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人物簡介,詳細內容,參加戰役,徐州會戰,滕縣保衛戰,中彈殉國,台兒莊戰役,相關戰役,簡介,戰前形勢,戰役經過,結果,意義,
基本信息
姓名:鄒慕陶
性別:男
生辰:1893/01/01
忌日:1938/08/17
國籍:中國
籍貫:四川省儀隴縣
宗教:無
職業:陸軍少將
人物簡介
鄒慕陶(1893-1938)號紹孟。四川儀隴縣人。陸軍第41軍124師師參謀長。三月十七日奉令于山東滕縣阻敵。激戰時中彈殉國。國民政府追贈陸軍少將。年四十五。
詳細內容
鄒慕陶(1893-1938)抗日高級將領、陸軍第41軍124師師參謀長、陸軍少將。
鄒慕陶,號紹孟。四川省儀隴縣人。陸軍第41軍124師師參謀長。3月17日奉令于山東滕縣阻敵。激戰的時候中彈殉國。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少將。
鄒慕陶於1938年3月17日與日軍作戰壯烈犧牲,時年45歲。
參加戰役
徐州會戰
1937年底,日軍攻陷南京後,為打通津浦鐵路,連通南北戰場,先後調集8個師團、2個支隊共24萬餘兵力,在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和華北派遣軍司令官寺內壽一指揮下,企圖南北夾擊,攻占地處蘇、魯、豫、皖交界的戰略要地---徐州。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奉命帥孫連仲第2集團軍、湯恩伯第20軍團、李品仙第11集團軍、廖磊第21集團軍、于學忠第51軍、張自忠第59軍、孫振第22集團軍、韓復榘第3集團軍,共27個師30餘萬兵力,部署於徐州以北及淮河沿岸,抗擊南北進犯日軍,並尋機與日軍在徐州地區決戰.。
滕縣保衛戰
台兒莊,位於蘇魯交界,橫跨運河兩岸,北連津浦路,南接隴海線,為徐州的北大門。1938年3月20日,日軍第10師團瀨谷支隊在攻陷騰縣、臨城等地之後,不顧第5師團受阻於臨沂,決定孤軍深入,向台兒莊突進。第五戰區抓住戰機,迅速調整兵力部署,命孫連仲部3個師負責正面阻擊;湯恩伯部讓開津浦路正面,轉入雲谷山區,待日軍鑽入口袋後合圍進擊。1938年3月24日,蔣中正親臨徐州視察戰事,並留下隨行的副參謀總長白崇禧、作戰廳長劉斐等人協助李宗仁策劃作戰。1938年3月23日,負責誘敵的第2集團軍池峰城第31師劉蘭齋連長率騎兵在台兒莊以北康莊地區與日軍接戰,隨後佯敗,日軍緊追不捨,先頭部隊於黃昏到達台兒莊附近。
中彈殉國
台兒莊戰役
1938年24日,日軍在飛機、大炮、坦克掩護下,向台兒莊守軍發起攻擊,被池峰城所部擊退。1938年3月25-26日,日軍連續增兵,1938年3月27日,日軍在坦克掩護下突入城內,與守軍展開激烈的巷戰。1938年3月28日,日軍集中兵力在重炮與30餘輛坦克掩護下,與突入城內的日軍協同作戰,莊內守軍第31師經4天激戰,傷亡2800餘人,所有勤雜人員全部參加戰鬥,與日軍展開慘烈的肉搏戰,同日,湯恩伯第20軍團關麟征第52軍、王仲廉第85軍在外線向棗莊、嶧縣日軍側背攻擊。1938年3月29日,日軍第2軍司令官西尾壽造為避免台兒莊日軍被圍殲,命第5師團坂本支隊暫停攻擊臨沂、以及瀨谷支隊主力全力增援台兒莊,同日,蔣中正下達死守台兒莊的命令。1938年3月30日,日軍主力推進到台兒莊附近,莊內日軍得到訊息,全力向莊外擴張,孫連仲命第30師176團入莊增援,與第31師並肩作戰,遏止日軍擴張勢頭。1938年3月31日,增援日軍與我第2集團軍仍在莊外激戰,日軍毫無進展,師團長磯谷廉介急調駐濟寧日軍增援。1938年4月1日,命第27、第30師組織敢死隊夜襲莊內日軍,經激烈肉搏後,奪回部分街區。自1938年4月1日起,增援日軍在莊外連續發起進攻,遭到我阻擊部隊頑強抗擊,日軍第10聯隊在內部刊物《戰鬥詳報》1938年4月2日記載:“敵軍27師第80旅自昨日以來之戰鬥精神,其決死勇戰氣概,無愧於蔣介石極大的信任。憑藉散兵壕,全部守兵頑強抵抗直到最後。宜哉,此敵於狹窄的散兵壕內,重疊相枕,力戰而死之狀,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將為之感嘆。曾使翻譯勸其投降,應者絕無。屍山血河,非獨皇軍所特有。不識他人,徒自安於自我陶醉,為皇軍計,更應以此為慎戒。本日作戰,我軍傷亡將校以下66名,敵遺屍約250具”。1938年4月3日,台兒莊內日軍得知增援部隊已到莊外,在城內加強攻勢,欲裡應外合,奪取全莊。此時,城內守軍已傷亡七成,全莊3/4被日軍占領。日軍一方面對媒體宣布已經占領台兒莊,一方面調集重炮、坦克瘋狂衝擊,企圖完全拿下台兒莊。我第2集團軍腹背受敵,面臨全軍覆沒危險,李宗仁在回憶錄中寫道:孫總司令要求與我直接通話。連仲說:“報告長官,第2集團軍已傷亡之7/10,敵人火力太強,攻勢過猛,但是我們把敵人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可否請長官答應暫時撤退到運河南岸,好讓第二集團軍留點種子,也是長官的大恩大德。”在接到李宗仁堅守的命令後……連仲知我態度堅決,便說:“好吧,長官,我絕對服從命令,整個集團軍打完為止!”孫連仲隨即親自到台兒莊內督戰,堅守最後據點的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運河浮橋,組織敢死隊,於1938年4月5日深夜趁日軍疲憊之際,發起突襲,一鼓作氣,奪回台兒莊大部分街區。湯恩伯1938年4月5日12時接到蔣中正進攻的命令後立即部署,命令所部主力向台兒莊攻擊前進。此時,台兒莊日軍與後方聯繫已被完全切斷,陷入困境。1938年4月6日,國軍發起全線反擊,一舉消滅瀨谷支隊大部、坂本支隊一部,殘敵拚死突出重圍,向棗莊一帶潰退。而莊內日軍至7日晨被全殲。
台兒莊戰役,歷時半月,我軍傷亡19500人,殺傷日軍11974人,繳獲步槍近萬支,機槍913挺,大炮127門,擊落敵機3架。這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第一次大捷,一掃南京淪陷以來國人心頭的陰霾,震驚中外。
相關戰役
簡介
