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期構造
郯廬斷裂帶經歷了多期構造。它不僅是一條“長壽”的以剪下運動為主的
深斷裂帶,而且是一條仍繼承著
新構造運動方式,以左旋逆推為主的活斷裂帶,同時也是一條具有明顯分段、活動程度不等的
地震活動帶。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許多研究者帶著不同任務和目的,局限於對斷裂帶的某些地段進行考察和勘探。結果在不同地段斷裂帶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稱,諸如在
黑龍江吉林省境內稱為依蘭——
伊通深斷裂,在
遼寧省稱為
開原——
營口——
濰坊深斷裂(又稱遼東濱海斷裂),在蘇皖境內名為安江山斷裂(或稱皖蘇魯斷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
郯城——
廬江深斷裂(狹義)等名稱繁多。實際上,普遍引用的
郯廬斷裂(廣義),就是上述各地段斷裂帶串聯起來的總稱。
郯廬斷裂帶並不僅存於郯城與廬江之間,向南到
湖北省長江北岸的
武穴,向北北東方向經
安徽省的
宿松、
潛山、廬江、嘉山,
江蘇省的
泗洪、
宿遷,
山東省郯城、
沂水、濰坊,進
渤海,然後過
遼東半島,穿過
東北三省去了
俄羅斯。在中國境內長達2400 千米,寬幾十至200千米,總體走向北東10-20度。現今的郯廬斷裂水平滑移速率約為2.2 毫米/年。
地質演變
第三紀以來的淺部擠壓活動與深部過程
礦產資源
地震統計
據統計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來,以郯廬斷裂為中心200公里範圍內共發生M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5次,M6-6.9級地震11次。其中中段(瀋陽-宿遷段)就發生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7次。自古至今,郯廬斷裂帶及其附近兩側,大大小小的
地震活動從未間斷過,說明它是處於活動狀態的斷裂,是一條地震活動帶。三百多年前,即1668年7月28日,山東郯城發生8.5級大地震,波及大半箇中國,是我國東部千年罕遇的一次
特大地震事件。三百多年後的1969年7月15日,
渤海中部再次發生7.4級地震。緊接著,1975年2月4日,又在遼寧
海城發生7.3級地震。引人注目的是,這三次大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東
諸城一帶的7.3級地震和159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級地震,它們的
震中位置都無一例外地落在郯廬斷裂帶上或其附近。就小地震而言,該帶及其附近,亦時有發生。這就提示了郯廬斷裂帶是一條現今仍在繼續活動的
活動斷裂,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是郯廬斷裂帶一次次間歇性活動的結果。
(肇興—瀋陽):發育于吉黑斷拗,由兩條走向30-40°E的主斷裂組成,寬5-20公里,為一中、新生代地塹型斷裂帶,帶內充填4000-5000米厚的
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夾
煤系地層。基底剛度較軟,結構也較簡單,有史記載只發生過5.8級地震。
(瀋陽—嘉山(今明光市)):呈北北東向穿切由
太古代結晶基底組成的華北
斷塊區,主要由四條大致平行的主斷裂組成,這四條主斷裂在魯中沂、
沭河谷地構成了20-40公里的“兩塹夾一壘”的構造,稱為沂沭深斷裂帶。這一段是結構複雜、新活動強、基底介質剛度較高的地區。6級以上
強震主要集中在郯廬斷裂帶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級徼莒縣—
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
渤海灣7.5級地震,1975年2月4日
海城7.3級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級地震。研究表明,郯廬斷裂帶處在強烈擠壓併兼有右旋扭動的斷裂段。由於它遭受的
正應力大,
剪下應力也大,易於積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難於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來釋放,故該段
地震強度大,頻度低。
郯廬斷裂與蘇、魯交界交匯部位,自1990年以來一直被國家地震局列為地震危險重點監視區,1995年9月20日山東蒼山發生M5.2級地震,2003年6月山東
青島又發生MC4.3級小
震群活動,該地區的地震活動值得我們注視和研究。
(嘉山(今
明光市)—廣濟):依次發育在
揚子斷塊與華北淮陽斷褶的交界處,其介質相對較軟,結構比較簡單,
構造應力量級不高,地震
活動強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動水平較北段略高一些。
2024年9月18日20時08分,在安徽合肥市肥東縣(北緯31.98度,東經117.60度)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浙江省地震局震害防禦處王曉民表示,合肥在中國東部郯廬斷裂帶南部,有突出的構造背景,地震機率比長三角其他城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