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實施《旅遊法》、《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旅遊經濟強省的意見》(川府發〔2013〕42號)精神,現就促進全市旅遊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思路
遵循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堅持政府推動、市場主導、產業融合,大力實施“文旅靚市”發展戰略,以深化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項目開發為重點、打造精品景區為核心、培育產業集群為支撐,全力提升旅遊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把達州建成“成渝西”黃金旅遊線的重要目的地。
(二)發展目標
1.旅遊經濟指標。到2017年,全市旅遊總收入達到150億元,新增旅遊就業3萬人;到2020年,全市旅遊總收入達到200億元以上,新增旅遊就業3萬人。
2.旅遊產業規模。到2017年,培育國家4A級旅遊景區7家,國家旅遊度假區1家,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縣3個;到2020年,培育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1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2家,國家旅遊度假區2家,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1家,國家文化旅遊示範基地1家。
二、重點任務
(一)打造旅遊精品,推進集群發展
1.打造城市旅遊核心區。實施“景城一體”,旅遊要素融入城市整體發展綜合布局,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統籌考慮旅遊功能。圍繞城市精神和主題形象,增設標誌性文化景觀和形象標識。改造提昇州河濱水景觀,構建水上娛樂、水岸休閒的城市遊玩區。依託中心廣場、人民廣場、天益廣場、蓮花湖、張家壩等商務文化集聚區建設,打造餐飲、娛樂、購物、休閒、會展等特色旅遊主題街區。加快鳳凰山、蓮花湖片區、大寨子、鹿鼎寨、火峰山、犀牛山等城市公園建設,形成獨具特色的環城市生態遊憩帶。(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通川區、達川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規劃局、市商務局、市文體廣新局、市林業園林局、市城管執法局)
2.建設三條旅遊精品線。有效統籌旅遊景區、旅遊城鎮、旅遊通道建設,重點培育三條貫穿全市、銜接周邊的複合型旅遊線路:最佳化提升達州市區—真佛山—海明湖—五峰山—賨人谷—渠縣漢闕—城壩遺址休閒度假養生旅遊線,延伸至廣安、南充地區,融入重慶都市旅遊圈;加快建設達州市區—神劍園—洋烈水鄉—巴山紅軍公園—百里峽—八台山—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生態紅色文化旅遊線,對接巴中、漢中地區,融入川陝渝紅色旅遊環線;改造完善達州市區—蓮花湖—犀牛山—青寧—九龍湖—飛雲溫泉—峨城山鄉村休閒體驗旅遊線,連線梁平、萬州地區,融入三峽國際旅遊線。(牽頭單位:市旅遊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交通運輸局)
3.培育五大旅遊集聚區。重點推進八台山—百里峽生態度假旅遊集聚區。加強地質遺蹟、生物多樣性、森林生態、地熱資源保護與開發,推進八台山地質公園、龍潭河康養基地、天池壩風情小鎮、百里峽高山旅遊、洋烈親水生態休閒長廊建設,打造大巴山生態科普山地公園,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精心打造羅家壩—城壩遺址古巴國文化旅遊集聚區。整合羅家壩、城壩遺址、漢闕群文化資源,加大考古發掘力度,啟動巴人文化博物館、秦漢文化博物館、中華漢闕園等項目建設,打造展示巴文化精髓的大遺址考古公園,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文化旅遊示範基地和世界文化遺產。著力培育賨人谷—大坡嶺生態休閒旅遊集聚區。實施大坡嶺森林遊憩、鎖口峽探險、桂花嶺古賨山寨、賨人文化特色街區項目建設,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古賨文化和生態休閒旅遊區,力爭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加快建設五峰山—海明湖休閒養生旅遊集聚區。突出溫泉、運動、休閒主題,加快完善海明湖旅遊功能,整合五峰山森林、溶洞、湖水、田園資源,建成溫泉森林康體養生旅遊綜合體,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旅遊度假區。抓緊提升真佛山—金山寺宗教文化旅遊集聚區。以德化寺、金山寺為核心,加快真佛山業態培育,推進孝善思想和禪宗文化傳播,開發體驗式宗教旅遊產品;推進金山寺修復改造工程,打造川東第一名剎,創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牽頭單位:市旅遊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文體廣新局)
(二)堅持產業融合,促進業態創新
1.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依託當地區位條件、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挖掘文化內涵,發揮生態優勢,突出鄉村特點,開發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產品。推動鄉村旅遊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合理利用古村古鎮、民族村寨,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旅遊小鎮,建設一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加強鄉村旅遊精準扶貧,紮實推進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統籌利用惠農資金加強衛生、環保、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遊服務體系。加強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培訓,鼓勵旅遊專業畢業生、專業志願者、藝術和科技工作者駐村幫扶,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牽頭單位:市農委,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扶貧移民局、市旅遊局)
