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自治旗

鄂溫克族自治旗

鄂溫克族自治旗是中國三個少數民族自治旗之一,是鄂溫克民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鄂溫克族自治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大興安嶺西側、呼倫貝爾大草原東南部。全旗除北部偏東地區外,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溫度在零下2.4℃~零上2.2℃之間。自治旗以鄂溫克族為主體,由蒙古、漢、達斡爾等20多個民族組成,土地總面積19111平方公里。2016年全旗轄4鎮1鄉5個蘇木牧區的所有鄉鎮蘇木共轄44個嘎查

2019年7月,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鄂溫克族自治旗
  • 外文名稱:Ewenki Autonomous Banner
  • 行政區類別:自治旗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 下轄地區:4鎮、1鄉、5蘇木
  • 政府駐地:巴彥托海鎮
  • 電話區號:0470
  • 郵政區碼:021100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東部
  • 面積:19111平方公里
  • 人口:143415人(2013年)
  • 方言:東北官話、鄂溫克語、達斡爾語、蒙古語(巴爾虎/布列亞特方言)
  •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 著名景點:維納河礦泉、巴彥胡碩旅遊區、紅花爾基森林公園等
  • 機場:海拉爾東山國際機場
  • 火車站大雁站伊敏站
  • 車牌代碼:蒙E
  • 特產:草原白蘑、花臉蘑、紫蘑、靈芝
  • 產業:畜牧業,煤電業
  • 地區生產總值:101.9億(2013年)
  • 工業總產值:109.6億(2013年)
  • 主要企業:神華大雁集團;華能伊敏煤電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人民生活,旅遊景點,節慶活動,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鄂溫克”為鄂溫克族人的自稱,意為“住在山林中的人”。
為在黑龍江中上游以北的廣大地區建立起鞏固的統治,皇太極於崇德四年至五年(1639—1640)發動了征服索倫部的戰爭,最終統一了索倫諸部,派軍隊在黑龍江北岸的索倫村屯駐守,將鄂溫克部落以氏族為單位編成佐,任命氏族酋長為章京(佐領),並規定了索倫部眾按時向盛京納貢的義務。每個鄂溫克男丁,都要交納貂皮一張作為貢賦。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清朝在黑龍江以北索倫部的廣大地區建立起有效的統治。
順治年間,鄂溫克人南遷到嫩江流域,理藩院任命達如漢布勒、扎木蘇等人為首領,授予副都統印信,直接管轄鄂溫克等族事宜。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將布特哈(滿語,意為打牲)的5個阿巴(圍場)和3個扎蘭(滿語,連或隊之意)的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壯丁規定了旗色,編成了布特哈八旗。同年,由布特哈遷來索倫(今稱鄂溫克)、厄魯特、巴爾虎、鄂倫春、達呼爾(今稱達斡爾)兵丁3000名,編入八旗,駐防呼倫貝爾,城址定於“海蘭兒(海拉爾)”,命名“呼倫貝爾城”。1743年(清乾隆八年),設定呼倫貝爾副都統銜總管。當代鄂溫克族自治旗地區隸屬於時黑龍江將軍呼倫貝爾副都統。1790年杜爾伯特太吉率三氏蒙古族厄魯特部遷錫尼河流域,也被編入索倫八旗。1928年建厄魯特旗。1917~1928年間蘇聯境內的部分蒙古族布利亞特部遷至伊敏河、錫尼河一帶,於1921年建布利亞特旗。
東北淪陷後,偽滿洲國撤黑龍江省。1932-1933年將索倫八旗、布利亞特旗、厄魯特旗合併建索倫旗,隸屬於興安北省。時索倫旗範圍包括當代鄂溫克族自治旗全境以及當代免渡河鎮、牙克石市市區、特尼河蘇木、海拉爾區建設街道和哈克鎮。1945年劃入呼倫貝爾自治省,1948年呼倫貝爾自治省改稱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1948年當代建設街道劃出,1949年當代特泥河蘇木劃出,1950年當代哈克鎮、牙克石市市區、免渡河鎮劃出。1958年8月1日改稱鄂溫克族自治旗,轄輝、伊敏、錫尼河東、錫尼河西、南屯(現巴彥托海鎮)、巴彥嵯崗6個蘇木(後改稱人民公社)和1個公私合營牧場。