台兒莊大捷,又稱台兒莊戰役,台兒莊會戰和血戰台兒莊。此次大捷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後,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勝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消滅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同時,也有數萬華夏英雄兒女為國捐軀。戰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孫連仲、張自忠、仵德厚、田鎮南、關麟征、池峰城、王銘章等抗日名將火線指揮。電影《血戰台兒莊》全面地反映了中國軍隊的全面抗戰。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台兒莊大戰紀念館”及戰場舊址可供參觀、憑弔。
台兒莊大捷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次重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中國軍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日本侵略軍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繼占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畫,連貫南北戰場,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
台兒莊大捷是抗戰爆發後中國在正面戰場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在歷時半個多月的激戰中,國民黨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參戰部隊40萬人,傷亡失蹤近3萬人。但也取得了重大戰果,殲滅日軍1萬餘人。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必勝信心,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戰前形勢
李宗仁剛抵徐州之時,正是上海新敗之際。大家感到,中國軍隊在京滬線上陳兵百萬,尚難保淞滬,今敵軍挾新勝之威,南北兩路向徐州而來,李宗仁以十餘萬雜牌軍與之周旋,真如“螳臂擋車”。徐州城內人心惶惶,市面蕭條,形同死城。為了安定人心,李宗仁每日清晨或午後,都要騎馬到城內主要街道巡視一番。“心情雖極沉重,而態度故作悠閒”。可見,當時李宗仁的日子的確不好過。世人都以不同心情猜測著由他領導的這支雜牌軍,在勢頭正盛的虎狼之師的圍攻下的可能結局。
戰役經過
1、抗日戰爭之戰略防禦階段--從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戰的序幕。當時,日本侵略者把國民黨作為主要作戰對象,所以由國民黨軍擔負的正面戰場是抗擊日軍進攻的主要戰場。在全國抗戰初期,國民黨表現了一定的抗日積極性,先後進行了平津會戰、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等重要戰役,並取得了台兒莊戰役的勝利,阻滯了日軍的推進,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
但是,由於國民黨在政治上實行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的片面抗戰路線,在軍事上則採取單純防禦的戰略方針,所以,儘管國民黨軍隊的許多官兵對日軍的進攻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戰場的戰局仍非常不利,先後丟失了華北、華中的大片領土,國民政府亦遷都重慶。
中的地位問題,批判和克服王明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保證抗日戰爭的勝利進行。在此階段,日本的侵華方針有重大變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打擊在敵後戰場的八路軍與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方針。日本侵略軍集中大部分兵力和幾乎全部偽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殘酷的“大掃蕩”。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艱苦的鬥爭,堅決地進行反“掃蕩”和反“蠶食”鬥爭,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
在日本政府的誘降下,國民政府內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公開的投降。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組織偽軍,協同日本侵略軍進攻抗日根據地。同時,國民黨反共傾向也日漸增長,蔣介石採取“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圖消滅共產黨與敵後抗日根據地。
至1943年12月,日軍在兵力嚴重不足情況下,被迫收縮戰線,華北方面軍停止向抗日根據地進攻。
2、抗日戰爭之戰略相持階段--從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
隨著戰局的擴大,戰線的延長和長期戰爭的消耗,日軍的財力、物力、兵力嚴重不足,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展和抗日根據地的擴大,使日軍在其占領區內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線和一些大城市,廣大農村均控制在以八路軍、新四軍為主的中國軍隊手中。
