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和航海圖
- 概述:明代航海圖籍。原名
- 內容:該圖製作於鄭和第六次下西洋
- 針路航線:太倉港口開船,用丹乙針
明代航海圖籍。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後人多簡稱為《鄭和航海圖》。該圖是對於鄭和下西洋航路的記錄,約成於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
航海圖 (Nautical chart) 直接用於艦船航線設計、定位導航和系泊,保證航行安全的海圖。按其使用性質是專用海圖,但它是最先發展起來的,套用最廣數量最多的一類海圖,...
造船業的發達,羅盤的使用,航海經驗的積累,大批航海水手的養成,航海知識的增加(明太祖於1389年編制的《大明混一圖》就是實例),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條件。...
明代《海道經》中保存了一卷據元人底稿而繪成的《海道指南圖》,這是迄今所能見到的中國當代航海圖中最早的一幅。到了明初,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古代先進航海...
明代,航海圖的繪製已有很大的進步,具有很高的水平,不僅沿海地區,海外遠洋地區也有掌握,最典型的是明人茅元儀所輯《武備志》卷二百四十附圖上所載的《鄭和航海圖...
《圖說鄭和下西洋》是2010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令彥,仲紅。...... 圖說鄭和下西洋內容簡介 編輯 15世紀初,中國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與他浩大的寶...
到了明初,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古代先進航海科學技術之集大成。鄭和航海術,主要記錄在《鄭和航海圖》中。該圖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是...
航海通告(notice to mariners;NM)指報導海區航標、障礙物等變化情況及航海圖書...《鄭和航海圖》中就附有《過洋牽星圖》,記錄在印度洋地區的牽星航海。 對信...
英國皇家海軍退役指揮官、業餘歷史學家、雲南大學客座教授暨雲南省鄭和研究會顧問加文·孟席斯用新的論據再次證明:中國明朝初年七下西洋的大航海家、雲南昆陽回族人...
1405~1433年,明永樂至宣德年間,中國航海史中出現了一個高峰,那就是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 明朝建立初期,曾施行過“海禁”,與海外交往稀少。明成祖朱棣政權...
明初國力強盛,擁有先進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鄭和船隊陣容龐大、海船性能優良,具備遠航美洲能力。而且,在中國的一些古藉上提到鄭和船隊曾到達“去中國絕遠”的地方...
第三章 大明海運圖與鄭和航海圖大明的航海夢最早的海運專圖——《海道指南圖》明代複議海運的藍圖——《新河海運圖》懷念前朝的海運盛景——《三才圖會·海運圖...
明《鄭和航海圖》即標有此島,名蒲胎山。位於港島東南方,面積3.55平方公里,為該群島中最大島。行政劃分屬離島區。島形北半部略圓,南半部則有數山咀及地岬...
《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著番圖》),原載明原載。《鄭和航海圖》又稱《茅坤圖》(MaoKunmap)。《武備志》成書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而所收入的《...
歷史上正式以“大陳山”為名的,最早見《鄭和航海圖》記載。此後,大陳在500年風雲大跌盪中歷經巔簸。明代16世紀中葉,大陳島為海上抗倭戰場之一,嘉靖三十四年(...
此外,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海圖亦出自鄭和船隊之手,其中流傳至今的有茅元儀《武備志》中收錄的《鄭和航海圖》。鄭和探索了東南亞與南亞的大部分地區,如交趾支那、馬六甲...
著名航海家鄭和等率領數十萬人馬,分乘幾十艘巨艦,橫越南海航線,出使西洋各國,遠達西亞和東非 [33] ;在《鄭和航海圖》中標繪的“石塘”和“萬生石塘嶼”,為今...
石星石塘(中沙群島)、石塘(西沙群島)、萬生石塘嶼(南沙群島) 明茅元儀《武備志》、《鄭和航海圖》 [31] 南海諸島(西沙群島) 清初徐葆芬《中山傳信錄·皇朝...
概括方面 海洋、陸地、島嶼等 套用範圍 行政、軍事、航海、氣象觀測等 地圖簡介 世界地圖是描繪整個地球表面的地圖,使用地圖投影方式繪畫,在平面上用記號、圖形和...
鄭和(1371 或1375~1433或1435) 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已能綜合使用陸標導航、羅經指向、天文定位、計程、計時等技術, 留下了著名的《鄭和航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