2.創新發展文化旅遊。高水平建設蓮花湖全國新農村文化藝術演展基地,加快推進巴山大劇院、民眾文化廣場、田園大舞台、主題遊樂園建設,培育國家級文化旅遊示範基地。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支持傳統戲劇的排練演出場所、傳統手工藝的傳習場所和傳統民俗活動場所建設。創新開發各類休閒文化旅遊產品,高水平打造元九登高節、新農村文化藝術展演等重要節慶品牌。充分利用博物館、紀念館、體育場館等設施,開展文體旅遊活動。鼓勵創辦文化旅遊演藝公司,依託本土文化藝術資源,打造特色鮮明、藝術水準高的旅遊文化演藝劇目。(牽頭單位:市文體廣新局,責任單位:市旅遊局)
3.積極推動產業融合。大力推動旅遊與其它產業融合發展,主動與農業、林業、水利、工業、商貿、體育、地質、環保、衛生等相關產業規劃和政策對接,共同發展農業觀光、森林旅遊、休閒度假、研學旅行、健康醫療、養生養老等旅遊新業態,形成多點支撐、融合發展的大旅遊格局。(牽頭單位:市旅遊局,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林業園林局、市經信委,市國土資源局、市教育局)
(三)完善基礎設施,加快要素配套
1.加快旅遊交通建設。圍繞重點旅遊景區和旅遊精品線路建設,儘快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為主體,國(省)道旅遊公路為骨架,景區旅遊通道為支撐的旅遊交通網路。加快推進河市機場搬遷前期工作,加強機場航空航線運營。創造條件開通成都、重慶經達州至萬州、西安、武漢等地動車組或旅遊專列,力爭動車線路市域全覆蓋。改造提升達州至真佛山、渠縣至賨人谷、漢闕、大竹至海明湖、萬源至八台山旅遊公路,新建達陝高速新華出口經樊噲至百里峽、廠溪出口經羅文至煙霞山、達開快速通道至真佛山、九龍湖、達宣快速通道至洋烈水鄉、萬源經龍潭河至百里峽、宣漢經峨城山至開江等旅遊通道,2017年基本完成3A以上景區旅遊公路建設,確保具備旅遊客車安全通行條件且有穩定客源的線路開通旅遊專線車,城鄉公交逐步向周邊主要景區和鄉村旅遊點延伸。完善加油站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旅遊服務功能,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建設。將通往旅遊區的標誌納入道路交通標誌範圍,完善指引、旅遊符號等標誌設定。(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市旅遊局、達州火車站、達州河市機場)
2.完善旅遊公共服務。加強景區旅遊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應急救援、遊客信息服務以及垃圾污水處理、安防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重點旅遊景區和旅遊線路,進一步完善遊客諮詢、標誌標牌等公共服務設施。建立健全醫療救助、安全防範、應急處置、投訴受理等快速反應機制和旅遊公共信息發布制度。在機場、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及城市商業中心、重點景區、星級賓館等地設立旅遊信息諮詢點,完善城區主要道路、廣場、車站等地旅遊公共信息標識,主要遊客集聚區配套建設停車場。(牽頭單位:市旅遊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計生委、市質檢局、市政府應急辦)
3.培育旅遊市場主體。引導旅遊飯店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結構,鼓勵發展品牌連鎖和特色主題酒店,提高旅遊集群式接待能力。支持旅行社做大做強,加快培育一批專業化旅行社,積極引導旅行社網路化發展,推行連鎖經營、網路行銷和專業服務。依託全市優質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圍繞燈影牛肉、東柳醪糟、巴山雀舌、橄欖油、舊院黑雞、渠縣黃花、特色菌菇等,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和瓷胎竹編、苧麻織物等旅遊紀念品,培育知名旅遊商品品牌和龍頭旅遊商品生產企業。(牽頭單位:市旅遊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信委、市農業局)
(四)創新宣傳行銷,拓展客源市場
1.整合行銷資源。建立政府主導、企業聯手、媒體跟進的旅遊宣傳推廣機制,開展達州旅遊主題口號徵集和整體形象策劃,明確形象行銷政府責任、產品行銷企業責任和共同行銷的社會責任。有效整合政府部門、旅遊企業、宣傳媒介和宣傳活動等資源,利用媒體宣傳、展銷會、推介會、公眾展示、業內交流等傳統模式,加強與文化、體育、科技、商務、新聞、外事、通訊等單位的聯繫和交流。在重要景區、交通幹線、城市出入口和公共場所設定旅遊形象宣傳公益廣告,並納入市政規劃建設及管理。市內主要媒體要開設旅遊公益宣傳專欄,各旅遊景區、星級飯店、旅行社等旅遊企業,要建立旅遊宣傳視窗和平台。(牽頭單位:市政府新聞辦(市委外宣辦),責任單位:市旅遊局、市文體廣新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廣播電視台)
2.拓展客源市場。創新行銷方式,鞏固擴大秦巴十市(區)和川渝鄂陝一級客源市場,重點拓展通航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二級客源市場,積極開拓國內其他省會城市和入境游三級客源市場,培育穩固的核心客源市場體系。深化區域旅遊合作,豐富達渝、川東北旅遊聯盟、川陝渝紅色旅遊區、秦巴旅遊片區等合作內容和形式,構建區域一體化旅遊市場。(牽頭單位:市旅遊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實施智慧旅遊。完善和升級達州旅遊政務網、旅遊資訊網和區縣旅遊網路,集合全市旅遊信息,接入各主要入口網站,建設達州旅遊最佳外宣平台。積極組織星級飯店、星級農家樂、骨幹旅行社、重點旅遊景區,充分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開展商務活動,實現旅遊線上服務、網路行銷、網路預訂和網上支付功能。以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為基礎,整合套用信息技術、數據通信傳輸、計算機處理技術,構建數位化、智慧型化、規模化、精準化網際網路-移動通信旅遊宣傳促銷體系,提高旅遊宣傳促銷現代化水平。(牽頭單位:市旅遊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信委、市商務局)