1938年9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六屆六中全會,毛澤東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問題,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堅持了獨立自主的原則,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進行。在此階段,日本的侵華方針有了重大變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打擊在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日本侵略軍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幾乎全部偽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大掃蕩”。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了艱苦的鬥爭,堅決地進行反“掃蕩”、反“蠶食”鬥爭,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
在日本政府的誘降下,國民政府內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公開投降。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偽國民政府,組織偽軍,協同日本侵略軍進攻抗日根據地。同時,國民黨的反共傾向也日漸增長,蔣介石採取“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圖消滅共產黨和敵後抗日根據地。
至1943年12月,日軍在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被迫收縮戰線,華北方面軍停止向抗日根據地的進攻。
3、抗日戰爭之戰略反攻階段--從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
1945年5月,蘇軍攻克柏林,德軍正式向盟軍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爭宣告結束。1945年8月,美國軍隊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作戰勝利,逼近日本本土。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了兩顆核子彈。
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要求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在一切可能的條件下,對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
結果
1945年4月6日,李宗仁趕赴台兒莊附近,親自指揮全線總攻。中國軍隊全線出擊,殺聲震天。敵軍已成強弩之末,彈藥汽油用完,機動車輛多數被擊毀,其餘也因缺乏汽油陷於癱瘓,日軍狼狽逃竄。日軍瀨谷支隊力戰不支,炸掉不易搬動的物資,向嶧縣潰逃。中國軍隊乘勝追擊,敵除瀨谷支隊殘部數千人逃掉外,其餘全部被殲。一直防守的孫連仲部,聽說反擊,神情振發,命令一下,殺聲震天。李宗仁命令部隊猛追,敵兵遺屍遍野,各種輜重到處皆是,磯谷本人率殘部拚命突圍。中國守軍開始在台兒莊內肅清殘敵。
李宗仁在1945年4月7日下令所有參戰的中國軍隊,抓住日軍潰退的戰機,全力反擊掃蕩。一時之間在魯南地區,中國軍隊是四面合擊,日軍是拚命地奔逃,日軍死亡的人數超過16000人,是日軍自明治維新以來,在戰場上最大的一場敗仗。
台兒莊一戰,中國投入兵力20多個師計12萬人,其中台兒莊方面6萬人;日軍投入2個師8個團約3萬人,其中台兒莊方向7個團。中國軍隊擊敗日軍第5、第10兩個精銳師團,以損失近2萬人為代價,取得殲敵萬餘人的戰果,日軍損失坦克30餘輛,火炮70餘門、坦克40餘輛、機槍數百挺、步槍萬餘枝。並繳獲了大量武器及其他軍用物資。此役是抗戰初期繼平型關大捷後中國取得的又一次重大勝利。也是抗戰以來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
意義
(一)台兒莊戰役的結局,這是日軍一次戰役進攻中的敗退。這在日軍侵華戰爭以來尚屬首次。在日軍來說,這不僅是在兵力數量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折。“大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了。日軍《步兵第10聯隊戰鬥詳報》載“不識他人,徒自安於自我陶醉,為國軍計,更應以此為慎戒”。
(二)台兒莊戰役的勝利,在政治上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鼓舞了抗日軍隊的士氣,用勝利的事實證明了“亡國論”是沒有根據的。
(三)台兒莊戰役的勝利,改變了國際上對中日戰爭前途的看法。抗戰爆發以來,國際上對中國抗戰的前途大多抱悲觀的看法。台兒莊戰役勝利的訊息傳出,有的國家甚至不敢相信。1938年4月9日路透社電訊說;“英軍事當局對於中國津浦線之戰局極為注意,最國中國軍隊獲勝之訊息傳來,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現在證明日軍潰敗之訊確為事實。”所以,英讚揚此戰勝利的評論。顯然,這次勝利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並為爭取外援增強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