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轉型時代:文選1993-1996》內容簡介:鐘沛璋先生主編的《東方》雙月刊醞釀於1992年,創刊於1993年10月,到1996年年底,共出版19期,短短三年多時間,發表了全國數百位學者、作家七百多篇關懷中國命運、富有真知灼見的文章,吸引了大量有精神追求的讀者,打破了當時思想文化界沉悶的空氣,稱《東方》重新開啟了一個時代並不過分。《東方》有自己的定位,那就是自覺的知識分子公共意識,直面眼下的轉型時代,並逐漸形成清晰的表述,為讀者搭建起一個“書齋與社會、中國與世界、傳統與現代、當下與未來”之間的平台。 海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思想時代文叢•直面轉型時代:《東方》文選1993-1996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頁數:304頁
- 開本:16
- 定價:42.00
- 作者:傅國涌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412668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直面轉型時代:文選1993-1996》抓住了時代的真問題:東方文化背景下的現代化,市場經濟與公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知識分子在社會轉型期的角色轉換和定位問題,農民的困境與出路,民工潮,民間社會的復甦……現實生活遠遠比我們既有的理論假設豐富得多,因此提出的“問題”要本土化。
從現象出發而不是從經典或概念出發,以見識見長而不是以知識見長。她直接深入生活里發生的具體而又實際的問題中作細緻的分析。通過全方位地觀察、記錄、分析、評論歷史的多種可能性,以參與者的姿態,關注社會、文化的轉型,拿出知識分子經過思考、研究的獨立見解,拿出具有參考價值的方案,提出富有啟發的思路。
這套思想時代叢書(《直面轉型時代》《回到啟蒙》《常識的立場》)關注並思考中國的現實與命運,體現出百餘位學者人文關懷之精神。併力圖介入現實,直面眼下的轉型時代,將知識分子的聲音傳達給社會。並逐漸形成清晰的表述,為有社會文化關懷並有一定知識素養的讀者搭建起一個“書齋與社會、中國與世界、傳統與現代、當下與未來”之間的平台。
從現象出發而不是從經典或概念出發,以見識見長而不是以知識見長。她直接深入生活里發生的具體而又實際的問題中作細緻的分析。通過全方位地觀察、記錄、分析、評論歷史的多種可能性,以參與者的姿態,關注社會、文化的轉型,拿出知識分子經過思考、研究的獨立見解,拿出具有參考價值的方案,提出富有啟發的思路。
這套思想時代叢書(《直面轉型時代》《回到啟蒙》《常識的立場》)關注並思考中國的現實與命運,體現出百餘位學者人文關懷之精神。併力圖介入現實,直面眼下的轉型時代,將知識分子的聲音傳達給社會。並逐漸形成清晰的表述,為有社會文化關懷並有一定知識素養的讀者搭建起一個“書齋與社會、中國與世界、傳統與現代、當下與未來”之間的平台。
作者簡介
傅國涌,歷史學者,獨立撰稿人。1967年生於浙江樂清,曾做過中學語文教師,現在杭州家中讀書寫作,曾在國內多家重要媒體開設專欄,最近十幾年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轉型、百年中國言論史、知識分子的命運史和企業家本土傳統等。
已出版主要著作有:《金庸傳》、《追尋失去的傳統》、《葉公超傳》、《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主角與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後》、《筆底波瀾:百年中國言論史的另一種讀法》、《文人的底氣》、《大商人:追尋企業家的本土傳統》、《從龔自珍到司徒雷登》、《百年辛亥:親歷者的私人記錄》等,編有《過去的中學》、《過去的國小》、《追尋律師的傳統》等。
已出版主要著作有:《金庸傳》、《追尋失去的傳統》、《葉公超傳》、《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主角與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後》、《筆底波瀾:百年中國言論史的另一種讀法》、《文人的底氣》、《大商人:追尋企業家的本土傳統》、《從龔自珍到司徒雷登》、《百年辛亥:親歷者的私人記錄》等,編有《過去的中學》、《過去的國小》、《追尋律師的傳統》等。
圖書目錄
重新開啟一個時代
1993年
中國能否走通“東亞道路”?
1994年
渴望墮落——談知識分子的痞子化傾向
“短期行為症”——非理性機制中的合理選擇
經濟發展會帶來道德進步嗎?
前蘇、東:私有化的萬花筒
辨同異 合東西——中國文化前景展望
民間領域 民間組織 民間活動
中國宗教改革論綱
中心與邊緣的位移——中國知識精英內部結構的變遷
全球化時代中國人的使命
關於文化現狀、道德重建的對話(上)
關於文化現狀、道德重建的對話(下)
公正至上論
聖雄人格與和解進程——南非種族和解進程評述之二
1995年
大學之道:精神重建與制度創新
近年的反思
誰應當對辛亥革命負責——與李澤厚先生商榷
財富與貧困——現階段貧富分層評析
人文超越與現實生存——與一位青年學生的通信
公正、價值理性與反腐敗——三論公正至上
上流社會:拒斥還是營建
1996年
抗訴權與司法公正
我們可能不得不從頭開始——文化結構解體帶來的危機
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愧對顧準
理想之敵 理想之友
公民輿論:清末民初商會報刊的作用與影響
民粹主義與五四激進思潮
沉默的大多數
農民何以成為農民工
什麼是諾貝爾遺囑的真精神?——致諾貝爾獎金委員會的一封公開信
晚清兵魂再造與近代軍人意識的覺醒
附 錄
1993年
中國能否走通“東亞道路”?
