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釉陶器

鉛釉陶器早在中國商、周時期就已發明,它以鉛的化合物作為基本助熔劑,大約在攝氏700度左右開始熔融,因此是一 種低溫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鉛釉陶器
  • 所屬年代:商、周時期
  • 基本助熔劑:鉛的化合物
  • 熔融溫度:攝氏700度左右
簡介,影響,

簡介

鉛釉陶器早在中國商、周時期就已發明,它以鉛的化合物作為基本助熔劑,大約在攝氏700度左右開始熔融,因此是一 種低溫釉。鉛不僅可以降低釉的熔點,還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它的主要色劑是銅和鐵,在氧化氣氛中燒成,其顏色以綠色最 多,常見的有深綠、淺綠、翠綠、黃綠等,此外還有黃、黑、褐等顏色。這種呈美麗綠色的鉛釉陶,釉面淸澈透明,光滑滋潤,是陶瓷發展史上一枝奪目的花朵。鉛釉陶常見的器皿有鼎、盒、壺、穀倉、陶樓、水碓、動物等隨葬物。
在出土的鉛釉陶器表面,常泛有一層銀白色的金屬光澤,這是由於年代久遠,埋在地下的釉陶在水和大氣的作用下產生的變化,人們稱之為“鋃釉”。

影響

它是陶瓷工藝發展史上的傑出成就之一。據考證,最早的鉛釉陶是在漢代的關中地區出現的,並很快在全國各地流行開來。
正是由於漢代低溫色釉的發明和推廣,為後來各種不同色調的低溫釉的出現奠定了基礎,極大地豐富了陶譯裝飾手段,以至後來北朝釉陶製作的復興和唐三彩的出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