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氏鰉

達氏鰉

達氏鰉,俗稱鰉魚。英文名為kalugasturgeon。達氏鰉軟骨魚類,物種起源於距今一億三千萬年的白堊紀,是全世界惟有黑龍江流域才有的珍貴魚類。

達氏鰉 Huso dauricus 又稱黑龍江鰉,隸屬鱘科,鰉屬,系該屬世界僅有的 2 個品種之一,產於黑龍江,最大個體可達 520 kg 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 達氏鰉壽命長,生長速度快,性成熟晚,生殖周期長,適應性強,能耐低溫。 達氏鰉經濟價值極高, 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達氏鰉
  • 拉丁學名:Huso dauricus
  • 別稱:鰉魚
  • :動物界
  • :鱘形目
  • :鱘科
  • :鰉屬
  • 分布區域:黑龍江流域
簡介,分布,習性,歷史,淵源,價值,特徵,人工養殖,親魚選擇,選擇標準,溫度對催產的影響,產卵池,流水,雌雄親魚配對,藥物注射,采卵、采精與授精、脫黏,達氏鰉常見病害及其預防,細菌性敗血病,腸炎病,腫嘴病,爛鰓病,水霉病,氣泡病,保護,最新新聞,

簡介

分布

達氏鰉的體形較大,是淡水魚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及與其較大支流相連的湖泊,尤其以黑龍江中游為最多;其次是分布於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下游等水域,嫩江下游也偶有發現。
此魚為淡水魚類,從不游入海里,分為黑龍江河口的種群、常年生活在該河道的種群以及鄂霍茨克海與日本海沿岸淡水水域的種群。 達氏鰉為底層魚類,喜歡分散活動,成體多在深水區,很少進入淺水區。幼體在河道淺水區及其附屬湖泊、泡沼中育肥、生長,平時棲息在大江的夾心子、江岔等水流緩慢、砂礫底質的地方。

習性

覓食遊動活躍,一年四季覓食,冬季在大江深處越冬,性成熟的個體,在初春開始向產卵場洄游。 達氏鰉性情兇猛,為大型的肉食性淡水魚類。幼體主食底棲無脊椎動物、甲殼類及小魚、小蝦、昆蟲幼體等。口位於頭的腹面,較大,似半月形,口前、吻的腹面有觸鬚2對,中間的1對向前。吻呈三角形,比較尖。左右鰓膜相互連線,這是與鱘魚不同點,是鰉、鱘魚的分類依據之一。有長吻型和短吻型兩種類型。

歷史

淵源

達氏鰉作為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之一,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過,其原始古樸的外形1億多年來幾乎沒有改變,具有珍貴的科研價值。鰉魚學名為達氏鰉,是鱘魚的一種,起源於一億三千萬年前,達氏鰉性情兇猛,屬於大型肉食性魚類,能活50年以上,現僅存於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黑龍江之中。
達氏鰉
黑龍江省所產的鰉魚屬於達氏鰉,古時曾作為貢品送往京城供皇家享用。出產於黑龍江省呼瑪縣至撫遠縣黑龍江流域,因體大、壽命長、食量大、力量強,是淡水魚中最大的一種魚類,素有“淡水魚王”之稱;它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最珍奇的魚種,是黑龍江省特產的世界名魚,被生物學家稱為“活化石”,是黑龍江流域特有的大型名貴經濟魚類。

價值

黑龍江省的鱘鰉魚肉含有比其他魚類高出3~5倍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造血維生素葉酸,而且赫赫有名的魚子醬就來自其卵,經濟價值很高,出口價格每斤高達近300美元。

特徵

鰉魚形態奇特,頭尖、尾歪、體長,顏色黃褐,身上無鱗,而在背脊和兩側有5列菱形的骨板(硬鱗)。鰉魚長可達5.6米,重可達1000公斤。鰉魚力大無窮,它是一種底棲肉食性魚類,在水中只要擺動尾鰭,張開大口,便可吞進幾千克重的魚。鰉魚平時趴在流石上,顏色和江水一樣,別的魚飽食之後總是喜歡到涯下深水處休息,常常被大鰉魚吞食。大鰉魚一口可吃掉幾十條魚,飽了便晃動身體上浮,甩掉掛在身上的雜草和泥水沫子,被稱為“鰉魚甩涎子”。喜歡在沙質和鵝卵石底的江河中活動。

