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鎮

那曲鎮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轄鎮,那曲市委所在地,色尼區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區境北部。地處藏北羌塘高原,因怒江上游支流那曲河黑河)經此地

海拔4500米。1959年建鎮,曾名黑河。面積720平方千米。轄28個村(居)委會。鎮政府、鎮黨委、鎮人大駐地一居委會。人口1.3萬,多為藏族。藏北牧區畜產品和土特產品的集散地。有工業企業12家,主要是民族手工業和原料加工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那曲鎮
  • 外文名稱:Nagqu Prefecture 
  • 別名:黑河(1959年前)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那曲市
  • 下轄地區:那曲鎮、那么切鄉等
  • 政府駐地色尼區人民法院隔壁
  • 電話區號:0896
  • 郵政區碼:852000
  • 地理位置青藏高原 腹地
  • 面積:15305平方千米
  • 人口:81786人【2014年】
  • 方言:藏語【衛藏】,漢語【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寒帶高原氣候
  • 著名景點:那曲草原,孝登寺
  • 機場那曲機場
  • 火車站:那曲站
  • 車牌代碼:藏E
  • 政府代碼:568000
歷史沿革,區劃與人口,地理環境,地貌,氣候,社會機構,自然資源,野生動物,礦產,能源,藥材,社會建設,科教,教育,文化,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經濟概況,綜述,農牧業,工業,財政收入,文化,賽馬藝術節,魅力蟲草節,主要設施,旅遊資源,

歷史沿革

那曲一帶西藏史籍稱作“卓岱”,意為“牧業部落”,稱這裡的居民為“卓巴”(意為牧民),或“羌巴”(意為北方人),“羌日”(意為北方部落)。公元七世紀前,那曲一帶屬蘇毗部落統治。
後來,吐蕃部落逐漸強盛,並統一全藏,建立了西藏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吐蕃王朝。此後,那曲一帶又置於吐蕃王朝統治之下。松贊乾布時,將吐蕃分成4台和61個東岱(相當於千戶)。原蘇毗部落劃為蘇毗如,共轄11個東貸,那曲一帶隸屬其內。
宋朝以後,那曲和羊八井、幫倉(今當惹湖和昂則湖一帶)、朗如(今班戈縣一帶)被稱為北方四部落。1751年,清王朝派兵平息了珠爾默特那木扎勒事件,並制定善後章程13條,對西藏地方行政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
根據那曲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在歷次平息藏亂中的重大戰略地位,清王朝決定在那曲建立坎囊宗,屬新建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廈所治。坎囊宗由坎布(即宗教頭領)和囊索部落頭人行使(聯合的)管治權,是一種政教合一形式的機構。它可以說是藏北第一個宗(即縣)建制或相當於宗建制的一級政府的雛型。
1942年,西藏噶廈地方政府設立絳巧基巧,即那曲總管公署,治轄藏北牧區和拉薩以北的6個宗,那曲宗即為絳巧基巧管轄的宗之一。按地理分布為準,當初的那曲宗下轄7個大部落51個小部落,而以實際管治許可權為準,卻只管30個小部落,稱為“雄巴”,其餘21個小部落屬西藏上層貴族或寺廟所轄,稱為“格爾巴”或“格爾得”。
西藏和平共解放後,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於1956年10月9日在那曲設立基巧辦事處,那曲宗隸屬那曲基巧辦事處管轄。1959年民主改革時,原那曲宗所屬安多8部落(14個小部落)劃出,另設安多縣,其餘部分設立了那曲縣。1959年7月6日,成立中共那曲縣委,同年10月7日成立那曲縣人民政府。

區劃與人口

色尼區共轄一鎮十九鄉,即:那曲鎮、那么切鄉、自日鄉、門地鄉、德吉鄉、仁毛鄉、當毛鄉、孔瑪鄉達前鄉,尼瑪鄉、色雄鄉、勞麥鄉、達仁鄉達薩鄉、恩尼鄉、羅瑪鄉,陽井鄉、香茂鄉、古路鄉、尤恰鄉。全區有284個村民委員會和1020個自然村,3個村級居民委員會。縣屬黨政部門22個,縣屬事業單位6個,企業單位4家,幹部人數507名。全縣人口8178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941人。全縣境內以藏族為主。聚居著藏、漢、回、蒙、門巴,絡巴等民族。

