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集簡介
1948年11月13日,號稱“領袖文膽”的
蔣介石侍從室二處主任、總統府國策顧問、首席幕僚、曾經名滿天下的報人、時政評論家
陳布雷看到國民黨政權日暮途窮,滅亡在即,自己回天乏術,更無力挽狂瀾於既倒,解黨國之危,痛苦悲憤中服安眠藥自殺。有人說他是陪葬,有人說他是尸諫,也有人說他是以身報國。當1949年即將來臨,萬千中國知識分子在去留的歷史當口躊躇之時,替
蔣介石撰寫了二十年文告的陳布雷做出了最激烈、最極端的選擇。
1949年12月7日,已經退往成都的國民黨政府宣布遷往台北。三天后,雲南起義,退無可退的蔣介石終於搭上了飛往台北的專機,兩岸劃海而治,終成定局,隨之改變的還有千千萬萬普通百姓的命運。今天的我們為何會在大陸、香港、台灣或是海外,我們的命運與1949年又有什麼關聯?在那個大時代中,大多數人只能是被歷史洪流裹挾著沖走,但是知識分子,尤其是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卻在超脫政治立場,思考著國家、民族以及個人的命運,在去留之間為自己選擇一個心目中的未來中國。
劇集人物
據統計,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81人中,留在大陸58人,去世4人;退遷台灣6人;在美國12人,加拿大1人。本人從中選擇8位當年中國最頂級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略述他們最後的結局,並通過比較,探討他們結局的不同帶給我們的思考。他們是:
1、五四運動學生領袖,著名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創辦人、所長,北京大學代校長、台灣大學校長
傅斯年;
2、新文化運動播種人、國立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
胡適;
3、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梅貽琦;
4、中國考古學奠基人之一、著名考古學家、一代甲骨學大師
董作賓;
6、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國立清華大學代理校長、著名物理學家
葉企孫;7、著名建築學家
梁思成;
8、三百年乃得一見的史學大師、教授的教授、著名歷史學家
陳寅恪。
以上八人,皆為各自學術領域的一代大師,前四位退遷台灣,後四位留在大陸。1949年之後,隨著各自的選擇不同各自的結局也有著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