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釉陶的著色劑,綠色是銅,醬黃色、褐色、黑色是鐵,熔劑是鉛。據化驗,東漢綠釉陶器釉的成分,矽酸占29.91%,鈣、鉀、鈉等鹼金屬的氧化物占0.94%。燒成溫度在700~800℃之間。
陶器到了
漢代以後,有一個突飛猛進的改進,就是在陶器上施釉,也就是我們說的釉陶。釉在克服陶器的
吸水率上有突出的貢獻,陶器上了釉,會減弱它的吸水率,所以釉陶比陶器更容易使用。漢代的陶器上
釉這個技術,有一種說法是西域傳過來的,不是我們自己的發明。凡是釉里含銅,燒出來就呈現綠色;凡是釉里含鐵,燒出來就呈現黃色。
秦代統一了中國,打好了基礎,漢代受秦代的恩澤,經濟快速發展。西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次經濟高峰,很多文物可以反映這一點。比如漢代的
綠釉陶樓,就是普通
民宅的樣子,非常
漂亮,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的一種富裕狀態。漢代的陶器,除了建築造型以外,容器開始大量增加,像陶壺、
陶罐、陶盆等等。
漢綠釉的盛行,導致包括西方人在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注重收藏中國的漢綠釉。漢綠釉講究什麼呢?講究“反鉛”。一說漢綠釉,就是反鉛。漢代的文物距今有兩千多年了,不管是漢綠釉還是漢黃釉,在地下長時間的埋藏,使它泛著一種銀色的、像雲母一樣的光澤,行話叫“
反鉛”。現在大部分人收藏漢綠釉,都以反鉛為鑑定依據。一看反鉛了,就覺得這個東西是
真的;一看不反鉛,就覺得有點兒二乎。其實反不反鉛,與它的真偽沒有必然的關係,很多不反鉛的陶器都是真的。
東漢以後因戰亂,釉陶生產一度衰落,十六國時期開始復甦,北朝時期產量增加,轉為在瓷器作坊中生產。至隋唐釉陶高度發展,創燒出蜚聲世界的
唐三彩。
燒制
以
高嶺土(鐵含量為2%左右)為原料。胎質堅硬,表面有灰色透明青釉,火候高達1200℃左右,已具不吸水性, 商代遺址中已有發現,因質地接近瓷器,一般也稱為“
原始瓷器”。二、胎質為普通陶土,胎多紅色,常施赭黃、
深綠、
翠綠、茶黃和
栗黃等色鉛釉,以700—800℃火候燒成,西漢晚期開始出現,東漢時盛行,當時多作為
隨葬明器。
一種施低溫釉的陶器。一般只需要700至900攝氏度即可燒成。掛釉可保護器胎,且起裝飾作用。古代的西亞、埃及、歐洲有鉛釉或錫釉陶器,歐洲有的錫釉陶器上還有彩繪。
釉陶 漢代出現了一種在釉料中加入
助熔劑——鉛的釉陶,又稱“鉛釉陶”。鉛釉陶的製作成功,是漢代制陶工藝的傑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鉛,可以降低釉的熔點,還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
光滑,使鐵、銅著色劑呈現美麗的綠、黃、褐等色,但經綠釉為最多,綠如
翡翠,
光彩照人。
墓葬中出土的鉛釉陶器表面,有時了現層銀白色光澤,有人誤稱為“
銀釉”。根據考古工作者的科學研究
發現,“銀釉”形成的原因是由於釉面長期受潮,釉層表面析出多層次的沉積物,在光線的折射下,產生的銀白光澤。
中國釉陶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中期出現。流傳到國外的有春秋戰國時期的
鉛釉陶器。據中國國內的考古資料,西漢武帝時期出現
鉛釉陶,以粘土作胎,以鉛的化合物作為基本助熔劑,主要呈色劑是銅和鐵,在氧化氣氛中
