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
邊際學派經濟學的基礎,是幾個刻畫經濟選擇的公理。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公理是假定個體都是自利的。行為自利的假設並不排斥利他的
行為,比如說為慈善事業出錢出力。但為了將
利他行為囊括在自利假設中,新古典經濟學家,或邊際主義
經濟學家必須假定利他行為也會為當事人帶來某種收益。因此,儘管邊際主義經濟學將個體視為互相獨立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加進一些依賴性。
邊際主義第二個基礎性假設,是
經濟結果由自利個體的行為產生。邊際主義分析的本質,是以個體的選擇刻畫其行為,他無時無刻不面臨著
決策問題。在大部分情況下,邊際主義關注的都不是
工人和
資本家等“團體”或“階級”,它所感興趣的是制定決策的個體。邊際主義分析框架認為,不管研究對象是一名工人還是一個資本家,制定決策的過程都符合一些基本的規則。具體地說,
邊際主義假設消費者會做出
消費選擇以最大化自己的滿足或
效用;
企業的
利潤等於
收益減去
成本,它會做出最大化利潤的決策。
面臨稀缺性時,邊際主義經濟學的方法包括分析以偏好排序為特徵的選擇行為。稀缺性無處不在是邊際主義分析的第二個核心假設。稀缺性之所以存在,不僅希葛是因為資源是有限的,還因為個體偏好的特點—愈多愈好。如果消費者的偏好可以自我限制(也就是說,多並不一定比少好),那么
資源的有限並不一定催熱格會導致稀缺性。因此,稀缺性的概念也蘊涵著“非飽和性”,即
個體總希望越多越好。由稀缺性引出諸多限制,邊際主義分析框架預示著,所有經濟選擇都是在面臨這種限制的條件下做出的。
個體行為自利的假設和
稀缺性的概念結合在一起,便產生了邊際主義經濟學研究。其核心的經濟問題是配置;邊際主義的基本研究內容,是投人要素如何在各生產者之間進行配置,產出如何在消費者之間進行配置。因為產品是
稀缺的,所有的消費者看
產品都是越多越好,這樣問題就變為,生產什麼產品,這些產品如何在個體之間進行
分配。
相關內容
在經濟學家中,邊際學派經濟學曾風行一時。比如說,自利行為是斯密勞動分工理論的基礎,也是他對市場交易解釋的基礎。在
《國富論》(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中,斯密認以,個體受“
物物交換、
以物易物傾向”的驅動,這反過來又會促進專業化,增加
國家財富。在他的分析中,個人自利的
行為會導致社會受益(
效率)是最重要的部分。此外,至少在托馬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 1795--1881)宣稱經濟學是“沉悶的科學”之後,稀缺性就被認為是對經濟要素的約束。起初,它主要是用於分析受益遞減規律。這是一個最先從
農業中得出的規律,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可變投入(如
勞動力)被添加到固定投人(如
土地)上,可變投入對總產出的貢獻最終將開始下降。
價值理論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方面是主觀價值,另一方面是
生產成本。但直到19世紀晚期以前,個體選擇都沒有進入
經濟分析的核心;濟學家主要以具有不同特徵的團體為
單位來分析經濟現象。同時,這些團體(
勞動者、
創業家和地主)也是被分開研究的。
另外,直到19世紀,
邊際的概念才成為經濟分析的工具。也是在這個時候,
總效用或總滿足(從
消費給定量的某種
商品中獲得)和
邊際效用(多消費一單位商品帶來的效用增加值)才被清楚地區別開來。在
《政治經濟學理論》(The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1871)一書中,威廉·斯坦利·傑義斯認識到了“總”和“邊際”的差別(因此明確地‘’解決”一了
價值悖論)。在這本著作中,基於
邊際效用遞減的假設—海櫃定當消費者消費最後一單位商品時,隨著這種
產品消費量的增加,由此帶來的
效用增加最終會下降,
傑文斯描述了交易的
效用最大化條件。由“我們所有的欲望,遲早總能得到滿足……”推出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鞏嫌炒民,傑文斯認為,對任意兩種商品來說,在它們邊際效用之比等於其相應
價格之敬希局比時進行消費,那么對面一臨
固定價格的消費者來說,他會達到效用最大化。