1961年,由錫尼河東公社分出孟根楚魯公社,南屯公社分出巴彥塔拉公社。
1968年2月,自治旗革命委員會成立。1969年8月1日,鄂溫克族自治旗隨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管轄。
1973年,巴彥嵯崗人民公社分出大雁辦事處;1975年,改處為鎮,全旗轄1個鎮(大雁鎮)、8個人民公社(輝、伊敏、錫尼河東、錫尼河西、孟根楚魯、南屯、巴彥塔拉、巴彥嵯崗)和1個公私合營牧場。
1978年南屯人民公社改稱為巴彥托海人民公社。
1979年7月1日,隨呼倫貝爾盟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80年12月,撤銷旗革委會,恢復旗人民政府。
1980年,撤銷巴彥托海人民公社,改建巴彥托海鎮。同年12月,撤銷各公社革命委員會,恢復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全旗轄巴彥托海、大雁2個鎮和輝、伊敏、錫尼河東、錫尼河西、孟根楚魯、巴彥塔拉、巴彥嵯崗7個人民公社。
1984年,設立阿爾善諾爾蘇木,並成立蘇木籌備工作組。
1984年10月18日,撤銷巴彥塔拉人民公社,成立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撤銷孟根楚魯公社建置,恢復甦木建置,分別設立錫尼河東蘇木和孟根楚魯蘇木。同年10月25日,旗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宣布撤銷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建立鄉、鎮、蘇木人民政府。
1985年2月,籌建紅花爾基鎮,同年成立伊敏河辦事處。1986年12月1日,紅花爾基鎮人民政府成立。1988年4月,伊敏河鎮人民政府成立。
1988年5月27日,撤銷阿爾善諾爾蘇木籌備工作組,成立阿爾善諾爾蘇木人民政府。同年9月,旗人民政府將輝蘇木所轄烏日切希、額格都寶龍、伊拉拉塔3個嘎查劃歸阿爾善諾爾蘇木,並將阿爾善諾爾蘇木更名為北輝蘇木。
1990年6月,改大雁鎮為大雁礦區,全旗轄1區3鎮1鄉7個蘇木,即大雁礦區、巴彥托海鎮、伊敏河鎮、紅花爾基鎮、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伊敏蘇木、輝蘇木、北輝蘇木、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孟根楚魯蘇木、巴彥嵯崗蘇木。
通過1993年,1997年及之後的多次邊界檔案確定了與牙克石市、海拉爾、陳巴爾虎旗的邊界。東部舊北界49°15′37″廢止。
2001年4月,撤銷北輝蘇木,其區域併入輝蘇木;撤銷孟根楚魯蘇木,其區域併入錫尼河東蘇木。
2001年10月,呼倫貝爾盟撤盟設市,鄂溫克族自治旗由呼倫貝爾市管轄。
2005年,全旗轄1個礦區、3個鎮、1個民族鄉、5個蘇木,即大雁礦區、巴彥托海鎮、伊敏河鎮、紅花爾基鎮、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伊敏蘇木、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輝蘇木、巴彥嵯崗蘇木。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為巴彥托海鎮。
2006年,合併大雁礦區和巴彥嵯崗蘇木為巴雁鎮,錫尼河東蘇木和錫尼河西蘇木為錫尼河鎮;紅花爾基鎮併入伊敏蘇木。全旗轄4鎮1鄉2蘇木,即巴彥托海鎮、巴雁鎮、伊敏河鎮、錫尼河鎮、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輝蘇木、伊敏蘇木。
2010年,伊敏蘇木分出紅花爾基鎮。
2011年5月,巴雁鎮分設大雁鎮和巴彥嵯崗蘇木,錫尼河鎮分設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鄂溫克族自治旗地處偉大中國的東北邊疆、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大草原東南部。地理坐標東經118°48'02"一121°09'25",北緯47°32'50"一49°17′37″。全境東西寬173.25千米,南北長187.75千米。鄂溫克族自治旗總面積19111平方千米,占呼倫貝爾市總面積的7.39%。
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托海鎮

