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成立初期,更名調整,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備資源,國際合作,科研成就,研究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資歷證書,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文化活動,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發展歷史
成立初期
1980年5月,國家科委向國家勞動總局發出《關於建立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的復函》,同意在北京籌建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屬國家勞動總局直接領導。
1984年2月,國家科委同意勞動人事部創辦《勞動保護科學技術》雜誌。5月,勞動人事部勞動保護局與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共同籌建中國勞動安全衛生情報中心。
1987年11月,中國勞動安全衛生情報中心被國際勞工組織國際職業安全衛生信息中心(ILO-CIS)正式接納為成員單位,並在ILO-CIS總部註冊為ILO-CIS中國國家中心。
1991年5月,勞動部部務會議批准《勞動部研究所聯合管理委員會章程》,決定建立勞動部研究所聯合管理委員會。
1993年6月,勞動部批覆同意設立勞動部勞動保護檢測技術中心。12月,中編辦批覆同意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劃歸中國勞動科學研究院管理。
1994年4月,勞動部批覆,同意設立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培訓中心。
1996年,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加掛“勞動部事故調查分析技術中心”的牌子。
1997年6月,勞動部人事司批覆,同意事故調查分析中心一期建設在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現有機構的基礎上增設“事故技術分析室”、“仿真實驗室”,在“安全工程室”掛“危險評估室”牌子。
更名調整
1999年4月,中編辦將原勞動部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勞動部事故調查分析技術中心)等機構及其128名事業編制(其中經費自理23名)劃歸國家經貿委,更名組建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加掛國家經貿委事故調查分析技術中心的牌子)。
2002年7月,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經貿委事故調查分析技術中心)劃轉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管理,調整後名稱為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事故調查分析技術中心)。
2003年4月,國家安監局辦公室批覆同意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成立安全生產理論研究所,同年6月19日,安全生產理論研究所正式掛牌。
2004年9月,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事故調查分析技術中心)更名為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2006年4月,成立深圳分院。
2007年2月,設立濱州分院。
2008年12月,安科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正式揭牌。
2010年6月,安科院部分部門和實驗室搬遷至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32號的安全大廈。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據2017年11月安科院官網顯示,中國安科院有職工400餘人,其中博士72人、碩士114人,高級技術職稱人員130人。在職科研人員中,3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人入選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38名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專家,5名國家安全生產技術委員會委員,2名國家新化學物質評審委員會委員,2名國務院安委會應急專家組專家,1名公安部特約監督員,5名省部級安全衛生專家。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鐘茂華
中組部“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魏利軍
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史聰靈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李克榮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李克榮、魏利軍、李湖生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張興凱、李克榮、魏利軍、李湖生、劉寶龍
科研部門
據2017年11月安科院官網顯示,中國安科院建設了2個國家級專業中心和8個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實驗室,其中3個國家安監總局安全生產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建設了中日合作呼吸防護實驗室和安全工程技術試驗與研發基地(一期)非煤礦山基地,擁有3個掛靠單位。
國家級專業中心: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技術支撐中心”和“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監管技術支撐中心
國家安監總局安全生產重點實驗室:塵毒危害預防與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礦山採空區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重大危險源監控與事故應急技術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捷運火災與客流疏運安全重點實驗室
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實驗室: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技術實驗室、重大危險源治災機理與風險評估實驗室、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技術實驗室、事故技術分析與測定實驗室、事故模擬仿真實驗室、化學物質危害鑑定實驗室、勞動防護用品檢測檢驗實驗室、物理因素危害鑑定實驗室
掛靠單位: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非煤礦山安全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國務院安委會專家委應急管理專業委員會
設備資源
