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尾古道
- 位置:禮縣金沙鄉牛尾村
發展歷史,創建,石碑,古道新貌,
發展歷史
說到“牛尾關”,還得從宕昌“茶馬互市”說起。“牛尾關”古稱“牛脊驛”,具體建於何時,無籍可考,但在唐宋以後的“茶馬互市”中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據《宋史·食貨志》載:“北宋以來,宕昌馬市所買馬匹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所買戰馬由宕昌經良恭(今南陽)驛、牛脊(今禮縣沙金鄉牛尾關)驛到大潭縣(今禮縣的太塘)城、再由大潭到龍林過西漢水到西和州,由西和經成州、河池(今徽縣)越鐵山至興州(今略陽),入興元(今漢中),轉撥內地。”這是因為,牛尾關西面的宕昌、舟曲一帶是羌藏民族的集聚區域。他們在長期的生活中,養成了喝酥油茶的生活習慣,而且對茶葉需求的迫切性,遠遠超過了其對絹帛的需求,但那裡不產茶。而在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又供不應求,藏區卻產良馬。於是,具有互補性的茶和馬的交易即“茶馬互市”全便應運而生。這樣,藏區出產的騾馬、毛皮、藥材等和內地出產的茶葉、布匹、鹽及日用器皿等等,在內地與藏區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趨繁榮,便形成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
為了便於長途販運的馬幫馱隊和行人在旅途中有個歇息的場所,“驛站”也隨即而生。“牛尾古道”和“牛脊驛”也許就是那時的產物。“牛尾古道”是“茶馬古道”,青藏線(唐蕃古道)西北道的一條非常重要的支線,也是將宕昌良馬經由西和州運抵前線,最便捷的一條道路。“牛尾關”,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貫穿禮縣下四區之一白河地區的交通樞紐。東西由西和、禮縣的江口、中壩、白關經“牛尾關”、宕昌的好梯、南陽、臨江鋪到宕昌與國道212線相接,西北面從岷縣的閭井、鎖龍經“牛尾關”、白河、橋頭、草坪至西南的武都達四川。
也許是“牛尾古道”和“牛脊驛”一產生就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只是到宋金時期達到了頂峰,所以在不同的時期,朝廷都出於對“牛脊驛”的戰略地位考慮,便派員把守。據當地民眾講,“牛尾關”古人都叫“牛儀關”,因當時一個姓“牛”名“儀”的守關將而得名,後來人們根據地形地貌,更名為“牛尾關”。
創建
牛尾古道”和“牛脊驛”的創建,可追溯到中國十六國時期末期至南北朝期間,一個羌人所建立的政權“宕昌國”和氐人所建立的政權“仇池國”時期。那時今隴南地區大部都在“仇池國”的控制範圍之內;“宕昌國”所轄今臨潭、岷縣南部至天水西界和武都北界一帶,禮縣下四區沙金、白關、白河、橋頭、草坪等地。今天從“牛尾古道”所處的地理位置看,“古道”的南北線和東西線可能既是兩國的邊界線,又是主要交通要道。在當時這條“古道”的權屬的重要性,對於“宕昌”和“仇池”兩國來說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牛尾關”這樣獨特的地理位置建關設隘也是歷史的必然。“牛尾古道”誕生後,在以後的歷史長河中不斷地發揮著他應有的作用,直到宋金對峙時期他的重要作用一下子凸顯了出來。
宋金對峙時期,地處甘青川草原交界的宕昌,是全國最大的茶馬互市市場。宕昌羌馬在當時的政治、軍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宕昌馬市的興衰與馬匹交易的數量與質量,對南宋軍隊的戰鬥力和戰爭勝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朝廷曾委派名臣張舜民在宕昌欽化禪院兼管茶馬交易,紹興三年(1133年),益置互市於宕昌,故多得奇駿。隴南抗金名將吳璘曾感嘆說:“馬者,兵之用也。吾寧罷去,不忍一日誤國軍馬。”而將羌馬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從宕昌趕到西和州,“牛尾古道”便是直線距離最短、最便捷的一條道路。
“牛尾古道”所經過的高山峽谷,層巒疊嶂,峭壁險峻,峽谷幽深,森林茂密,灌木叢生,水流湍急,險象環生。為了將所購買馬匹及時運抵前線,朝廷便下令一方面鑿岩打孔,伐木鋸板,修築棧道,排險通行;另一方面在沿途所經州、縣、驛站儲備草料以補充營養。即使這樣,所買馬匹也因路途遙遠、疲憊睏乏和掉膘瘦弱,難以即刻調撥軍隊或解往江南各地。於是,朝廷又下令在西和州的長道和大潭兩縣置豐草監,進行歇養,等馬匹的體力完全恢復後,再調撥至前線。這樣以來,隨著宕昌馬市的繁榮,給西和州僅有8400戶人口的長道縣和1400戶人口的大潭縣,帶來了沉重的賦稅壓力(西和州當時轄長道、大潭、祐川三縣。但此時因人口遷徙和金人侵占,祐川幾乎不承擔朝廷賦稅)。據禮縣太唐鄉慶元二年(1196年)所立《大潭長道二八分科後碑》記載:“自朝廷立市西戎之馬於宕昌,馬政芻秣之重首事於潭邑。吾鄉之民盼盼然,沒於馬政,因於賦役,訴於州家及監司者凡數載。後值上憲李大政來巡視,尊舊制判:兩縣賦稅總額不變,長道繳納八分,大潭繳納二分。”