人工養殖

達氏鰉(Huso dauricus),又稱鰉魚、黑龍江鰉,是只有黑龍江流域才有的珍貴魚類。自然界中鰉魚以天然水域水生昆蟲、底棲動物及小型魚類為食,性成熟年齡在 14年以上[1]。人工養殖經過馴化可以攝食配合飼料,性成熟年齡在 8 年左右。2000 年公司從黑龍江引進野生達氏鰉魚卵通過人工孵化,獲得魚苗,模擬自然水域環境條件,建循環水工廠化車間培育達氏鰉,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達氏鰉性腺發育成熟。2010年 6 月3 日,選取5 尾達氏鰉,通過人工催產獲得成功,取得了技術性的突破。

親魚選擇

成熟好的達氏鰉親魚可以從雌、雄魚外部形態來鑑別:雌魚腹部飽滿膨脹、柔軟有彈性,肚皮薄,生殖孔紅潤外突;雄魚腹部較瘦小,呈輕微的凹槽狀,用取卵器取出少許精巢組織灑在水中立即散開,發育好的雄魚擠壓腹部有精液流出。

選擇標準

用於做繁殖的達氏鰉親鱘,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性腺發育處Ⅳ期中以上,取卵觀察,卵橢圓形,深褐色,卵徑 2.9 mm 左右,卵粒大小均勻,色素圈明顯,動物極中央形成被暗色色素環所包圍的明亮的極性斑。切片觀察:卵核緊靠動物極邊緣,極化指標為 1/25~1/40。 成熟雄魚一般選用精巢發育到Ⅳ期末或Ⅴ期的雄魚(已能擠出精液的)。這時成熟精子已充滿精巢的腹腔內,擠壓魚腹部時可將精液擠出。

溫度對催產的影響

達氏鰉催產適宜水溫在11~18 ℃,超過、低於適宜水溫範圍則不能獲得很好的催產效果。水溫要求相對穩定,突然較大幅度的水溫變化,不利於產卵排精。催產前應注意天氣預報,儘量避免在天氣突變時催產。

產卵池

達氏鰉的繁殖都採用人工授精,產卵池實際上當作催產池用,因此建產卵池不必考慮收集魚卵的問題,而應考慮捕捉親魚方便、有利於保護親魚,以及是否經濟實用等。產卵池的形狀多採用橢圓形,圓形,進水方式採用沿池壁方向沖入,水在池中形成圓周運動,刺激鰉魚產卵或排精。產卵池面積一般為80 m2左右,池深1.0 m,池底鋪白色瓷磚,便於觀察親魚排卵。產卵前將達氏鰉雌、雄親魚分開暫養,便於注射催產藥物,產卵時將親魚撈出魚池進行人工授精。

流水

在人工催產的條件下,流水不是主要條件而是輔助條件,一方面流水可供給池中充足的溶氧,另一方面在預計產卵前的數小時,給予一定的流水刺激有助於親魚的發情產卵,水溫較低時可以適當增加流水刺激。

雌雄親魚配對

自然產卵的鰉魚都是成群結隊,往往一尾雌魚產卵有數尾雄魚追逐,以通過自然選擇來保證後代的質量。而人工催情卻用不著許多雄魚,一般雌雄親魚的比例為 1 ∶ 1~2 ∶ 1 即可。進行人工授精時,一尾雄魚的精液可供 3~4 尾同樣大小的雌魚使用。

藥物注射

達氏鰉催產的催產激素主要為地歐酮(DOM)、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HRH-A2)合劑,採用兩針胸鰭基部體腔注射,其具體劑量為:第一針 DOM1 mg/kg+LHRH-A2 2 μg/kg,第二針 DOM 2 mg/kg+LHRH-A2 7 μg/kg,根據魚卵發育成熟度的好壞可以適當的加減其劑量,兩針間隔時間在 10 h 左右。雄魚在雌魚注射前 1 d 採用一針注射,注射量為雌魚的一半左右。