燒成。銅呈現翠綠色,鐵呈現出黃褐和棕紅色。釉層清澈透明,釉面光澤平滑。開始時只施綠、褐黃等
單色釉,到
王莽時期出現同時施黃、綠、醬紅、褐色的複色釉。東漢是釉陶最發達的時期,但基本上都是明器。釉陶器的種類有壺、
樽、
罐、
洗、
博山爐、
瓶等,還有塢壁建築模型和俑人、猴、鴨、狗、雞等陶塑;此外,新出現了黑色釉。中國釉陶的
著色劑,綠色是銅,醬黃色、褐色、黑色是鐵,熔劑是鉛。據化驗,東漢綠釉陶器釉的成分,矽酸占29.91%,氧化鋁占65.45%,氧化亞鐵占0.80%,
氧化銅占2.60%,鈣、鉀、鈉等鹼金屬的氧化物占 0.94%。燒成溫度在700~800℃之間。
北朝釉陶
陶俑占很大比例。唐代盛行
唐三彩,用白色粘土作坯胎,先入窯經1100℃素燒,取出後再上釉二次
彩燒而成。三彩的釉用含銅、鐵、鈷、錳等元素的礦物作著色劑,用鉛的氧化物作助熔劑,在窯內彩燒時,各種
金屬氧化物熔融擴散任意流動,形成斑駁燦爛的多彩釉。釉色有綠、黃、藍、白、赭、褐等色,所謂三彩,實為多彩。唐三彩除日用器皿外,還有各種人物形象、動物形象、家庭用具模型等,是中外馳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傑作。
遼代仿唐三彩工藝燒制遼
三彩,釉色有黃、綠、白等幾種,裝飾手法以印花為主,也有
劃花。題材多為花卉,以牡丹花為最多。器物中以
海棠花式
長盤、雞冠壺、長頸瓶等為主。遼代還燒制單色釉陶,釉色主要有綠、黃、白幾種。器形有雞冠壺、鳳首瓶、盤、碟等,裝飾手法有印花、塑貼等。裝飾題材以花卉為多。宋代金統治下的北方地區燒制的彩色釉陶亦稱
宋三彩,主要釉色有黃、綠、白、艷紅、烏黑以及新創釉色
翡翠釉,器形以枕、燈盒等實用器為主,採用刻劃方法進行裝飾。元代始燒以牙硝作助溶劑的法華釉陶,釉色有黃、綠、白、紫、藍等色,主要產于山西地區,以陶胎為主,器形有花瓶、香爐、動物等。明中葉江西景德鎮也仿製法華器,但用瓷胎,以燒大型瓶、罐、缽等為多,圖案有花鳥、人物故事等。
文化特徵
五顏六色、璀璨多姿的顏色釉陶瓷,凝聚著
中國古代陶瓷工匠的聰明才智,或熱烈、或
奔放、或沉穩、或雅靜,體現出土和火的藝術的真諦。漫長的歷史歲月滄桑積澱於繽紛的色彩之中,唐代多彩;宋代理性;元代輝煌;明清華麗。象大樹的
年輪一樣,述說著歷史上發生過的一切,揭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尤其是元、明、清顏色釉陶瓷,不但色彩斑斕,而且成為中國陶瓷的主流品種之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更加豐富。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大特徵。
濃厚的宗教觀念
廣義的宗教觀念,包括對自然和先祖的崇拜祭祀行為,從
遠古時代即已盛行。歷代皇朝還規定了祭祀的禮儀制度,其中包括
祭器。明代洪武二年,朱元璋就下令:今後“凡祭器皆用瓷”,自此,陶瓷祭器就成為明清兩代
官窯的主要品種,燒造數量巨大,作工十分精細。明清皇家祭祀十分頻繁,所祀內容有:
圜丘、
方澤、
宗廟、
社稷、朝日、
夕月、先農;
太歲、星辰、風雲、
雷雨、
岳震、
海瀆、
山川;歷代帝王、先師、旗纛、司中、司命、司民、司祿、壽星等。其中土地、宗廟、社稷、山川為天子親祀,其餘遣官祭告。各種祭祀活動及不同的位置中,需配用不同的顏色釉陶瓷。如天壇正位用青色;地壇正位用黃色;朝日壇用紅色;夕月壇用月白色;先農壇、天神壇、太歲壇正位用白色等。
許多
