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酈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秀美,用作姓。“酈”的寫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發展演變過程。本作“麗”,秀美也。先祖活動於藍田山區,樹木茂盛、景色秀美,故名麗山。後加“鹿”,成為形聲字。又因山勢逶迤,遠望宛如一匹駿馬,加上“馬”旁,稱為“驪山”。

隨著簡化字的推行,繁體“酈”通簡化為“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酈
  • 拼音:lì
  • 部首:阝
  • 總筆畫:9
  • 繁體字:酈
編碼信息,字形演變,漢字釋義,古籍解釋,

編碼信息

酈 lì
現代漢語詞典裡面,只做姓氏
部首:阝
部外筆畫:7
總筆畫:9
五筆86:GMYB
五筆98:GMYB
倉頡:MBNL
筆順編號:125425452
筆順讀寫:橫、豎、橫折鉤、點、豎、橫折鉤、點、橫撇彎鉤、豎
四角號碼:172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0E6
[ 首尾分解查字 ]:麗 阝(lì;ěr)
[ 漢字部件構造 ]:一冂丶冂丶阝

字形演變

根據《酈姓淵源·姓氏圖騰》記載,“酈”這個姓氏的寫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其發展演變過程的:
篆體酈字篆體酈字
1、酈,本作“麗”,秀美也。先祖活動於藍田山區(今陝西臨潼東南),樹木茂盛、景色秀美,故名麗山。
2、後加“鹿”,成為形聲字。鹿形麗聲,鹿,成對並駕。麗,本義是成群成對、結伴而行,這跟原始石器時代人們山中狩獵有關。
3、又因山勢逶迤,遠望宛如一匹青黑色的駿馬,一個家族的輾轉遷徙,也必須藉助於駿馬。加上“馬”旁,稱為“驪山”,既能表達山嶺的形態,又能表現這個部落的遷徙過程。驪,麗聲,意為馬青黑色。
4、西周時期,驪戎部落的首領驪連,活動於麗山,在山腳下所建之城池,右側加“邑”,成為“酈”。
5、共和國時代,隨著簡化字的推行,“酈”簡化為“酈”。也有寫作“鉤刀酈”的,不是規範漢字。
縱觀這個部落的發展歷程,商代中期稱為“麗”,商末周初成為“驪”,西周時期成為“酈”,都是跟生存環境密不可分的。隨著這個部落的不斷遷移,留居原地的稱為“麗”,遷居別處的稱為“驪”,建築城池的稱為“酈”,最終“酈”成為這個部落的主流姓氏。如今,“酈”簡化為“酈”,但是這個字的發展過程,我們不能忘記的。
如果要考慮酈姓圖騰,還應當配上青黑色的駿馬,才能體現酈姓家族的發展過程。

漢字釋義

姓氏
〈名〉
漢語大字典解釋
[①][lí]
[《廣韻》呂支切,平支,來。]
“酈1”的繁體字。
春秋時魯地名。
[②][lì]
[《廣韻》郎擊切,入錫,來。]
“酈2”的繁體字。
姓。漢有酈食其。
[③][zhí]
[《集韻》直炙切,入?,澄。]
“酈3”的繁體字。
古縣名。秦置。故地在今河南南陽西北。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𠀤音麗。地名。《春秋·僖元年》敗莒於酈。《注》魯地。
《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𠀤音歷。亦地名。《前漢·高帝紀》偕攻析、酈,皆降。《注》酈,卽菊潭縣。《地理志》屬南陽鄧州內鄕縣。
姓也。《前漢·高帝紀》酈食其為里監門。《注》音歷異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