地理環境

地處西藏北部,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地理位置約東經83度55分至95度5分,北緯29度55分至36度30分。

地貌

那曲屬藏北高原,全縣平均海拔高約4500多米。境內多山,但坡度較為平緩,多數山呈渾圓狀,屬高原丘陵地形。境內為終年積雪、人跡罕至的高原冰川型雪山,山勢險峻。草原面積3.6萬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2.8萬平方公里,牧民人均占有可利用草原面積0.6平方公里。境內主要有西南的桑登康桑山脈、西北的那木熱阿山脈、東南的貢嘎瓦嘎瑪山脈和東部的色如山脈、可熱阿山脈等。這些山峰均屬念青唐古拉山脈的分支山脈或余脈。
境內最高山峰為桑登康桑山峰,其海拔約6500米,主峰距那曲鎮南100公里。貢嘎瓦山峰,勞普寫嘎成山峰、色如拉根山峰等也屬終年積雪山峰,海拔高度均在5500米以上。 境內的地勢呈西北向東南緩坡狀,西北部絕對海拔高而東南部海拔較低,但地勢險峻,山峰較多。
念青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
由於東南繫念青唐古拉山的余脈部分,高差顯著,群峰林立,交通條件較差,而越向西北方向,地勢逐高,但高差較小,山勢平緩。丘陵間盆地開闊、草場肥沃,草原利用率高。色尼區境內主要河流是那曲河、貢曲河、莫曲河、菜油河和勞曲河等,均屬那曲河的重要支流,許多季節性小河和山溪匯入那曲河或流入境內湖泊之中。這些河水徑流總量約為440萬立方米。較大的湖泊有達孜錯、錯鄂、乃日崩錯、錯木如錯和夯錯等(“錯”藏語意為湖泊),除了乃日崩錯是鹹水湖之外,其餘均為淡水湖。

氣候

海拔較高,熱量不足,氣候嚴寒乾旱,其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一半,是西藏氣候條件最惡劣的地區之一,是典型的亞寒帶氣候區。高寒缺氧,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多大風天氣,年平均氣溫為-0.9℃至-3.3℃,年相對濕度為48-51%,年均降雨量僅在100-200毫米之間,年日照時數為2852.6-2881.7小時,全年氣候乾冷,無絕對無霜期。
那曲冬季那曲冬季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藏北的乾旱颳風期,一旦下雪就很容易成為雪災,這期間氣候乾燥,溫度低下,缺氧風沙大,延續時間又長。5至9月相對溫暖,是草原的黃金季節,氣候溫和,風平日麗,降雨量占全年的80%,綠色植物生長期全年約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這個季節。

社會機構

1、社會團體及事業單位
社會團體
包括:地區工會辦事處、共青團那曲市委員會、地區婦女聯合會,鎮政府。
事業單位
包括:地委黨校、地區中等職業學校、地區人民醫院、地區藏醫院、地區編譯處、地區畜牧綜合開發建設辦公室(扶貧開發辦公室)。
2、那曲市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機構
包括:地區人大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政協那曲市委員會辦公室、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地區檢察分院。
3、那曲市行署機構設定
包括:行署辦公室(下設駐拉薩辦事處)、教育體育委員會(教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民族宗教事務局、民政局、財政局、交通局、畜牧局(下設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總站)、衛生局(下設計畫生育委員會辦公室)、貿易局(外經貿局)、文化局(廣電局)、計畫委員會(下設地區統計局)、經濟貿易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電力工業局、糧食儲備局(糧食局)、鄉鎮企業管理局、外事辦(旅遊局)、勞動局、公安處、司法處、工商行政管理局、審計局
4、那曲市黨委機構設定
包括: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局)、地委辦公室、地委組織部(人事局)(下設地委老幹部局)、地委宣傳部、地委統戰部、政法委員會
5、那曲市機構設定
那曲黨委工作部門6個;行署工作部門23個;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機關4個;人民團體3個;事業單位6個。部門管理的副處級機構5個。

自然資源

野生動物

主要有野山羊岩羊獐子猞猁野驢狗熊狐狸等。鳥類主要有藏雀褐背地鴉野雞禿鷹等,此外野鴨天鵝黑頸鶴丹頂鶴等在夏季也光臨此地。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境內共劃定7處野生動物保護區。
野生植物主要有蟲草貝母雪蓮花為主的多種草藥和少量的灌木林。蟲草年產量2000公斤,貝母產量500公斤。