顏色釉的名稱,也與祭祀相關。如有名的“霽紅”,其本意應為“祭紅”,清藍浦《景德鎮陶錄》論述頗詳:“霽紅也,肆考紀明廠窯作祭紅,瀋陽唐公記今廠器作霽紅,而陶俗皆做濟紅,其實祭紅為是。蓋宣窯造此,初為祭效日壇用也,唐窯紀霽紅,由宣窯霽青推寫耳。”由此可知,霽紅原為祭紅,是唐英將其改寫為“霽紅”的。“霽”與“祭”同音,只是前者更能顯示文采而已。“霽藍”、“霽青”等名,在紛雜的文獻中也常稱“祭藍”、“祭青”,均與宗教祭祀相關。
森嚴的等級制度
至高無上的皇權和嚴格的
等級制度,也決定著顏色釉陶瓷的生產和使用。明清兩代官窯生產的顏色釉瓷器,民窯不許生產,如果違犯此規,嚴重者殺頭。《明英宗實錄》卷一六一記載,正統十一年(1446年)時下令:“禁江西饒州府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遲處死,籍其家貲,丁男充軍邊衛,知而不以告者,連坐。”如此嚴酷的法律,保證了皇家對顏色釉瓷器的壟斷,提高了官窯顏色釉瓷器的身價,也限制了民窯顏色釉瓷器的發展。
在
皇宮中,顏色釉瓷器的使用,也有嚴格的等級之分。清《國朝宮史》卷十七記載: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黃釉器;
皇貴妃用黃釉白里器;
貴妃用黃地綠龍器;
嬪妃用藍底黃龍器;貴人用綠地紫龍器;常在用綠地紅龍器。由此可知顏色釉的使用,在等級上是多么森嚴。官窯嚴格控制著顏色釉瓷器的生產,為防治技術外傳,甚至連
殘次品都送往京城處理。
乾隆八年(1743年),唐英曾奏“請定次色瓷器變價之例以杜民窯冒濫折”,建議黃釉及五爪龍瓷器的殘次品,押運京城處理。乾隆朱批:“黃器如所請行。五爪龍者,外邊常有,仍照原議行。”殘次品押運京城,雖然在經濟上有些浪費,但卻保證了皇家對黃釉器的壟斷。
以上可以看出森嚴的等級制度對顏色釉瓷器的影響,一方面是限制了它向民間發展,另一方面由於皇帝的嚴格要求,促使顏色釉瓷器經過精工細作,使產品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精湛的制瓷工藝
均勻純正釉色的燒成,除
釉料配方和燒成等因素外,施釉工藝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根據不同的造型和釉色品種,元代以後景德鎮陶工發明了多種施釉方法,如一般的碗、盤用蘸釉法,大件器物用澆釉法,方器則用筆榻法。為保證釉色均勻,一般顏色釉多用吹釉法,
宣德及康熙的灑藍、嘉靖的回青、康熙的豇豆紅等,其特殊的裝飾效果,均與吹釉法相關。清人龔鉽詩讚曰:
看他吹釉似吹簫, 小管蒙紗蘸不澆。
坯上周遮無滲漏, 此中元氣要人調。
古代陶工用的吹管,是當代噴槍的前身。二者的作用完全相同,能保證釉料均勻地附於器物外壁之上,燒成勻淨的釉色。各種施釉工藝均有特殊功能,它們是顏色釉的工藝基礎,也是精湛的制瓷工藝的具體表現之一。
顏色釉有高溫、中溫和低溫之分,色釉品種至雍正時,已達數十種之多。但決定顏色釉的呈色劑卻只有銅、鐵、鈷、錳、鈦、銻、金等幾種金屬氧化物,尤其是前三種,是中國傳統釉色的主要呈
色劑。同一種
金屬氧化物,利用溫度和焰性改變其分子結構,可燒出不同的色釉品種。如氧化銅在氧化焰中可燒成綠色,如果在還原焰中可燒成紅色。而鐵的氧化物,在還原焰中可燒成青綠色,在
氧化焰中可燒成黃色或醬色。如果提高氧化鐵的含量,再配上鈷、錳等金屬氧化物,更可燒成黑色。這其中的奧妙,取決於釉料配方的調整和燒成技術的純熟程度。古代勤勞智慧的陶工,在實踐中準確地掌握了各種釉料的變化,得心應手地調製出各種釉料配方,純熟自如地駕馭了燒成技術,創造出數十種色彩繽紛的顏色釉。這種精湛的制瓷工藝,至今仍令世人嘆為觀止。