地質地貌

自治旗位於大興安嶺山地西北坡,處於大興安嶺山地向呼倫貝爾高平原過渡地段,屬高原型地貌區。境內中山、低山、丘陵、高平原地貌自然融為一體,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東南部山地屬中山、低山地貌,山體走向多為北東向,最高海拔1706.6米,我國著名的大興安嶺山脈經過此處。中部為中山、低山丘陵地貌,是山地向高平原過渡地帶,低山和丘陵相間分布,海拔為800-1000米,山頂和丘崗比較平坦,谷地比較開闊,河網密布,水源比較豐富。低山丘陵以西,是呼倫貝爾高平原的一部分,地面開闊平坦,稍有波狀起伏,河流少、河水比較淺,河床寬淺曲折,形成開闊的河漫灘和河谷窪地。最低點位於旗政府所在地巴彥托海鎮北河谷地帶,海拔602米。

氣候

鄂溫克族自治旗地處中高緯度,全旗大部屬中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北部偏東地區屬中溫帶季風性森林草原氣候。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多風,季平均氣溫-20℃;夏季溫和短促,降水較集中,季平均氣溫19.7℃;春秋兩季氣候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大,降水少,多大風,天氣變化複雜。整個區域的熱量地勢走向由東向西逐漸增加,年極端最高氣溫37.7℃,年極端最低氣溫-45℃~-47℃,年平均氣溫為-2.4℃~2.2℃。年平均無霜期100--120天,最長年份140天,最短年份不到100天。初霜日一般在9月中旬。境內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一般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多集中於7、8月份,年平均蒸發量1466.6毫米;大部屬半乾旱區,北部偏東地區屬半濕潤區。光熱資源豐富,年太陽總輻射量在121~129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時間長達2900小時,大於等於0℃積溫2354.9℃;夏季最長日照可達16小時,冬季最短日照時數8小時。風力大小受地形影響,常年風速自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大,大部地區年平均風速在4米/秒以內,年平均大風天數21-25天。

水文

旗水文地理屬黑龍江流域額爾古納河水域海拉爾河水系。最大的河流是伊敏河,全長359.4公里,有258條大小河溪匯入伊敏河;伊敏河在海拉爾區北部匯入海拉爾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土地總面積為2798.5萬畝。其中:森林面積970.5萬畝,草原面積1589.4萬畝,其它土地238.6萬畝。

生物資源

截至2013年,境內野生植物有74科298屬682種。其中主要飼用植物38科170屬414種,飼用植物中優良牧草7種。木本植物11科47種,其中樟子松是我旗特色樹種。經濟價值較高的野生植物和名貴藥材有黃芩、甘草、防風、玉竹、地榆、沙參、芍藥、蕨菜、黃花菜、野韭菜、白蘑、山杏、紅豆、越桔等。
野生動物種類豐富:走獸49種,其中列入國家保護的稀有動物12種,有馬鹿、駝鹿、黃羊、黑熊、雪兔、猞猁、紫貉、旱獺等;飛禽140種,其中受國家保護的鳥類有49種,有天鵝、丹頂鶴、沙雞、烏雞、大雁、鵪鶉、鴻雁、百靈、杜鵑、白鴛、雲雀、野雞、野鴨等。

礦產資源

自治旗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煤炭資源,截至2013年已探明儲量在103.12億噸以上。其次還有鐵礦、有色金屬、建築材料及石油、天然氣、水晶、鹽鹼等。此外還有石油、銅、鋅、鈹、水晶、天然氣、花崗岩石、大塑岩石、石灰岩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全旗總戶數達到54770戶,總人口為139403人,比上年減少372人。從性別構成來看:男性人口71230人,女性人口為68173人,性別比為104.5,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從年齡結構看:0-17歲以下人口為15465人,占總人口的11.1%,與上年持平;18-34歲人口為33099人,占總人口的23.7%,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35-59歲人口為65811人,占總人口的47.2%,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為25028人,占總人口的18.0%,比上年上升1.3個百分點,全旗進入老齡化社會趨勢已明顯加快。

民族

鄂溫克族自治旗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區,由25個民族構成,少數民族人口為58977人,比上年增加340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42.3%,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總人口中:城鎮人口117135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為84.0%,鄉村人口22268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6.0%。

經濟

綜述

2016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5687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75699萬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776083萬元,同比增長6.6%; 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完成692414萬元,同比增長6.9%。建築業增加值完成83669萬元,同比增長3.7%; 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05097萬元,同比增長9.5%。人均GDP達82878元,同比增長8.4%。我旗生產總值占全市的7.1%,總量位居全市第6位,增速位居全市第6位。產業結構繼續最佳化,全旗三次產業比最佳化調整為6.5:67.1:26.4。

