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南宋大將)

郭浩(1087年-1145年11月30日),字充道。德順軍隴乾(今甘肅省靜寧)人。南宋大將,名將郭成之子。

建炎年間,郭浩屢次挫敗金軍,累官至樞密院都統制。紹興十年(1140年),與吳璘楊政同日建節。次年,以樞密院都統制任金州知州,兼金、房、開、達州經略安撫使,鎮守川陝東部,成為南宋川陝防線三帥府之一。紹興十四年(1144年),拜檢校少保。

紹興十五年(1145年),郭浩去世,年五十九歲。諡號“恭毅”。

基本介紹

  • 本名:郭浩
  • 字號:字充道
  • 所處時代:南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德順軍隴乾
  • 出生時間:1087年
  • 去世時間:1145年11月30日
  • 主要成就:南宋初期“蜀中三大將”之一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史料記載,

人物生平

郭浩在北宋徽宗時從軍,至北宋末年,已累遷至領安州團練使,成為中級武官。
建炎元年(1127年),郭浩任原州(今甘肅鎮原知州。次年,升為涇原路兵馬鈐轄、涇州(今甘肅涇川)知州。
建炎三年(1129年)初,郭浩兼任權(暫任)主管鄜延路經略安撫司公事。同年冬,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任命郭浩為秦鳳路提點刑獄秦州(今甘肅天水市)知州,並曾任權秦鳳路經略使
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郭浩參與宋金富平之戰。隨後,他相繼參與和尚原之戰、殺金坪之戰,歷任鳳翔知府、利州知州等職。
吳玠查究本路提點刑獄宋萬年暗地與敵人勾結,而利州方面的審訊結果不同,由此吳玠與郭浩開始不和後因與川陝宣撫副使吳玠不協,於紹興六年(1136年)被改授為金州(今陝西安康)知州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金州殘損破壞得特別嚴重,戶口也沒有幾家,郭浩招集安撫流亡之人,開闢營田,朝廷把他所作所為頒示各路。其他軍隊因為軍需睏乏需要朝廷補給,而只有郭浩把積余的十萬緡錢資助給戶部,朝廷嘉獎他,以後凡有奏請,都能得以直達朝廷。
紹興八年(1138年)末,宋金第一次議和,以原偽齊的轄區歸還南宋。次年二月,郭浩升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陝西宣諭使。六月,郭浩被派往新收復地區,任鄜延經略使延安知府、同節制陝西諸路軍馬。
紹興十年(1140年)三月,面對金朝即將毀約南犯的情況,郭浩以樞密院都統制任永興軍(今陝西西安)知軍、永興軍路經略使。五月,當郭浩仍在延安、還未及到永興軍上任之際,金軍已自河中(今山西永濟西)渡過黃河西侵,很快占領永興軍等地。六月,郭浩所部南下攻占醴州(今陝西乾縣),又擊敗圍攻耀州(今陝西耀縣)的金軍。“朝廷以三將(郭浩及吳璘楊政)權任相敵”,郭浩遂與大將吳璘、楊政同時建節,其中郭浩升領奉國軍節度使、侍衛步軍都虞侯。此時,陝西大部已為金軍占領,郭浩於是改任金州(今陝西安康)知州,帶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及節制陝西、河東軍馬。
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月,郭浩所部已收復商州(今陝西商州)、華州虢州(今河南靈寶),與吳璘、楊政各自呼應,收復多地,但因同年底宋金紹興和議”達成,這些新收復的領土大都被劃歸金朝。此後,郭浩以樞密院都統制任金州知州,兼金、房(今湖北房縣)、開(今重慶開縣)、達(今四川達縣)州經略安撫使,鎮守川陝邊境的東部地區,成為南宋川陝防線三帥府之一。
紹興十四年(1144年),郭浩得到高宗趙構召見,被加授為檢校少保
紹興十五年(1145年)十一月十五日(11月30日),郭浩去世,終年五十九歲,諡號“恭毅”。
淳熙元年(1174年),宋孝宗趙昚下詔,在金州為郭浩立廟,以表彰其功績。

人物評價

脫脫:郭浩、楊政克左右,玠、璘兄弟保全川蜀。數君子皆人所屬倚以成功者,奈何撓於和議,頻失事機,人心沮喪,不得如吉甫、方叔,受祉振旅以成中興之業,惜哉!(宋史
李震:再次,陝西方面作戰,由於胡世將對諸軍撫御有力,指揮適切,及吳璘等諸將之勇敢善戰,故頗能予金人以打擊,逼使金人困頓於永興鳳翔之間,而一籌莫展。尤其世將一面保據蜀口,一面使郭浩等諸將在敵後展開攻勢,此種戰略指導,更足稱道。總而言之,建炎以來,宋軍之真能戰勝攻取,而予金人以真正打擊者,前有吳玠,後則世將及吳璘諸將也。(中國歷代戰爭史

史料記載

宋史·卷三百六十七·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