富於觀賞的審美情趣
釉陶
顏色釉瓷器色彩繽紛,五顏六色的色彩變化能使人從中品味出深沉的文化內涵,後人一向推重宋瓷,而宋瓷的主流就是單一的顏色釉瓷,
五大名窯均以釉色取勝。元、明、清顏色釉瓷更顯示出高雅的審美情趣,其主要表現有以下三條:
1、巧妙地利用缺陷,反醜為美
釉面的裂紋、斑點等,本都是燒成的缺陷,但經陶工之手,反醜為美,均能成為極富裝飾性的特殊顏色釉品種。如哥窯的大小開片,本是因釉的收縮率大於胎的收縮率而出現的一種嚴重缺陷,但陶工巧妙地套用這種缺陷,使之形成各種有規律的大小紋片,妙趣橫生,耐人尋味。明清仿哥窯產品很多,直接繼承了這種傳統。再如清雍正時出現的窯變花釉,本是仿鈞釉不成功時,釉面出現的人工難以控制的窯變現象,但陶工善於取勢,順其自然流淌,反而創出變化萬千的窯變花釉的新品種。再如
豇豆紅釉的綠斑點,廠官釉的黃斑點,均是燒成時出現的缺陷,但陶工將其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反增加了釉色的韻律變化,令人回味無窮。
2、 均勻中的變化
均勻純正是顏色釉的基本要求,但中國傳統顏色釉追求的卻是均勻純正中的變化,以自然的工藝變化,增添顏色釉的韻律和節奏感。如宣德紅釉棱形洗,外壁施均勻純正的紅釉,但口沿及稜角處卻露出胎體本色的潔白色,十分整齊規整,俗稱為“燈草口”、“出筋”,紅白分明,對比強烈,使均勻純正的釉色給人一種富有韻律的美感。再如雍正青釉魚簍罐,外壁施用粉青色釉,呈色均勻穩定,但仿魚簍的弦紋卻使釉色產生了一種節奏感。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均可說明中國傳統顏色釉在完成均勻純正的基本要求後,追求均勻中的變化,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3、 釉色與造型的統一
不同的釉色,配用相適應的造型,方能充分體現釉色本身的美感。元、明、清顏色釉產品十分重視釉色與造型的統一。如高溫銅紅釉有
霽紅、
郎窯紅和
豇豆紅之分,其特徵分別為沉穩、
奔放、素雅。傳世品中沉穩的霽紅釉多與大小適中的
瓶、壺、
爐、
洗等結合;濃艷奔放的郎窯紅則多與大件的瓶、罐等相結合;素雅柔潤的豇豆紅則與小巧的瓶、洗、盒、水丞等文具相結合。再如
窯變花釉,色澤濃烈,傳世品中多為大、中件的陳設用瓷。而胭脂紅釉色澤淡雅柔和,傳世品中均為小件的
碗、
盤、瓶等等。總之,色彩豐富的顏色釉,與相適應的造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顏色釉的天然麗質,體現出中國傳統顏色釉高雅的審美情趣。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顏色釉斑斕的色彩中,極富觀賞情趣,使人引發高雅的審美體驗,領悟到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這就是顏色釉陶瓷受人喜愛的根本原因,也是它能成為中國陶瓷主流產品之一的關鍵所在。
釉陶舉例
高23.5厘米,首尾長26.5厘米
驢身直立於長方形平面板座上。
昂首,耳上聳,雙目遠視,張口,頸上有鬃,膘肥臀圓,尾下垂。背上置鞍,鞍兩側下垂一革帶,結於腹下,鞍後絡一皮帶,頭部轡飾俱全,身施藍色釉,薄厚不勻,鞍施白色釉,三蹄露胎無釉。驢頸前伸,張口做嘶鳴狀。造型生動,比例勻稱,形態逼真,是非常
珍貴的藝術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