1994年
渴望墮落——談知識分子的痞子化傾向
“短期行為症”——非理性機制中的合理選擇
經濟發展會帶來道德進步嗎?
前蘇、東:私有化的萬花筒
辨同異 合東西——中國文化前景展望
民間領域 民間組織 民間活動
中國宗教改革論綱
中心與邊緣的位移——中國知識精英內部結構的變遷
全球化時代中國人的使命
關於文化現狀、道德重建的對話(上)
關於文化現狀、道德重建的對話(下)
公正至上論
聖雄人格與和解進程——南非種族和解進程評述之二
1995年
大學之道:精神重建與制度創新
近年的反思
誰應當對辛亥革命負責——與李澤厚先生商榷
財富與貧困——現階段貧富分層評析
人文超越與現實生存——與一位青年學生的通信
公正、價值理性與反腐敗——三論公正至上
上流社會:拒斥還是營建
1996年
抗訴權與司法公正
我們可能不得不從頭開始——文化結構解體帶來的危機
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愧對顧準
理想之敵 理想之友
公民輿論:清末民初商會報刊的作用與影響
民粹主義與五四激進思潮
沉默的大多數
農民何以成為農民工
什麼是諾貝爾遺囑的真精神?——致諾貝爾獎金委員會的一封公開信
晚清兵魂再造與近代軍人意識的覺醒
附 錄
文摘
著作權頁:
再推敲一下,不論是分析還是綜合,也不論是深察細部還是通觀全局,都是人類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必用的方法。在這方面,東方人與西方人沒有,也不可能有什麼原則區別。一般來說,綜合與分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對立。至於仔細研究綜合與分析的差別,似乎還只有西方人下過那么大的工夫,例如康德就是一個,而且恰恰就是這個西方人特彆強調“綜合比分析更為重要,更為根本”。再說,正是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早在2300年前就道出了“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這種聽起來簡直是充滿了“東方式智慧”的話。這樣看來,以綜合、分析來區別東西文化似乎也並不能搔到癢處。
因為看不到比較系統、精確的論述,我只好以自己的意思來推測這東西異同興衰的論據。看來還是以“天人合一”看做東方文化的源頭,以“天人相分”看做西方文化的源頭比較合乎成說。當然,上面已經說過,這裡的所謂“東方”指的僅僅是中國,不過,百多年中國人和其他漢字文化區的人對此並不細加區分,也就不妨馬馬虎虎了。
從“天人合一”人手理解中國文化並不缺乏根據。中國人歷來相信“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乾稱天,坤稱母……民吾胞也,物吾與也。”哲學上是如此,直到典章文物、藝事美術也都體現這一精神。至於西方人,很難說熱心探索宇宙奧秘的古希臘哲人就一點沒有“天人合一”、“神我同源”的思想,但是自從羅馬人皈依了基督教以後,就確實在神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劃了一個界限,而使人的精力更多地表現在向外探索上。因此,當歐洲人航海東來與亞洲人相遇的時候,隨身帶來的自然科學就與中國人的性理之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再推敲一下,不論是分析還是綜合,也不論是深察細部還是通觀全局,都是人類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必用的方法。在這方面,東方人與西方人沒有,也不可能有什麼原則區別。一般來說,綜合與分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對立。至於仔細研究綜合與分析的差別,似乎還只有西方人下過那么大的工夫,例如康德就是一個,而且恰恰就是這個西方人特彆強調“綜合比分析更為重要,更為根本”。再說,正是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早在2300年前就道出了“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這種聽起來簡直是充滿了“東方式智慧”的話。這樣看來,以綜合、分析來區別東西文化似乎也並不能搔到癢處。
因為看不到比較系統、精確的論述,我只好以自己的意思來推測這東西異同興衰的論據。看來還是以“天人合一”看做東方文化的源頭,以“天人相分”看做西方文化的源頭比較合乎成說。當然,上面已經說過,這裡的所謂“東方”指的僅僅是中國,不過,百多年中國人和其他漢字文化區的人對此並不細加區分,也就不妨馬馬虎虎了。
從“天人合一”人手理解中國文化並不缺乏根據。中國人歷來相信“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乾稱天,坤稱母……民吾胞也,物吾與也。”哲學上是如此,直到典章文物、藝事美術也都體現這一精神。至於西方人,很難說熱心探索宇宙奧秘的古希臘哲人就一點沒有“天人合一”、“神我同源”的思想,但是自從羅馬人皈依了基督教以後,就確實在神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劃了一個界限,而使人的精力更多地表現在向外探索上。因此,當歐洲人航海東來與亞洲人相遇的時候,隨身帶來的自然科學就與中國人的性理之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