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遵義紅軍山
- 占地:103畝
- 又名:遵義紅軍烈士陵園
- 石階:289級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迎風奏樂永放光芒,烈士的安息之所,紅軍墳的故事,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地理位置
遵義紅軍山又叫遵義紅軍烈士陵園,於鳳凰山麓、湘江河畔,占地103畝,陵園與“遵義會議會址”和“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等紀念體系隔江相對,彼此輝映,不過遵義人都叫紅軍山。步出會址,路過揚柳街一側的紅軍總政治部駐地,一座鬱鬱蔥蔥的山崗便是遵義紅軍烈士陵園,人們尊稱為“紅軍山”。遵義紅軍山紀念碑位於遵義市小龍山上,陵園正面碑正面是鄧小平同志手書的豎寫“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色大字。碑後是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墓。為紀念遵義會議五十周年時興建的一座別具特色的紀念碑。拾級而上,只見滿山青松翠柏,一座巨大的紅砂石墓塋掩映在萬綠叢中,裡面安葬著紅三軍團參謀長鄧平同志的骨灰。山上還有一座青石圓墳,墳前立著一塊石碑,上書“紅軍墳”三個大字。裡面葬著一位當年為遵義人民治病而慘遭反動派殺害的紅軍衛生員 。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21日遵義解放後,人民政府清理了1935年初在遵義戰役中犧牲的紅軍烈士遺骸,先後找到了19名軼名烈士。1957年,時任國防部長的彭德懷致函貴州省委,提請務必找到他的親密戰友鄧萍的遺骸。經省、地、市黨政軍的共同努力,1958年終於在松子坎找到鄧萍原墓,並遷至遵義市小龍山上。 同年,遵義市政府立即報請上級批示興建“遵義市紅軍烈士陵園”。經上級部門研究後,同意撥款30萬元,在遵義市修建烈士陵園和紀念碑。1958年9月,遵義市紅軍烈士陵園正式動工興建並於次年初竣工。陵園劃定範圍為103畝,始建盤山車道和289級石階,由湘江河邊的公路直通陵園的紀念活動平場。
陵園正中,用紅砂石為鄧萍建造了一座墓室,並在清明節專門舉行了隆重的遷葬儀式,將盛有鄧萍遺骨的棺木安埋在小龍山石砌墓室內,同時亦將找到的其他紅軍烈士遺骨遷葬此地。自此,市民們便親切地稱之為“紅軍山”。
遵義紅軍山
迎風奏樂永放光芒
走進陵園,沿著數百級石階而上,一座氣勢雄偉,造型別致的紅軍烈士紀念碑映入眼帘,震撼人心。紀念碑高30米,下寬6米。碑的頂端,是5米高的鐮刀錘子標誌,該標誌由鈦合金澆鑄的風鈴片組成,每塊風鈴片表面都覆有9999純金箔,抬頭望去,標誌在陽光下熠熠閃光。每逢風起,標誌就會發出叮叮噹噹的風鈴聲,好似烈士英魂在耳旁細語。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
據陵園管理所的工作人員介紹,整座紀念碑均由著名雕塑家葉毓山教授設計而成,在很多細節的設計上都有獨到之處。正如底座圓環外壁上以石雕頭像為界鑲嵌著的繁星,每面7顆,總計28顆。它們象徵著中國共產黨由1921年建黨至1949年建國的28年崢嶸歲月——經過28年的艱苦奮鬥,中國共產黨人終於取得了全國政權,解放了全中國,這一勝利是千千萬萬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他們必將永垂不朽,他們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烈士的安息之所