礦產

根據初步勘探,色尼區境內的主要礦產品有沙金、煤、鉻鐵等。金礦主要分布在達前鄉尼瑪鄉,鉛礦和煤礦主要分布在尼瑪、色雄、達毛等鄉,銻礦在縣附近的仁毛鄉境內,鉻鐵礦在德吉鄉。已經開採的有依拉山鉻鐵礦。

能源

那曲能源較豐富,尤其是水能、地熱和太陽能等。查龍電站裝機容量10800千瓦,地熱電站裝機容量4000千瓦。

藥材

名氣較大的中草藥有藏黃蓮,系毛莨科藥用植物,多生於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地向陽處的碎石中,能收斂惡血,清內熱治腹疼,對肝炎、高血壓有特效;紅景天,系景科植物,多生於雪山岩石中,清熱解毒,對治療咳血咯血肺炎、中毒、高原缺氧等有特效;冬蟲夏草,系菌座單生,多生於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草地上,具有益肺補氣、養精益腦、止血化痰等功效;雪山貝母,系百合科植物,多生於高山草地,用於潤肺、止咳化痰、散結除熱。

社會建設

科教

40年來,尤其“十五”期間,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大力實施“科教興地”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牧業生產轉化和推廣步伐,加強了縣、鄉(鎮)科技宣傳、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改革開放以來,本地共完成科技項目50多項,取得成果的有35項。有各類科研機構14個,專業技術人員2058人。

教育

教育每年拿出財政收入的15%投入教育事業。在1995-2000年的五年間,全縣教育總投入3120.6萬元,其中正常事業費900.6萬元,基本建設專款2220萬元,中央、區、地投入1575.6萬元,縣級財政投入385萬元,民眾勞務投入68萬元,對口援藏1020萬元,社會捐助72萬元。教育事業總體規模進一步擴大,教育基礎設施和配套明顯改善,學校布點基本完成,辦學條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截止2000年9月,全縣共有在校生7860人,其中一年級1487人,二年級1356人,三年級1315人,四年級2403人,五年級891人,六年級403人。現有縣鎮完小一所,在校生503人;鄉級完小6所,在校生1105人;鄉級中心國小13所,在校生2915人;聯村國小10所,在校生853人;教學點62個,在校生2484人。

文化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辦學規模逐年擴大,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形成了一支以藏族教師為主體的教師隊伍。“十五”期間,全地區共有各級學校213所,在校生5483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86%,青壯年脫盲率達到了65%以上。
文化廣播電視事業有了較大發展,基本實現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廣播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75.8%和80.6%。醫療衛生事業長足發展,人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全地區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4個,醫療技術人員1010人,醫療服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醫療條件大為改善,人口平均壽命從解放初期的35歲提高到68歲。援藏對口援藏是中央加快西藏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
浙江、遼寧兩省和五大國有骨幹企業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按照“對口支援,分片負責,定期輪換”的援藏工作方針,在自身存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為本地籌措資金,落實項目,不斷加大援助力度,援藏領域不斷拓寬,援藏內涵不斷豐富。1995年以來,累計援助資金(含物資折價)6.47億元,涉及農牧業、交通、通訊、市政、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項目359個,極大地改善了本地基礎設施條件,促進了全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援藏幹部以建設那曲、發展那曲、穩定那曲為己任,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真心實意地為藏北人民謀利益、辦實事,帶來了內地發達地區新的思想觀念、發展思路、工作方法,帶動了本地幹部民眾的思想大解放和觀念大更新,改善了該地幹部隊伍結構,增強了幹部隊伍的生機與活力,為那曲市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重要貢獻。交通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全地區共建成各類電站42座,裝機容量20439千瓦。以109、317國道和省道安獅公路為主體、以那曲鎮為中心,輻射各縣、鄉、村的公路交通網路已經形成,通車裡程達8.8萬公里,已建成的青藏鐵路縱貫那曲。蘭西拉、黑昌光纜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那曲市的通信條件,實現了鄉鄉通電話的目標。以地區、縣城為中心的中小城鎮初顯規模。那曲鎮由和平解放前的幾間土坯房、幾頂毛氈帳篷的小驛站,發展到市政功能齊全,常住人口8萬餘人,年流動人口20萬人以上,城區建設面積達12平方公里的藏北重鎮。
那曲機場那曲機場
鐵路:青藏鐵路經過那曲,有那曲航空:那曲機場