第一產業

2016年,鄂溫克族自治旗牲畜頭數達1040118頭(只),增長3.1%。其中:大小牲畜達1027075頭(只),增長3.1%;大小牲畜能繁殖母畜達697475頭(只),增長0.7%。其中:牛152507頭,增長6.9%; 馬45090匹,增長2.1%; 駱駝837峰,增長1.1%;小畜828259隻,增長2.5%。大小牲畜能繁殖母畜占牲畜頭數的67.1%,比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
2016年,全旗農作物播種面積為23413公頃,增長0.3%。其中:糧食作物面積13432公頃,油料面積7638公頃,蔬菜112公頃,瓜果類28公頃,其他農作物2200公頃。2016年,全旗糧食總產量達31699噸,增長28.4%。其中:穀物產量27657噸,增長33.6%;油菜籽產量為9538噸,下降5.4%;薯類產量3263噸,增長0.2%,全旗人均糧食產量達227公斤,增長4.6%。(部分數據為預計數,實際數據以統計年鑑為準)
2016年,全旗農牧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年末擁有農牧業機械總動力201516千瓦,增長0.4%。擁有拖拉機7941台,增長0.3%,其中:大中型拖拉機6174台,小型拖拉機1767台。農用運輸車132台,牧草收割機達8605台。農牧業機械總值為25107萬元,同比增長0.2%。農牧業機械淨值為21782萬元,增長0.2%。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3859噸,增長0.2%。牧區用電量949萬千瓦時,增長1.7%。

第二產業

2016年,鄂溫克族自治旗15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79.89億元,同比下降22.2%。原煤產量累計完成3033.16萬噸,同比下降6.2%;發電量累計完成181.50億千瓦小時,同比下降10.5%;乳製品中液體乳生產完成5399.48噸,同比下降74.2%;固體及半固體乳製品生產完成1733.78噸,同比下降43.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98.3%,下降1.8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完成69.24億元,同比增長6.9%,占全市的11.2%,總量位居全市第4位,增速位居全市第6位。全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7.2%,高於全市增速1.7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市第5位。

第三產業

2016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5078萬元,同比增長10.0%。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零售額135313萬元,增長9.0%;鄉村實現零售額39765萬元,增長13.2%。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實現158891萬元,增長10.4%;餐飲收入實現零售額16187萬元,增長5.4%。全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位居全市第9位,增速位居全市第7位,總量占全市的2.9%,與上年持平。
2016年,財政總收入完成181014萬元,下降14.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79948萬元,同比下降14.6%,總量位居全市第3位,增速位居全市第10位,占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的10.6%,比上年下降2個百分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77823萬元,同比下降10.3%,總量位居全市第3位,增速位居全市第7位;財政總支出完成221032萬元,同比增長0.8%;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15017萬元,同比下降0.8%。總量位居全市第8位,增速位居全市第12位。
截止到201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659043萬元,同比下降4.2%,各項貸款餘額達751611萬元,同比增長38.6%。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達到460664萬元,同比增長2.0%。全旗人均儲蓄存款達33001元,同比增長3.3%。
2016年,全旗保險總收入達5867萬元,同比下降8.3%。其中:財產保險收入2980萬元,同比下降1.2%;人壽保險收入2887萬元,同比下降14.7%。全年保險賠付1262萬元,同比下降13.4%。其中:財產保險賠付1018萬元,同比下降23.9%,人壽保險賠付244萬元,同比增長103.3%。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共有普通中學11所,職業中學1所,國小10所;全年在校生8344人,其中:國小4769人,普通國中2137人,普通高中1196人,職業高中242人;全年畢業生人數為2152人,其中:國小789人,普通國中829人,普通高中490人,職業中學44人;全年招生1926人,其中:國小722人,普通國中709人,普通高中344人,職業中學151人;教職工人數1825人,其中:國小675人,中學1075人,職業中學75人。在教職工人數中:專任教師1582人,其中:國小585人,中學935人,職業中學62人;擁有幼稚園(包括民辦)23所,在園幼兒2879人,教職工467人,其中:園長23人,專任教師321人,保健醫9人,保育員44人,其他70人。

衛生

2016年,鄂溫克族自治旗擁有衛生機構118個(含個體),擁有病床761張,從業人數達133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47人,全旗每133人擁有一名衛生技術人員。
2016年,全旗出生人數為1085人,出生率7.97‰,比上年上升1.17個千分點;死亡人數810人,死亡率5.95‰,比上年上升0.75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8‰,比上年上升0.2個千分點;出生嬰兒性別比達110.5,比上年上升1個百分點。計畫生育率97.48%,綜合避孕率達86.09%,獨生子女領證率為12.1%。

