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民居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一本介紹村落民俗的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鄉土民居
- 作者:李秋香
-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8月1日
- 頁數:290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530652540, 9787530652541
- 語種:簡體中文
鄉土民居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一本介紹村落民俗的書。
民居是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環境。由於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樣式和風格也不相同。鄉土民居地域性文化形成的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它既受制於村落當地多元的民眾生活方式和生產習俗,也拘囿於當地多樣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海洋文化、草原文化、...
首先,從地域上講,鄉土建築是在鄉村的,有別於城市建築是與生產生活相關的建築;其次,從時間上講,它形成於封建家長制社會時代及手工業農牧業時代,即傳統的;再次,從使用功能上講,它包括民居建築、宗祠、書院、牌坊、廊橋等。概括為以下三點:1.它處於農村,處於穩定的農業或牧業地區;2.它形成於封建家長制...
鄉土民居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一本介紹村落民俗的書。內容簡介 一座宗祠,只有放在宗祠、分祠、私己廳、香火堂、祖屋這個為敬宗睦族而設的建築系列中才能更好地認識;只有把這個系列放在聚落中特定的地點上,並找到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才能更好地認識;只有把它們和宗支房派的住宅的分布狀態聯繫起來,才能更...
柴村鄉土建築位於江山市峽口鎮柴村,該村以柴姓居多,建築的建造年代從明延續至中華民國時期,為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新發現。柴村鄉土建築現存建築34處,有大廳1處、古井3口、古橋1座、民居28處。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價值的為柴氏大廳、八角井、柴氏宅及30號柴氏宅,保存情況均較好,柴氏大廳建於明代,坐...
占地約550平方米,門廳、正廳三開間,戲台雕飾較精細。張思村鄉土建築的單體台門建築大部分規模不大,布局簡潔,但少有改造,原真性較好:常於門台、石窗等處表現豐富、精緻的傳統地方文化,大部分建築建造年代可考,從清中期至民國,時代序列較清晰,對研究天台當地傳統民居的發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培田古民居是迄今南方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之一。位於福建省連城縣西部,距縣城40公里,面積13.412平方公里。這個客家小山村擁有30餘幢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個書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條千米古街,因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而聞名。培田的建築風格迥異於永定土樓,相較於永定土樓的封閉和堅固,培田民居則...
河陽村鄉土建築為元代第十七世竹友公重新規劃“一溪二坑”“四縱五橫”棋盤式格局,150餘米長中軸線的河陽中街,分別坐落著1500多間古民居、16處宗祠、1處古橋樑、多口古井、石碑、古墓、旗桿石、寺廟等。河陽村鄉土建築是研究血緣村落選址、規劃、建設、管理以及鄉土建築、宗族禮制、風俗文化的重要實例,具有較高...
民居建築包括45處,其中明代1處、清代33處,民國11處。民居採用單面坡或人字梁架形式、單檐硬山頂前出廊結構等建築工藝。青城古民居集民居建築、公共建築、宗教建築為一體,構成一個有機系統,是中國傳統社會形態的實物證據,對研究地方鄉土建築具有獨特科學價值。2013年3月5日,青城古民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這些就地取用的材料,既經濟節約,又與環境十分協調,相映成趣,鄉土氣息格外濃郁。呈現出一種相互的質感美、自然美。建築特徵 川西民居,它不同於北京之貴、西北之硬、嶺南之富、江南之秀,自有其樸實飄逸的風格。首先,它體現在住宅布局中的開敞自由。傳統民居建築特徵是以庭院式為主要形式,基本組合單位是“院”...
碗窯村鄉土建築位於蒼南縣橋墩鎮碗窯村,面積約0.2平方公里,地處玉蒼山南麓雷石湖和車水貢之間的坡地,村莊依山傍水,沿山勢山澗而築,構思巧妙,錯落有序。因盛產高齡土,村落以陶瓷燒制業為主,故村名由此而來。古村落由傳統民居、廟宇、祠堂、作坊、水渠、龍窯、古窯址和山水樹木等自然景觀組成,現傳統民居尚存...
下梅古民居,是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地的組成部分,它距國家旅遊度假區僅8公里。下梅古村位於武夷山市區東南十二公里處,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明清風格的古民居集磚雕、石雕、木雕藝術為一體,外觀古樸,鄉土氣息濃郁,形成別具特色的建築群,900多米的人工運河穿村而過,沿河兩河建有涼亭闌桿美人靠,古街、古井、...
《當代鄉土民居形態演化的自生機制及介入控制理論研究》是依託昆明理工大學,由吳志宏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當代鄉土環境中大量性自主建造使用、處於深刻變遷的普通民居,對人居環境具有巨大的影響。其演變規律既與傳統民居的自生成相似又不相同,放任發展或強加控制均會造成不良後果。研究將當代民居形態...