“牛尾古道”的建成,既方便了茶馬交易,也方便了當地老百姓的往來通行。成千上萬從業於長途販運的馬幫馱隊(又稱腳戶)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辛勤的在風餐露宿中艱難行進,用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打破了千百年來山林深谷的寧靜,開闢了一條內外相通,優勢互補的經貿之路。長期奔波謀生的特殊經歷,也造就了馬幫們講信用、重義氣的性格,鍛鍊了他們明辨是非的勇氣和能力。當地的老百姓也對這條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古道產生了獨特的情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和時局的改變,古道因年久失修,當年築棧道所用的木料又長期飽受風吹日曬,霜打雨淋,蟲齧腐朽,致使“牛尾古道”鐘湯壩(今鐘灘壩)至楜梯崖段的道路坍塌,交通受阻,給人們的生活和涇商通行,帶來了極大不便,萬民嗟嘆!為此,當的馬幫富戶張贇、賈氏夫婦獨家捐資,發動眾鄉民,從清康熙四十九年開始,用了六年的時間重修了這段古道。
古道維修完工後,張贇便請人撰文並雕刻了兩塊碑碣,用以記錄張贇、賈氏夫婦獨資,楊可德、杜國清等眾鄉民出力重修古道的事實和褒揚他們衝破世俗、飲水思源、大愛無私的高風亮節及帶動鄉民、建設家鄉、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同時,將這兩塊石碑分別置於沿河兩個地方,後來人們稱這兩個地方為上、下石碑。
石碑
上石碑的《牛尾關楜梯崖路碑》保存完好,立於清康熙伍拾伍年(公元1717年),距今已有293年的歷史。雖經風吹日曬,但字跡仍清晰可辨。碑高97厘米,寬55厘米,厚14厘米,置於禮縣沙金鄉牛尾村楜梯崖上石碑組。碑首正面浮雕二龍戲珠,並橫書“□臨西漢”四個大字,“□臨”和“西漢”中間又豎書“□□萬歲”;碑身邊沿綴以卷草雲飾。其碑文敘述楜梯崖路乃《岷通蜀川》,《涇商通行》的要道,由於年久失修,交通受阻,後當地居民張贇、賈氏夫婦獨資重修。
下石碑的碑碣,據當地村民回憶,文革期間破四舊時,曾移到鄉政府院內做水渠蓋板和人行踏步,後又放回了原處。然因立置不夠牢固,在一場暴雨中被山洪沖入大河不知去向,其上面的內容也無從得知。
碑文
建造牛尾關古蹟楜梯崖路一座碑引:
伏以天之高也後我,地之厚也載我,佛聖默默之中佑我。前因今生,何不廣種福田。今以四十九年,發心修立□□崖路一座。岷通蜀川,普渡諸眾,涇商通行數載,□□通完。今為清朝歲歲□後,見居禮邑,地名鐘湯壩,楜梯古路坍塌,萬民嗟嘆!今來本□居民善信張贇、賈氏夫婦,謫議擄力資財,命功魯班巧匠修立,功德以完,碑記流名,報人人矣。志以難忘,善念生而應有感,修作來世之因,今生不作福田,來世不得□吉。十方檀那,隨喜慈悲,成就功德,祈祝皇吐永固,帝道遐長。
……(修路人姓名略)
時歲康熙伍拾伍年秋月吉旦張贇立
魯班匠人:呂元映杜軍貴朝衣縣嚴春
書字人:杜國雲楊斌基
古道新貌
“牛尾古道”從歷史的深處走來,又隨著歷史的改變而改變。如今,當你置身於“牛尾關”這塊古老而又盛極一時的土地時,除了兩座高高的大山夾著一條河流外,好象絲毫感覺不到有任何獨特之處。然而,當你穿越時間的隧道與歷史對話時,方覺此處正是建關設隘的風水寶地,如果在山坳處建關設隘,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隨著歷史的遠去和道路的幾經翻修敞通,古老的“牛脊驛”置所已蕩然無存,曾經林立於道旁用土木茅草壘就卻又繁華至極的歇馬店也徹底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只有那一個個深深地鑿在河對岸岩石上或方或圓、或深或淺的棧道孔和那塊飽經歷史滄桑而又精神矍鑠的石碑,似乎在告訴我們千百年來曾發生在這裡一切的一切。
“道通則百廢俱興,道移則繁華不再”。今天的“牛尾古道”已被省道208線禮武段及鄉村公路完全所替代。當你再次駐足“牛尾關”這塊曾充滿神奇的土地時,南來北往運載著客人、東進西出滿載著貨物的大大小小車輛和林立於道路兩旁磚混結構的新農村建設居民房……將使你深切體會到“道通”帶來的巨大變化。當你坐上公共汽車途經昔日的“牛尾古道”某些地段時,熟悉情況的人們所講述的“手把崖”、“鞠躬石”、“魯班觀魚潭”、“試運水(潮水)”、“將軍凳”、“歇馬台”等故事,會將你帶入那段辛苦而又神秘的歷史。
遙想當年,古道漫漫,西風颼颼,戰馬赳赳,河水湯湯,小橋顫顫,馱鈴聲聲。在幾千年前古人開創的茶馬古道上,成群結隊的馬幫身影忽隱忽現的出現在峽谷山林之中,清脆悠揚的駝鈴聲應合著行人的山歌,淡淡的茶香夾雜著柴草的清新,散發著沁人心脾的幽香……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已隨著歷史的塵煙化為烏有,永遠的成了老年人口耳相傳的神秘故事,只有那留印在古道上先人的足跡和馬蹄烙印,以及對遠古千絲萬縷的記憶,卻幻化成了華夏子孫一種崇高的民族創業精神。千百年來優秀的中華兒女們,正是以這種生生不息的拼搏奮鬥精神,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上,雕鑄成了一座座永恆的豐碑,千秋萬代閃爍著中華民族的榮耀與光輝。
古老的牛尾古道也被新中國包裝一新,以嶄新的姿態、嶄新的面貌,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揮著新的作用,譜寫著新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