采卵、采精與授精、脫黏

采精。在采卵之前先將雄魚精液取出來低溫保存備用。雄魚藥物注射14 h 後便可以採集精液,擦乾魚體腹部用導流管或前端帶有軟管的注射器插入雄魚生殖孔中將精液收集到氧氣袋中。優質精液為乳白色,鏡檢精子活力在3 min 以上,無論哪種方法採取精液初期和最後取出的精液捨棄,將優質精液充上新鮮的氧氣,放入冰櫃中控制溫度 4 ℃左右保存備用。
取卵。雌魚藥物注射 15 h 後,每隔 2 h 檢查一次雌魚有無卵粒產出,當生殖孔可以擠產卵粒或雌魚自己排出少量卵粒時,說明已少量排卵,但大部分卵還未游離,需要再等 1.0~1.5 h,待可擠出大量成股的卵粒時,說明魚卵已經游離,應立即採取魚體腹部剖腹方法取卵 。
人工授精。採用半乾法受精,按照 1 L 魚卵 10 mL 精液2L 水的比例混合受精,先將適量優質精液倒入適量
水中再立即倒入魚卵中用羽毛攪拌均勻,再加清水攪拌 3~5 min,濾掉多餘的精液和黏液清洗幾次,進行人工脫黏。
脫黏。達氏鰉受精卵有很強的黏性,5~10 min 出現黏性,受精完畢加水清洗黏液和多餘的精液,靜置 2min,然後將產卵前浸泡好的 10%~20%滑石粉溶液倒入盆中充分混合攪拌脫黏 50 min。脫黏結束將受精卵清洗乾淨放入孵化瓶中孵化。

達氏鰉常見病害及其預防

細菌性敗血病

症狀:病魚行動遲緩,攝食量下降,體表症狀為腹部、口腔周圍、骨板基部出血,肛門紅腫,鰓絲顏色較淡;剖檢有淡紅色腹水,肝臟腫大呈土黃色,有壞死灶,後腸及螺旋瓣出血發炎,並充滿泡沫粘液物質。
病因:該病是生產操作致使魚體產生應激反應過多或魚體受其他病害侵襲後引起的繼發性感染。該病在自然界水體中廣泛分布。
危害:該病可危及人工養殖的各種規格的鰉魚,在管理不善、連綿陰雨天時較易發病,其來勢猛、傳播快、感染率高,如控制不及時,死亡率很高。
治療:①池水消毒,全池潑灑二氧化氯,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用藥 0.3g。②內服治療,每100kg 魚每天用恩諾沙星 2.0g 拌餌,分 4 次投喂,6d 為一療程。1.5 預防 ①減少不必要的操作,保持池水清潔。②定期用二氧化氯 (0.3g/m3)、聚維酮碘(0.5g/m3)等藥物進行水體消毒,並在飼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藥物及維生素 A、E 等。

腸炎病

症狀:病魚遊動遲緩,食慾減退。檢查病魚,可見肛門紅腫,輕壓腹部有黃色粘液流出;解剖可見腸壁局部充血發炎或者全腸呈紅色,腸內無食物且積黃色粘液。病因:在水溫高於 20℃時,因養殖水體水質變差或鰉魚攝食
危害:達氏鰉稚、幼魚(250g 以下)易染此病,若不及時治療,常引起大量死亡。
治療:每 100kg 魚每天用 2~4g 大蒜素,拌餌投喂,連服 5~6d。
預防:①投餵天然餌料,一定要新鮮;投餵人工飼料,要選用顆粒大小適中、未變質的全價飼料。②儘量做到定時定量投喂,定期投餵藥餌(每 10kg 飼料中添加大蒜素 2g)。

腫嘴病

症狀:病魚口部四周充血、腫脹,有時伴有水霉著生,口腔不能活動自如,攝食困難。
病因:該病經常發生在幼鰉轉食期間,由於池底殘餌較多,清洗不及時,幼鰉在此攝食時易導致嘴部發炎。從該病對一些抗菌藥物較為敏感的現象來看,普遍認為該病由細菌感染引起。但自前未見有關病原的篩選、鑑定等詳細研究資料。
危害:該病在 20cm 以下的幼鰉階段發生較多,可造成幼鰉死亡。
治療:①池水消毒,全池潑灑恩諾沙星 1g/m3水體,連潑 3d;②內服治療,每 100kg 魚每天用土黴素 3g 拌餌投喂,連餵 3d。
預防:及時清除池中殘餌,定期對飼料台進行消毒。

