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陀嶺古道貫穿平陽縣騰蛟鎮塘溪村杉棋土安自然村,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約1738年)為騰蛟至水頭鳳臥等地主要交通要道,全長約6公里,現保存較好的有騰蛟境內嶺下庵至嶺頭亭段約1.8公里,寬約1.2米,沿途有古樟、苦櫧等古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陀嶺古道
- 位置:騰蛟鎮塘溪村杉棋土安自然村
- 長度:約6公里
古村莊,南陀嶺的由來,
古村莊
現存有1856年建的周氏古民居。南陀嶺上有嶺頭亭,下有嶺下庵(又名碧泉寺)。嶺頭亭為三間木結構古建築,由嶺頭亭及兩石拱門組成,坐北朝南,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1982年重修。該亭保存較為完整,有使用價值,2010年8月24日,被列為平陽縣第五批文物保護點。嶺下庵據傳薛大夫之女薛碧泉修行場所,原建於1125年間,現存為新建。此外,尚有省第四批文保單位,大夫殿;縣文保單位,坎頭莊、施石三、施文理宅等清代建築。
南陀嶺的由來
當地流傳的故事。據傳,南陀村孫氏始遷祖孫義嚴於明嘉靖年間從瑞安孫山遷此,當時此處人煙稀少,森林密布,虎狼成災。一日,孫義嚴率三個兒子在山上幹活,忽從山林深處竄出一隻猛虎,叼走孫義嚴。三個兒子操起鋤頭、扁擔苦苦追尋,趕到鳳臥頂坪山坡,只見其父早已臥地氣絕,於是號啕痛哭。哭罷欲將父親屍體背回家去,但見此處山勢峻峭,四周茂林修竹,古木參天,是個絕妙的風水寶地,於是兄弟三人合計將父就地埋葬,並用隨身草刀在山石上刻下“父義嚴孫公之墓”立為標誌,隨後每年清明前來祭掃。時至明末,時局混亂,戰事不斷,南陀孫氏無暇自顧,久而久之就淡忘了。
入清以來,局勢漸穩,南陀孫氏三番兩次前往鳳臥頂坪尋找,但已難尋祖墳。其時頂坪已有外地移民定居,為尋祖根,南陀孫氏將一女兒嫁給當地一戶人家,希望通過孫氏女夫家尋找祖墳,並承諾若能尋到,便將從山下至山上修選一條石砌山嶺,供鄉鄰行走。在孫氏女夫家及當地人協助下,很快找到祖墳。乾隆庚寅年,南陀孫氏為兌現承諾砌起石嶺,並在山頂建嶺頭亭。為了感謝南陀孫氏之義舉,人們把這段山嶺稱“南陀嶺”,而嶺頭亭也稱南陀嶺嶺頭亭,而後把頂坪這個村莊也易名南陀嶺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