基礎設施

“十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47.19億元,年遞增16.8%;加快了城鎮建設步伐,城鎮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城鎮化水平達到13%,輻射帶動作用和視窗作用明顯增強;公路交通運輸網路初具規模,通達能力和運輸能力不斷提高,鄉鎮機動車通達率達到91%,行政村機動車通達率達到49.3%;能源"瓶頸"得到緩解,實現了與藏中電網併網,再生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郵政、通訊事業超前發展,全地區有郵政局(所)16個,建立了11縣(區)地球衛星通訊站,開通了行動電話、寬頻網、好易通等業務,全面實現了鄉鄉通電話,行政村通電話率達到 35%;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水利工程累計投資達3.29億元,實施了一批城鎮防洪工程、小水電工程、農田灌溉工程和人畜飲水工程。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和農牧區醫療保險制度積極推進,社區服務得到加強,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參統率均達100%,基本養老保險發放率100%,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

經濟概況

綜述

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認真貫徹新時期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指導方針,堅持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突出加快發展這個主題,實幹興藏,創業富民,經濟社會呈現跨越式發展的良好勢頭。“十五”期間,那曲市生產總值累計達到94.47億元,到2005年完成28.67億元,年遞增19.98%,比"十五"計畫超出6.68個百分點。其中:三次產業分別完成6.37億元、3.74億元和18.55億元,分別年遞增2.79%、11%和37.53%。與"十五"計畫指標相比,第一產業減少2.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減少12.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22.73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到2005年末實現7135元,年遞增18.07%。

農牧業

“十五”期間,農牧業總產值持續增長,農牧區改革不斷深化,草原經營權長期承包到戶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3.39億畝草場承包到40356戶,分別占可利用草場面積和農牧民總戶數的89.2%和54.89%;全地區牲畜存欄742.93萬頭(只、匹),年遞增0.73%;實現農牧業總產值9.67億元,年遞增7.52%,畜牧業內部結構和糧、經、飼種植業結構調整趨於合理。工業生產穩步發展。

工業

“十五”期間,本地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擁有新型採礦業、加工業、電力業、製藥業、民族手工業等現代企業。不斷加大企業改革力度,轉變企業經營機制,積極培育民營企業,實現了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兩個根本性轉變,形成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那曲市工業增加值完成5400萬元,由於在“十五”末期自治區政府加強對草原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出台了有關政策措施,禁止了砂金礦的開採,導致我地工業增加值比2000年減少1839.96萬元,但工業生產結構得到調整,圍繞畜產品的開發,新興畜產品精深加工業得到了發展;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穩步推進,43家國有企業改制面達到30%,減負、扭虧、增效取得較好成效,企業活力不斷增強。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財政收入

“十五”期間,地方財稅金融穩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到2005年地方財政收入突破1億元,年遞增14.79%;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到1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達到9.9億元;農牧民人均收入達到2123元,年遞增6.3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8900元,年遞增2.4%;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9億元,年遞增4.3%。

文化

賽馬藝術節

那曲羌塘恰青賽馬藝術旅遊節圓滿落幕
隨著傳統賽馬大跑比賽獲勝馬匹和選手繞場而行,本屆那曲羌塘恰青賽馬藝術旅遊節也緩緩落下帷幕。本屆賽馬藝術旅遊節實現了旅遊推廣和經濟收入的雙提高,賽馬節期間實現綜合經濟收入9698萬餘元,共接待國內外遊客9.8萬餘人次。
本屆賽馬藝術旅遊節期間,共舉辦了馬術競技、抱石頭、拔河等體育競技項目8項,舉辦了文藝表演、“普古曲姆”暨旅遊形象大使選拔賽、第五屆民間歌手大賽等文藝活動共16場。參加演員2000餘人次,參賽馬匹800餘匹次。共銷售門票5.5萬餘張,門票收入80萬餘元。
賽馬節期間,商賈雲集,經貿興盛,八方遊客絡繹不絕。全地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9.8萬餘人次,其中包括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韓國和日本等國家的遊客和港澳台同胞。