社會保障

2016年,旗委、政府繼續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民生工程深入實施,人民民眾得到更多福祉。全旗財政民生支出達到19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88.34%。穩步開展脫貧攻堅工程,投入資金3920萬元,全年減少貧困戶64戶、104人。推進創業就業工程,實施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項目,入駐小企業78家;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64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2%以內。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會養老保險、城鎮醫療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參保人數分別達到5.49萬人和11.26萬人。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籌資水平進一步提高,參合率為98%。社會救助標準穩定提升。全年發放城鄉低保金5427萬元,發放五保和“三無”人員供養金346萬元,落實抗災補貼資金和貸款1.67億元,社會救災救助工作穩步推進。

人民生活

2016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964元,同比增長7.0%,總量位居全市第7位,增速位居全市第10位;人均消費性支出14804元,同比下降2.9%,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0.8%。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969元,同比增長7.5%,總量位居全市第3位,增速位居全市第4位;人均生活費支出11647元,同比下降2.3%,牧民恩格爾係數30.3%。

旅遊景點

五泉山旅遊區
國家AA旅遊景區。位於鄂溫克旗東北部巴彥嵯崗蘇木境內,因旅遊區內有優質的五眼礦泉而聞名,景區內聳立著五泉山、敖包山、大鵬山。旅遊項目有動物觀賞、水面垂釣、汽艇兜風、觀松林風景等。
紅花爾基森林公園
國家AAA旅遊景區。位於沙地樟子松林區,森林公園有四大功能區、七大景區、旅遊賓館、客服中心等。
國家AA旅遊景區。位於鄂溫克旗伊敏河畔三道彎水域,三面環水,四周灌木,夏季鳥語花香,冬季雪掛枝頭,自然景色怡人。
晨光生態園
晨光生態園整體建築風格為歐式木製別墅,有別墅及木屋十餘座,水上大餐廳一座,能同時容納400多人就餐,百餘人住宿。園內餐飲主營項目有民族特色手把肉、烤羊腿、羊排、純天然綠色山野菜等。同時可據客人的需要提供民族風情的敬酒、獻哈達、獻歌等禮儀服務。娛樂項目有夏季垂釣、划船、騎馬、篝火晚會,冬季滑雪、滑冰等。

節慶活動

豐收會
豐收會是草原上最為普遍的慶祝和娛樂活動,每年公曆5月份後,草原上的牧民為慶祝春季接羔豐收而舉行,一般以家庭或家族為單位,為牛、馬、羊打標記,邀請親朋好友共享豐收喜悅。
敖包會
鄂溫克旗每個區域,每個大家族都有敖包,每年都有祭祀的習俗。每年的農曆5月13日,在巴彥呼碩敖包山由喇嘛主持大型的祭祀敖包活動。儀式按照古老傳統習俗舉行,以求風調雨順、人畜興旺、吉祥如意。
瑟賓節
瑟賓節是鄂溫克族傳統的盛大節日,“瑟賓”鄂溫克語系“歡樂祥和之意”,每年公曆的6月18日,各族民眾身著鮮艷的民族服飾扶老攜幼騎馬乘車歡聚一起,隆重慶祝“瑟賓節”。開幕式上有各民族歌舞表演,進行博克、布龍、賽馬、賽駱駝、米日乾車、搶樞等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比賽,還將舉行祭敖包、賽牛大會、文藝演出等活動。
冬季那達慕
每年十二月,在巴彥呼碩敖包山上舉行,是冬季草原牧區生活的集中展示。雪地賽馬,賽駱駝,馬拉雪橇、雪地博克盡顯北方少數民族的豪氣和強悍,也是冬季風情和服飾的大展台,是草原人們挑戰寒冷、超越自我的盛會。
鄂溫克冰雪
鄂溫克有著豐富冬季冰雪旅遊資源,2013年有六個月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冬季的草原百色歸一,銀裝素裹,千里雪域如童話世界純淨、迷人。旅遊項目:觀雪原、森林、滑雪、滑冰、乘駱駝(馬)雪橇、觀冰雕雪雕、生態圍獵、參加冬季那達慕。

城市榮譽

2019年7月,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