鄧萍墓坐北朝南,由正墓室、側墓室和臥碑等組合而成。正墓室高5米,寬7.35米,進深4.35米;側墓室低、高各3.3米,寬6.35米,較正墓室向前突出2.15米,整個墓室呈“凸”字形,共長20.05米。墓室頂端豎紅色五角星。墓室正面鑲嵌鋼筋混凝結構墓碑。碑長4.1米,寬0.78米,正中模塑“鄧平同志之墓”六個金色大字,系當時貴州省省長周林手書。左右兩側墓壁上,分別模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八個大字,顏色均為白色黑底。臥碑斜置於墓室正前方8米之台階中央,長4.5米,寬3.1米,在白色水磨石面上,用紅、黃、綠三色水泥堆塑,由53朵大小不等的向日葵組合而成,並裝飾素帶兩根,形如一個巨型花圈,整個臥碑做工精雕細琢,造型端莊,深切表達了遵義人民對革命烈士的緬懷和悼念之情。
自陵園建立至1986年,省、地、市為陵園建設投資,總計300萬元。1983年10月國務院批准為全國32個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之一。1988年國家民政部撥款25萬元,省民政廳撥款5萬元,建築了烈士骨灰堂和陳列室。青松堂旁是紅軍墳和紅軍衛生員的銅像,已被遵義人奉為紅軍“菩薩”,過往的人們都會在銅像上撫摸,這已成為人們祈禱健康的一種方式。有一面“紅軍英烈牆”。就在紅軍菩薩像的不遠處,牆上整齊銘刻的,除了紅軍將士的名字,還有他們犧牲時的年齡。一一看去,最年輕的戰士,犧牲時僅13歲。
紅軍墳的故事
1935年,紅軍長徵到遵義時,駐城郊桑木埡的前哨連有一位不滿二十歲的衛生員。他既有一套成熟醫術,又有赤膽忠心的醫德。恰逢當地流行傷寒病,民眾因病死亡人數不斷攀升。有鑒於此,衛生員在戰友們忙於打土豪、給勞苦民眾分糧分物時,不分晝夜、風雨無阻地走村串巷,給老百姓看病、送藥、打針。由於醫德好、醫術高,經衛生員診治的病人無不手到病除。這一訊息很快風傳開去,周圍數十里的農民紛紛前往求醫、討藥,一時間把他忙得不亦樂乎。
某日傍晚,一名約12歲的小孩哭著跑來哀求,請他到遠離駐地十多里的地方為其病重的父母看病。看著滿臉淚水的小孩,衛生員感到心裡有根弦被深深地觸動了。他不顧數天來的疲勞,冒著小雨、踏著泥濘到達患者家中,連夜給王大爺、王大娘服藥、打針,直到天明時患者脫險後才返回駐地。 回到駐地後,衛生員卻發現營地內已是人去樓空。原來就在他為患者治病的夜裡,連隊接到命令連夜趕路去別處執行任務了。由於衛生員遲遲未歸,連長便寫了一張字條托房東轉交給他,字條上寫道:“小洪,部隊要執行緊急任務,不能等你,你回來後,立即向桐梓方向趕來。”見到連長的指示,衛生員立即向連隊出發的方向急追而去,沒想到臨走時卻被前來感恩的民眾簇擁著,這送雞蛋,那送米粑,十分難捨。就在這時,敵人聞訊而至,不幸落入敵人手中的衛生員被槍殺於桑木埡場口。老百姓為了報答他生前為民除病的恩情,將其屍體就地安埋在路旁。因不知其籍貫和名字,民眾只得稱之為“紅軍墳”。後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原校長鐘有煌同志證實,衛生員名叫龍思泉,是紅軍三軍團五師十三團二營的優秀衛生員。
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紅軍烈士陵園建立以後,一方面紅軍的好處深深銘記在民眾心中,另一方面有成千上萬的人民扶老攜幼,自發前往瞻仰,每年陵園接待遊客均在25萬人次以上。甚至來自省城和首都大專院校工作、實習或參觀的學生,也都到這裡舉行紀念活動,邀請當地健在的老紅軍講述當年長征的故事。這些盛況。使整個陵園自然形成了教育青少年和廣大人民民眾、學習紅軍優良傳統,繼往開來,振興中華的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