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古道》是連載於17K小說網的一部仙俠武俠類網路小說,作者是塗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修古道
- 作者:塗月
- 小說類型:仙俠武俠
- 連載平台:17K小說網
《重修古道》是連載於17K小說網的一部仙俠武俠類網路小說,作者是塗月。
《重修古道》是連載於17K小說網的一部仙俠武俠類網路小說,作者是塗月。內容簡介上古時期,神魔兩立,古神與真魔天地共存,世間本沒有仙,自神仆叛變,背經離道,自封為仙,從此天地便有了仙。古神高傲,擁萬丈之軀,邀戰天地,靈不滅...
梯兒岩重修古路摩崖石刻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樂坪鎮柴埠溪村一組。為明代崇禎二年孟夏四月刻字。提名“南無阿彌陀佛”,陰刻字徑5*5。通高84cm,寬53cm。石刻位於柴埠溪羅馬古茶道上,是古道改修的重要歷史遺蹟。距石刻290cm處,有一處土地公婆造像,造像摩崖修整平台高82cm,寬80cm,造像頭在文革“...
妙峰古道原為山間土路,崎嶇難行,清同治年間,慈禧要去妙峰山進香,太監安德海為討好慈禧太后,出資重修此道,道寬七尺,用當地天然石板砌成層蹬,動用大批工匠,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據說每鋪石一塊就得用白銀一兩,可見工匠之勞苦,工程之艱巨。景點推薦 鷲峰、陽台山自然風景區等。古道地址 妙峰山附近 自駕...
梅關古道的重要作用,使歷代官府都十分重視,不斷對古道進行修建,工程較大的要算明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南雄知府鄭述重修梅關關樓,砌嶺路90餘里,重刻“梅關”石碑立於關前,並在道旁補種松梅。明代,梅嶺道上仍然一片繁忙,“庾嶺,兩廣往來襟喉,諸夷朝貢,亦於焉取道。商賈如雲,貨物如雨,萬足...
古道維修完工後,張贇便請人撰文並雕刻了兩塊碑碣,用以記錄張贇、賈氏夫婦獨資,楊可德、杜國清等眾鄉民出力重修古道的事實和褒揚他們衝破世俗、飲水思源、大愛無私的高風亮節及帶動鄉民、建設家鄉、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同時,將這兩塊石碑分別置於沿河兩個地方,後來人們稱這兩個地方為上、下石碑。石碑 上石碑的《...
”亭名石乳茶亭,孫洪維重修古道時間置了此茶亭。茶亭有楹聯:“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吃杯茶去;勞力苦,勞心苦,苦中作樂,拿包煙來。”過去西武嶺沿途店家路亭相連。沿途逢村設店,逢嶺設亭,以便“安置客商,中伙便益”,供旅途行人歇腳,或避風躲雨。據《黟縣誌》載:古時西武嶺沒有路,唐時,黟縣...
嶺根嶺古道位於文成縣南田鎮武陽村至青田縣嶺根鄉嶺根村灘坑水庫南岸埠頭,南北走向,原為山間小道,明洪武年間劉基之子劉仲璟與侄仕端集資造嶺。民國二十二年(1933),劉耀東等集資重修,南上通往南田鎮、文成縣城、景寧縣、瑞安市,北下達青田縣、麗水市,為舊時南田出山之嶺,全程10.1公里。人文歷史 沿途人文...
艱苦生涯的真實寫照。古道全長約5公里,徒步行走約1.5小時左右。塘溪鎮對該古道投入50餘萬元進行重修與開發,路面多為沙卵石,寬度1米左右。古道邊有一條山溪坑與兩旁綠蔭交相輝映,風景秀麗,適宜遊客挖竹筍及休閒觀光。交通 從寧波坐665路公車到童村,或乘620、668、665路公車到上城上涼亭或上城站下車。
今霍童的雙峰書室為魏敬中坐館講習之所,現保存完好。如此大名鼎鼎的閩籍史學家,為重修古道百姓撰碑,給白鶴嶺古道又添加了一件人文故事。特色 雲和雪梨 黑木耳 “中國木製玩具城”Copyright 2014 中國古道網 著作權所有 備案號:滬ICP備14028401號-1 關於我們·聯繫我們·下載手機客戶端·隱私條款 ...
