在的危險源,當危險物質的量達到一定數量後就構成重大危險源。由於重大危險源的存在,因此就可能造成在危險物質存在的各個環節(如生產、儲存、使用、運輸和銷毀)均可能發生重大事故。但是,當我們反思這些事故發生原因的時候,我們又真切地認識到,如果我們“怎樣怎樣”,這些事故是本不該發生的,至少其損失不該那么嚴重。這些“怎樣怎樣”涉及生產、儲存、使用裝置的選址、設計、製造、運行操作等各個方面,或者說有技術的人員和管理的失誤,歸根結底是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即使黃島油庫火災這種由雷擊引發的事故,其實也是管理混亂的惡果。但是必須認識到,安全管理特別是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危險物質從產生到最終關閉銷毀的各個方面。它不僅僅是生產企業的內部事物,也是國家和各級主管部門的職責。只有各個部門按照系統安全管理的程式忠實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將“怎樣怎樣”落實在事故前,就可以極大地減少重大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