魅力蟲草節

第四屆魅力蟲草節、畜產品暨民族手工藝產品展銷會成果豐碩。那曲鎮蟲草銷售額達9118萬元,畜產品、土特產、民族手工藝產品共實現交易額300萬餘元,賽馬場各類上市攤點營業總額達200萬餘元。
旅遊推介實現新跨越,首次選拔出了旅遊形象大使,百輛越野車遠征可可西里、會師珠峰大本營公益萬里行活動進展順利,200餘名區外遊客暢遊羌塘草原。

主要設施

鎮內建有飯店、中國小校、人民醫院、郵電局、藝術團、氣象台等。
青藏公路黑昌公路經此境。那曲鎮被列為西藏開放的旅遊區,每年8月,一年一度的賽馬節在此舉行,觀光旅客、各業商販紛紛雲集。

旅遊資源

古代象雄遺址
那曲文部地區據說有一古代象雄遺址,建於山腰,石頭建築,規模宏大。遺址距今約1600多年。象雄王國曾經在青藏高原顯赫一時,苯教就形成於此時。公元8世紀象雄被吐蕃王朝所滅。如今與著名的達果雪山當惹雍錯並存的象雄遺址存有無數斷壁殘垣,供人憑弔和觀光。
古老的象雄產生過極高的文明,它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象雄文,而且還是西藏傳統土著宗教"苯教"的發源地,對後來的吐蕃以至整個西藏文化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然而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許多千古之迷。難怪今天有許多人煞費苦心仍找不到有關象雄文化遺址的蛛絲馬跡,這也許正如一位作家所說"象雄是遊牧民族。它不屬於土地的文明"。
象雄的都城據苯教傳說是在被稱為瓊隆銀城的地方,瓊隆在今阿里札達境內。札達土林中確實有不少早期的人類洞窟遺址和岩畫。在那曲尼瑪縣文部鄉辦事處不遠的窮宗有大片遺址,也被稱為象雄都城之所在。窮宗附近的當惹雍錯是苯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邊今存一建於懸崖山洞中的寺廟——玉本寺,相傳為苯教最古老的寺廟,香火尤盛。
象雄信奉苯教。史載苯教的締造者辛繞是象雄第一代王。窮宗地方達果山脈中段以西處,規模可觀的遺址群背依達果雪山,西臨當惹雍錯,地勢雄奇,富有王國都城之氣勢。遺址總占地面積1平方公里,似一扼險而踞的大石堡山寨。由於臨近大湖,遺址附近草場小氣候特徵明顯,降水量多,牧草豐美,盛產優質的克什米爾小山羊,在這裡時可發現牧人的圍帳。
窮宗距文部村約20公里,可由尼瑪驅車到達。上述兩地是否象雄之都尚需考證,但它們有一共同點,那就是都曾處於象雄強勢範圍之內。
拉薩至那曲全程約326多公里,沿途經過堆龍德慶縣當雄縣等,這是青藏公路的主要路段,平均海撥4000米以上。 由於青藏公路是西藏出省的主要公路,也是西藏運輸最繁忙的公路,可以稱得上是西藏的生命線,不可一日中斷。
從拉薩開始,一直到羊八井,全程路面良好。過了羊八井後,開始進入比較開闊的草原地帶,雖然海撥開始升高,但路面平坦,景色開始壯觀起來,雖時有部份路段較差,但並不影響整體的行駛。
到念青唐古拉山後,大片大片的藏北草原補面而來,路面及視野更加開闊,一直到那曲。整段路雖然路途遙遠,但美麗的風光卻讓人忍不住想下車來體驗濃濃的藏北風情,當一回藏民。另外,當行駛到當雄縣時,有一條向左的岔路,這就是前往納木錯的道路了,約60多公里,全是碎石路,行駛時速可達40-80公里,需時約1-2小時。從拉薩到那曲,正常行駛約需4-6小時。拉薩有到那曲的各種班車,根據不同的車型,票價60至100元左右,但是要想真正體驗藏北的風光,建議最好是包車旅遊。
孝登寺是藏北最大的格魯派寺院,歷史上是色拉寺在藏北最大屬寺。始建於1774年,從帳篷寺院起家。現看到的是1904年擴建後的規模。孝登寺的寺主、第七世珠康活佛土登克珠,現為全國政協常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