穿過古樸的羅豐古村,古道在龍王寺水庫大壩與洪岩殿出發的大鵬嶺會合。龍脊古道的洪岩殿入口,位於茶山一條名叫“飛鳳里”的古巷子盡頭,不熟悉茶山老街路況的遊客,不易找尋。從飛鳳里至洪岩殿的古道,長約200米,名為“洪岩嶺”,1996年重修,粗條石構築,寬約6米。從洪岩殿至龍王寺水庫,長約750米,名為...
古道維修完工後,張贇便請人撰文並刻了兩塊碑碣,用以記錄張贇、賈氏夫婦捐資,楊可德、杜國清等眾鄉民出力重修古道的義舉。同時,將這兩塊石碑分別置於沿河兩個地方(習稱上、下石碑)。現在,上石碑的《牛尾關楜梯崖路碑》保存完好,距今已有290多年的歷史,雖經風吹日曬,但仍清晰可辨。今天的“牛尾古道”已被...
南雁古道,位於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境內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雁盪山東西洞景區的西山,始辟於唐代,重修於民國,仍是遊人前往著名景點西洞(又名仙姑洞)的交通要道。南雁古道呈南北走向,順著蜿蜒曲折的山勢而建,平坦的山路用不規則的塊石鋪砌而成,陡峭的山坡則用石板砌成,“為級七百有奇”。古道寬約1.5至1....
1979年該古道村人集資局部重修過。貓狸擂嶺古道現為我縣居民健身場地,也是該縣旅遊勝地。道嶺 位於文成縣大嶨吳垟村鎮靛青山。道嶺是溝通百丈漈、二源、南田與大嶨的重要交通樞紐。嶺腳原有木廊橋,因年久失修,現重建有鋼筋水泥混澆的跨橋。過橋到道嶺腳左右兩各豎有民國七年(1918)的“長嶺腳”資助石碑...
嶺頭亭為三間木結構古建築,由嶺頭亭及兩石拱門組成,坐北朝南,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1982年重修。該亭保存較為完整,有使用價值,2010年8月24日,被列為平陽縣第五批文物保護點。嶺下庵據傳薛大夫之女薛碧泉修行場所,原建於1125年間,現存為新建。此外,尚有省第四批文保單位,大夫殿;縣文保...
因來往的人多,古道上每隔一段路都設有臨時避雨亭,路面被腳力打磨得光滑透亮,看不到一根雜草和落葉。因此,當地民眾形象地把葉山嶺古道形容為一條“銀水流動線”。特色 里光村水尾亭,是泰順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木製古亭,建於清鹹豐五年(1855),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近年,又按原樣進行了修復。從水尾亭沿古道...
封門鋪位於墊江縣與大竹縣、鄰水縣交界的明月山群封之間,如今較為完好地保存了原始的千年古道和摩崖石刻群。封門鋪古道是古巴蜀道的一段,據《華陽國志》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代,巴蜀就有了通行兵馬的蜀道和巴道。南宋慶元二年重修了封門鋪古道,還專門為此寫了《慶元二年...
陶家嶺古道,是一條圓夢的愛情道。相傳清末祁門富商嫁女到黟縣,捐十萬銀重修此道,按婚約男方也捐五萬銀修道,以嶺頭為界。故現存古道祁門這邊道路為青石,黟縣為麻石,山頂有兩個休息亭子緊靠,分別是兩家修的。此道修通後,兩地近百年年年有通婚,婚姻都很圓滿。據說有夫妻吵架的,相約走一走此道,便會和好...
何嶺是一條盤山蜿蜒的石階古道,高峻陡峭,海拔600多米,全長5公里,寬3米。歷史沿革 據《仙溪志》載:先是里人陳符俊捐資鋪築石階,姓鮑的居士建庵於嶺畔,僧如月砌以巨石,明萬曆年間,鐘山湖亭下岳後張 二田植護路林。清光緒十年(1884年)重修,歷經10年。景點現狀 何嶺現存石階4045級,全長5公里,嶺...
長坡嶺古道 長坡嶺古道位於貴陽市白雲區長坡嶺森林公園內,現存路段始建於元代,重修於明代,青石砌築,長近3公里,保存完好。該古道屬“茶馬古道”在貴陽市白雲區境內的古道。
2019年10月,白鶴嶺福溫古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白鶴嶺福溫古道始建於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年),由於當時農業經濟的發展,原有的崎嶇小道已阻礙了商品經濟流通。時任寧德縣主簿丁大全,經實地勘察,開闢了白鶴嶺古官道。明崇禎三年(1630年),縣令楊定國奉命重修此道,...