在19世紀晚期邊際主義原理運用於
消費者理論之後,又過了很長的時間,邊際主義分析才被充分發展驗戶頁碑起來。這一延滯主要來自兩個困難:第一,
消費者偏好是不可觀察、不可測的,這帶來了概念上的困難;第二,當
生產要素可以彼此互相替代時(勞動力和機器),這種分析方法就很難向生產者理論中擴展。到了20世紀,消費者理論又有了新的進展。這一理論最先由傑文斯、列昂·瓦爾拉斯(Leon Walras,1834-1910)和
門格爾(Carl Menger,1840-1921)提出,他們假設效用是可測的:它希望消費者不僅將消費束排序,同時還給每個消費束一個代表效用或滿足的數字。換句話說,在消費者多消費一個單位的商品時,求諒料這一理論希望能夠得到消費者由此得到新增效用的估計數值。這一做法產生了概念上、
測度上的問題,因為滿足的多少是無法直接測量的,
消費者之間也無法比較效用。
到了20世紀,分析取得了進展,對消費者的假定簡化為對消費束進行
排序,無須比較一個消費束比另一個好多少。為了發展這一理論,
需要一套精確的選擇公理或
理性行為公理。當這些完成之後,邊際主義分析框架便盛行開來。特別地,在消費者和生產者選擇問題上,包括約束最最佳化的數學技巧也領繁運用。
在
經濟學中,關於選擇的分析日益複雜。為了解決範圍更廣的經濟問題,邊際主義分析擴展到了
跨期選擇、
不完全信息和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問題。儘管如此,邊際主義經濟學的簡單分析工具成為
新古典經濟學種選擇分析的基礎。
價值理論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方面是主觀價值,另一方面是
生產成本。但直到19世紀晚期以前,個體選擇都沒有進入
經濟分析的核心;濟學家主要以具有不同特徵的團體為
單位來分析經濟現象。同時,這些團體(
勞動者、
創業家和地主)也是被分開研究的。
另外,直到19世紀,
邊際的概念才成為經濟分析的工具。也是在這個時候,
總效用或總滿足(從
消費給定量的某種
商品中獲得)和
邊際效用(多消費一單位商品帶來的效用增加值)才被清楚地區別開來。在
《政治經濟學理論》(The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1871)一書中,威廉·斯坦利·傑義斯認識到了“總”和“邊際”的差別(因此明確地‘’解決”一了
價值悖論)。在這本著作中,基於
邊際效用遞減的假設—當消費者消費最後一單位商品時,隨著這種
產品消費量的增加,由此帶來的
效用增加最終會下降,
傑文斯描述了交易的
效用最大化條件。由“我們所有的欲望,遲早總能得到滿足……”推出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傑文斯認為,對任意兩種商品來說,在它們邊際效用之比等於其相應
價格之比時進行消費,那么對面一臨
固定價格的消費者來說,他會達到效用最大化。
在19世紀晚期邊際主義原理運用於
消費者理論之後,又過了很長的時間,邊際主義分析才被充分發展起來。這一延滯主要來自兩個困難:第一,
消費者偏好是不可觀察、不可測的,這帶來了概念上的困難;第二,當
生產要素可以彼此互相替代時(勞動力和機器),這種分析方法就很難向生產者理論中擴展。到了20世紀,消費者理論又有了新的進展。這一理論最先由傑文斯、列昂·瓦爾拉斯(Leon Walras,1834-1910)和
門格爾(Carl Menger,1840-1921)提出,他們假設效用是可測的:它希望消費者不僅將消費束排序,同時還給每個消費束一個代表效用或滿足的數字。換句話說,在消費者多消費一個單位的商品時,這一理論希望能夠得到消費者由此得到新增效用的估計數值。這一做法產生了概念上、
測度上的問題,因為滿足的多少是無法直接測量的,
消費者之間也無法比較效用。
到了20世紀,分析取得了進展,對消費者的假定簡化為對消費束進行
排序,無須比較一個消費束比另一個好多少。為了發展這一理論,
需要一套精確的選擇公理或
理性行為公理。當這些完成之後,邊際主義分析框架便盛行開來。特別地,在消費者和生產者選擇問題上,包括約束最最佳化的數學技巧也領繁運用。
在
經濟學中,關於選擇的分析日益複雜。為了解決範圍更廣的經濟問題,邊際主義分析擴展到了
跨期選擇、
不完全信息和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問題。儘管如此,邊際主義經濟學的簡單分析工具成為
新古典經濟學種選擇分析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