據2017年11月安科院官網顯示,中國安科院擁有檢測檢驗設備設施近425台(套),價值4000餘萬元。在危險化學品安全領域擁有20升球形粉塵爆炸測試系統、粉塵雲最小點火能測試儀、粉塵雲最低點燃溫度測試儀、液體氧化性測定儀、DSC差示掃描量熱儀、熱重分析儀等重大技術裝備;在重大危險源監控安全領擁有甲烷泄漏移動巡檢車、泄漏巡檢試驗車、巡檢車主機、CSVI壓力管路自動化控制模擬實驗裝置等重大技術裝備。
國際合作
據2017年11月安科院官網顯示,中國安科院開展了中日合作“加強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能力計畫”、“加強職業衛生能力建設”、“中歐高危行業職業安全與健康”等多個合作項目。
在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時期,同
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社會安全協會(ISSA)、日本中央災害防止協會(JISHA)、日本安全工學協會(JSSE)、日本勞動省產業安全研究所、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和加拿大魁北克勞動衛生與安全研究所(IRSST)等機構建立了聯繫。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據2017年11月安科院官網顯示,中國安科院承擔了總局、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應急辦等部委及地方政府委託的科研項目和安全生產規劃編制任務;先後完成了長江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秦山三期核電站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和部分大型企業的重大事故安全監測系統工程、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及應急預案編制、重大危險源辨識與評價、風險評估與安全規劃、職業病危害評價、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諮詢與認證;在北京、天津、廣州、南京、瀋陽、大連等大型城市開展了捷運安全評價。
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課題:重大工業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事故預防技術、典型作業環境粉塵危害治理與預防技術研究、工業危險品公路運輸安全管理系統技術研究、我國中小企業危險作業人機工程技術套用
“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城市公共安全規劃與應急預案編制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學術期刊
人才培養
截至2017年10月,中國安科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高校聯合招收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15人,出站12人,先後有5人次成為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後基金等項目負責人,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SCI和EI論文等60餘項高水平科研成果。
資歷證書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檢測檢驗工作始於1991年,於1997年通過了國家計量認證,2002年通過實驗室/計量二合一認證,2005年9月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認定為甲級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2014年通過了檢驗機構認可;已獲得計量認證、實驗室認可、檢驗機構認可和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甲級資質四類資質證書。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檢測檢驗能力覆蓋礦山安全、危險化學品安全、重大危險源安全、交通安全、職業危害、勞動防護6大領域, 包括72類檢測檢驗對象,974個項目/參數。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標誌左右兩邊分別是齒輪和谷穗,分別代表著工人、農民,也代表工業和農業,概指一切生產行為。中間十字表示救護、保護、安全,上面印有安科院英文簡稱“CASST”。
標誌整體色調為綠色。
精神文化
目標:引領安全科技,全力支撐總局,發展中國安科院,強健中國安科人
文化活動
截至2017年11月,中國安科院開展了職工登山比賽、職工健步走、迎新春職工文藝匯演、足球友誼賽、參觀中國航空博物館、“學雷鋒”主題活動、“五四”青年節愛國主義主題教育等活動。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院長 | 張興凱 |
黨委書記、副院長 | 呂敬民 |
副院長 | 李克榮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畢樹柏 |
副院長 | 魏利軍 |
總會計師 | 胡萍 |
歷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任職時間 |
---|
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所長 | 孔慶春 | 1982年12月-1985年3月 |
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代所長 | 隋鵬程 | 1985年3月 |
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 | 韓俊 | 1987年1月 |
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所長 | 程映雪 | 1990年11月 |
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所長 | 向衍蓀 | 1995年5月 |
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所長 | 孫連捷 | 1996年8月 |
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 孫連捷 | 1999年5月 |
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臨時黨委書記 | 鄭希文 | 1999年5月 |
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 劉鐵民 | 2000年9月 |
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臨時黨委書記 | 劉鐵民 | 2002年10月 |
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 | 劉鐵民 | 2002年11月 |
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 | 郭勝賢 | 2003年10月 |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 | 郭勝賢 | 2005年1月 |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 | 劉鐵民 | 2005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