箬嶺古道地跨旌德、太平、歙縣、績溪四縣,軍事和交通位置極其重要。相傳東箬嶺古道為隋末所開。修建歷史 古時築路、建橋,經費多為私人捐募。如康熙五十七年(1718),山洪沖毀石壁古道;嘉慶十年(1805)朱旺村朱氏捐銀5100兩重修南灣至藁口一段。楊桃嶺古道,據《績溪縣誌》記載為明朝旺川曹世科獨資修建。民國30年...
古道始建年代無考,但在北宋時期已見文字記載,這也是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平陽古道,清道光五年(1825),當地民眾曾集資予以重修。基本信息 古道呈東西走向,西連鶴溪社區中元村,東接鰲江鎮梅源社區外山村,是古時鶴溪和北港地區一帶經梅源(舊稱十八都)前往瑞安和溫州的主要交通要道。古道順山勢而上,山路較平緩,...
妙峰古道原為山間土路,崎嶇難行,清同治年間,慈禧要去妙峰山進香,太監安德海為討好慈禧太后,出資重修此道,道寬七尺,用當地天然石板砌成層蹬,動用大批工匠,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據說每鋪石一塊就得用白銀一兩,可見工匠之勞苦,工程之艱巨。響牆茶棚原名福觀茶棚,為妙峰古香道上的第一個茶棚。清光緒...
大庾嶺道在唐玄宗開元四載(716)冬十一月,又經張九齡重修。見其所撰《開大庾嶺路記》記載:“初,嶺東廢路,人苦峻極,行徑寅緣數里,重林之表,飛梁嶫峨,千丈層崖之半,顛躋用惕,慚絕其元。故以載則曾不容軌,以運則負之以背。”張氏“緣磴道,被灌叢,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險之故”。路修...
修建古道之後,村民還從遙嶺山腳至嶺頭建起了三座路亭,供路人歇息。據《南雁盪山志》記載:“半嶺亭,在遙嶺。瑞平亭,在遙嶺坳頭。”如今半嶺亭已經倒塌,而在嶺頭的瑞平亭因供奉陳八大王,在日久傾塌之後,最近已經由文成縣民間人士出資予以重修。西垟亭 在遙嶺古道的山腳處,有一個村莊,名為西垟亭。...
竹林古道 這條古道,主要是供下庵村和嶼山村的村民上山砍柴、務農、出行之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原先道路很小,村民通行艱難。在1978年進行了重修,當時的費用由溫州市交通局民間道路專項資金支持,路寬1米,每個台階分別由三塊石頭並排而成。在高峻的山嶺上行,竟然沒有汗,這熱氣來不及積蓄就給這清幽的竹林...
歷次重修後,寺殿已頗具規模。今次重修是在原由基礎上進行的。保存完好的清代石刻有:易銓立“仁壽禪林”寺門額,張玉堂書“紅棉舊蔭,福地重光”寺門對聯,曾望顏撰《重建武峰仁壽碑文》,曾望顏書西山“第一峰”山門額及“山小豈無雲出岫,台高還有樹參天”山門對聯等。寺側有一條“六棉古道”,眾所熟悉的六...
過去,亭溪嶺可不是一般的古道,據說在唐宋時這裡已有山路,到了清代,古道已修築得比較規整,相當於縣級公路,成為鄞東南的交通要道。據豎立在亭溪嶺巔的清光緒二十年《重修亭溪嶺路碑》記載:“竊惟亭溪嶺為鄞奉象三邑通衢。綿亘十餘里,往來行人日夜不絕……”往嶺東走,可通鹹祥、大嵩,渡象山港至丹城和...
古道依山勢而行,婉蜒曲折,為明清重修驛道的遺蹟。在霑益光華鄉的古道上,有1座黑橋,又名唐橋,初建於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現橋為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重修,黑橋全長仙米,寬6米,共3孔,孔跨徑2米,青石翻拱,橋身微凸呈弧形,橋面平坦,直聯砌置,橋墩呈三角形。因橋北地勢較低,修有...
台灣總督府為實行理蕃政策,得將勢力深入山區,便於治理山地台灣少數民族,故於大正八年(1919年)重修八通關古道,大正十三年(1924年)竣工,這條警備道路被命名“八通關越橫斷道路”或“八通關越道路”。八通關越道路完成後,沿線設立警察駐在所監視山情,其中在八通關是八通關古道、八通關越道路交會點,也是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