從外觀來看,多進院落中的這幾戶人家更像是一個密不可分的大家族,而在內里他們又都有各自的生活秩序和空間,海南民居外封閉內開敞的特點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其代表作品,當數會文鎮的十八行村古建築群。文昌壁畫 文昌的人民喜歡比較住宅的裝飾,歷來建造房屋都有繪製壁畫的習俗。壁畫取材廣泛且鄉土氣息濃郁,二...
《鄉土民居加固修復技術與示範》是2018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鐵鋼。內容簡介 2015年以來,作者回響國家精準扶貧戰略號召,通過實際走訪調查,提出了“農村危改仍然是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從過去主要採用新建模式儘快轉變為加固維修模式”等系列建議,並且身體力行,率先在甘肅省定西市指導鄉土民居...
東垟現存古民居有三片,一為新厝下民居,二為西村民居,三為門樓外民居。東垟林氏一世祖林建(唐天柘二年(905)內閣長史)原籍福建莆田,後為避亂於後唐同光三年(925)遷居泰順筱村東奧(新樓)。宋建隆二年(961)再遷泗溪上段(後池)。林建從莆田遷徙筱村東奧時共捷有六子,後來除第六子頃隨父從東奧遷往泗溪...
《蘇南鄉土民居傳統營造技藝》是2016年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在大量實地調研和匠師訪談基礎之上,有代表性地選擇蘇州西山地區與無錫周新鎮為主要研究樣本,對蘇南傳統建築技藝進行了細緻的記錄、整理、分析和比較研究。全書共分五章,主要包括蘇南地區鄉土民居調研狀況分析、布局特徵特色研究、蘇南地區鄉土民居營造...
小地古民居,位於浙江省景寧縣沙灣鎮小地行政村境內。小地古民居為該村葉氏開基祖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屬於穿斗抬梁式木結構鄉土建築。【景點簡介】整個建築為一進七開間兩廂房,,,面闊36米,。屋頂陰陽合瓦,用勾頭滴水。正堂闌額橫匾書“守正不阿”,系生員葉榮華所立。橫樑馬腿雕鏤牡丹、松鼠等奇花異...
寺平村鄉土建築始建於明代初期。明、清、民國時期,寺平村鄉土建築均有修建。建築格局 寺平村鄉土建築,整個村落坐東朝西,背山臨溪,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主要鄉土建築有壇廟祠堂6座:其順堂、百順堂、敦睦堂、崇德堂、立本堂、崇厚堂。宅第民居16座:戴正基民宅、戴康福民宅、戴有昌民宅、戴世發民宅、五...
《基於文化地理學的廣東鄉土民居形態及其演進機制研究》是依託華南理工大學,由陶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以往的鄉土民居建築研究,多關注核心文化圈層中的典型樣本,缺少從時空角度進行的類型普查與分析,導致對邊緣文化圈層中民居的形態、形成機制,及其與核心文化圈層的差異格局研究不足。本項目對...
蔡屋圍位於惠東縣多祝鎮多祝社區老城區東片,蔡屋圍古建築為典型的水磨青磚牆或花崗岩基腳,麻石或河卵石街道,鑊耳式風火山牆為特徵的廣府和客家鄉土院落。民居一般為一層三間兩廊,有的是兩層或三層的鑊耳大屋,其耳山牆由實用性轉變為強調裝飾和風水的觀念,山牆高大,“鑊耳”往往成為建築中的精華。肇慶 高要區思...
圍龍屋是一種極具嶺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布局情況 圍龍屋是客家民居建築的風格和形式之一,客家居民建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
開平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6]設計者或工匠按照主人自己的意願選取不同的外國建築式樣和建築要素糅合在一起,自成一體,這些不同風格流派的建築元素在碉樓中和諧共處。 [7] 開平碉樓...
陝北的窯洞是依山勢開鑿出來的這樣一個拱頂的窯洞。由於黃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質,而拱頂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頂要好,所以窯洞一般都是採取拱頂的方式來保證了它的穩固性。陝北取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作民居,有冬暖夏涼的優點。窯洞民居可分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種。地坑式窯洞在地面...
絞圈房子,是長江口南岸地區的一種特色民居,是一種圍圈而造的住房式樣。有300餘年歷史(部分更早),這種民居形式到民國初年還有一定的發展。民居簡介 絞圈房(方言讀音一般為[kɔ]),顧名思義,就是絞圈而建,四面(或三面)有房,左右對稱。房子一到三埭,居中大門是“牆門間”,左右各造一到三間正屋。
窯洞居是舊石器時代洞穴居的直接翻版,是獨特的民居形式,具有濃厚的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窯洞居亦稱之為橫穴居。或認為中原地區的黃土階地斷崖,為橫穴的製作提供了理想的地段,橫穴是通過掏挖而形成的空間,本身無須複雜的建築技術,容易製作,且可保持黃土的自然結構,比較牢固安全,它不但能滿足遮風避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