爛鰓病

症狀:病魚體色較淡,行動遲緩,離群獨游;鰓絲髮白,呈斑塊狀腐爛,其上覆蓋帶泥土雜物的粘液。
病因 :因養殖水體水溫偏高(25℃以上),有機質含量高,某些有害細菌生長旺盛,毒力增強,感染魚體所致。
危害:該病主要危害 20cm 以下的幼鰉。染病後 2~3d,病魚因呼吸困難而死。
治療 :①池水消毒,全池潑灑二氧化氯 0.3g/m3水體,連潑 2d。②內服治療,土黴素拌餌投喂,每夭用藥 50mg/kg 魚體重,連用 3~5d。
預防:及時更換池水,保持水質清新。

水霉病

症狀:受感染的孵化中的達氏鰉卵上,菌絲像根狀物浸入卵膜,外菌絲穿出卵膜或輻射浸在水中,使鰉卵看起來像一個白色絨球。體表受傷的達氏鰉也易繼發感染水霉,病魚傷處灰白色,孽生大量棉絮狀水黴菌絲,患病達氏鰉早期離群在水體上層不正常遊動,不攝食,魚體逐漸消瘦,直至死亡。
病因:在 15~20℃水溫條件下,未受精的卵或魚體的受傷部位先著生水霉,然後向受精卵或魚體正常組織蔓延。該病由水霉屬和綿霉屬等水生真菌寄生引起,常見種類有同絲水霉、鞭毛綿霉等。
危害:達氏鰉卵及受傷達氏鰉易感染此病,其對孵化中的受精卵危害較大,受精卵死亡率可達 70%~90%。
治療:①每天用衛抗(1~2g/m3)溶液浸泡魚卵 20min,②全池潑灑食鹽、小蘇打合劑,用藥量為食鹽 400g/m3水體+ 小蘇打 400g/m3水體。
預防:①提高鰓卵受精率,改進孵化方法,保持良好水質,或採用人工方法不斷清除壞卵。②放養仔、幼魚的魚池池壁池底要光滑,避免魚體擦傷。③運輸、轉池和放苗時,操作要細緻,經過操作後的魚苗下池時,須用 2%~3%的食鹽水浸洗 5~10min 消毒。

氣泡病

症狀:病魚遊動緩慢、上浮貼邊,或分布在水流較緩處的中上層水中,病重者腹部膨大明顯,下沉困難。肉眼檢查,可見在口前兩側的兩條溝裂內有許多呈線形排列的氣泡;剖腹可見部分胃內有食物,腸內有黃色粘液和氣泡。鏡檢鰓絲髮白,鰓絲間粘液較多,有許多小氣泡,鰓絲完整。
病因:本病是水中氮氣或氧氣含量過飽和時 (氮氣飽和度達 125%以上時即會發生氮所引起的氣泡病;在氮氣飽和度達 130%以上時,短時間內即會引發致命的危害),使得魚的腸道、鰓、肌肉等組織內形成微氣泡,進而使微細血管產生栓塞;造成組織水腫等現象,而使魚死亡。養殖用水使用地下深層水或自噴地表水時,極易取到氮氣過飽和的水而引發此病。
危害:該病對達氏鰉幼魚(15cm 以下)造成危害最大,嚴重時,3~5d 就可使大部分的魚
死亡。
治療:①全池潑灑食鹽,使池水濃度為 0.5%。②把有病的魚收集到經處理過的較低溫水中,加大水流速度,增加魚的運動量,使魚通過體循環,較快地排出體內氣泡。③將有病魚苗裝入塑膠袋充氧靜放 12h 後放出。
預防: ①減少水源過度曝氣,防止水源中氣體過飽和。②幼鰉轉食期間,池中充氣頭罩上網罩,可避免鰉魚誤食氣泡。

保護

達氏鰉現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其認定為瀕危物種。

最新新聞

2014年8月29日黑龍江省富錦市4位漁民在松花江與黑龍江交匯深水區域捕魚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長約2.5米的大魚,4人合力將它打撈上岸,過秤一量足有537斤重,在現場的人驚呼不已。好心人戴洪娟女士用6萬餘元從漁民手裡買下這條大魚,隨後將其放回江中。
2015年5月19號撫漁民李敏和兩個夥計在捕魚作業時,捕獲到一條長2米重700斤的大鰉魚.一輛小貨車只能裝下半身.這條魚被一位黑河的客商以9.5萬買下.
達氏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