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威王和鄒忌進行政治改革,接受臣下意見,注意選拔人才,除去不稱職的奸吏,獎勵得力的將領和官吏,其目的是在鞏固統治秩序的同時,謀求國家的富強,這自然也有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因而經過一番改革,齊國在政治、經濟上都有了新氣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忌變法
- 外文名:Zou Ji reform
- 所處時期:戰國時期
- 地點:齊國
- 發起人:鄒忌
人物簡介,變法概述,
人物簡介
鄒忌(約前385-前319),戰國時齊國大臣。《史記》作騶忌子,齊人。田齊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那個公子小白,是田氏代齊之後的齊國君主)時就任大臣,威王時為相,封於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號成侯。後又事齊宣王。齊威王立志改革,思賢若渴。鄒忌鼓琴自薦,被任為相國,封於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稱成侯。勸說威王獎勵群臣吏民進諫,主張修訂法律,監督官吏,嚴明賞罰,並選薦得力大臣堅守四境。曾獻計圍魏救趙,取得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之戰的勝利。鄒忌推行的改革,使齊國國力漸強。鄒忌還以相貌著稱,品德也十分的受人誇讚。
變法概述
公元前357年,齊威王即位。不久,鄒忌就“以鼓琴見威王”,用“鼓琴”的節奏來說明“治國家而弭(安定)人民”的道理。他認為,君好比琴上的大弦,彈起來“濁以春溫”;相好比琴上的小弦,彈起來“廉折以清”;政令好比彈起來“攫之深而舍(釋)之愉(舒)”。彈得“大小相益”、“復而不亂”,琴音就協調好聽,“治國家而弭人民”是同樣的道理。齊威王很賞識他,三個月後就授給相印。
鄒忌推行法家政策
從齊威王的父親齊桓公開始,齊國在國都臨淄西邊稷門外的稷下地方,設立學宮,招徠各派學者前來著書立說,議論政治,稱為“稷下先生”,也稱為博士。稷下先生中有個叫淳于髡的,是家奴性質的贅婿出身,是個進步的思想家,曾經兩次當面指責儒家孟軻,認為魯繆公重用儒家而弄得國家削弱,說明儒家“無益於國”,像儒家那樣“為其事而無其功者”,就算不得“賢者”(《孟子·告子下篇》)。這時淳于髡用“微言”進說鄒忌,使得鄒忌決定了下列的策略:對於國君,“請謹毋離前”,“請謹事左右”;對於人民,“請自附於萬民”;對於臣下,“請謹擇君子,毋雜小人其間”,“請謹修法律而督奸吏”(《史記·田仲敬完世家》)。
這些主張順從國君行事,主張選擇“君子”擔任官吏而防止“小人”混雜,主張修訂法律而監督清除奸吏,都是法家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