(五)嚴格依法治旅,提升服務質量
1.加大執法力度。全面貫徹實施《旅遊法》,加強旅遊執法隊伍建設。旅遊、文化、工商、公安、衛生、質檢、價格等部門要加強聯合執法,建立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曝光力度,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旅遊市場綜合執法,依法嚴厲打擊“黑導遊”和誘導、欺騙、強迫遊客消費等行為,依法嚴肅查處串通漲價、哄抬價格和價格欺詐行為,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的消費環境,引導旅遊者文明消費。充分發揮旅遊者、社會公眾及新聞媒體的監督和引導作用,推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推動景區景點進一步做好文明創建和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工作,加大景區文明旅遊執法,杜絕亂刻亂畫、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行為。加強旅遊協會建設,提高行業自律水平。(牽頭單位:市旅遊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衛生計生委、市工商局、市質檢局)
2.嚴格安全管理。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旅遊安全管理責任制,旅遊景區突發事件、高峰期大客流應對處置機制和旅遊安全預警信息發布制度,要納入當地統一的應急體系。加強旅遊道路特別是橋樑、隧道危險路段等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對大型遊樂設施等旅遊場所特種設備定期開展安全檢測。旅遊景區、星級飯店安全防護和消防設施要達標驗收合格後方能正式營業。完善旅遊安全服務規範,旅遊從業人員上崗前要進行安全風險防範及應急救助技能培訓。旅行社、景區要對參與高風險旅遊項目的旅遊者進行風險提示,並開展安全培訓。重點景區要配備專業的醫療和救援隊伍,有條件的可納入應急救援基地統籌建設。(牽頭單位:市安全監管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公安局、市衛生計生委、市交通運輸局、市旅遊局、市質檢局)
3.強化人才保障。實施“人才強旅、科教興旅”戰略,培養和引進懂市場、善經營、會管理的專業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形成行政管理、企業經營、行業服務配套的旅遊人才體系。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要規劃設定旅遊相關專業,滿足旅遊產業發展需求。落實導遊薪酬和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導遊職級、服務質量與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機制。改革旅遊培訓方式,充分運用遠程教育、網路培訓等現代手段,提高旅遊教育培訓的科技含量。鼓勵和支持旅遊企業自主開展員工崗前培訓和崗位技能培訓,繼續推行旅遊行業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把符合條件的旅遊服務從業人員納入就業扶持範圍,落實好相關扶持政策。(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旅遊局、市教育局)
三、政策引導
(一)推進旅遊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完善旅遊管理部門產業促進和綜合協調職能。加快推進旅遊領域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切實發揮旅遊協會作用,鼓勵中介組織發展。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準入標準和運行規則,打破行業、地區壁壘,推動旅遊市場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鼓勵品牌信譽度高的旅行社和旅遊車公司跨地區連鎖經營。鼓勵旅遊企業通過聯合、兼併、重組、收購等方式,創新經營體制,開展資本運營,實現規模化發展。探索組建達州文化旅遊發展集團,作為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的投融資和運營平台。按照“管辦分離”原則,理順景區管理體制,變多頭行業管理為協調聯動綜合管理。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對景區遊客進行最大承載量控制。(牽頭單位:市旅遊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文體廣新局)
(二)強化規劃引領。將旅遊基礎設施和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和調整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基礎設施規劃、村鎮規劃等專門規劃要充分考慮旅遊業發展需要。堅持旅遊項目建設規劃先行政策,加強重點旅遊項目的前期論證和方案策劃,沒有納入旅遊業發展規劃的旅遊項目,一律不得開發。與旅遊有關的建設項目在審批時要以旅遊發展規劃作為審批的必要依據,與旅遊有關的重大建設項目審批,應徵求旅遊主管部門意見。(牽頭單位:市規劃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旅遊局)
(三)加大財政投入。各級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立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形象推廣、執法監督、人員培訓和促進旅遊就業等的投入。各相關部門在安排服務業、中小企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時,要將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和項目納入支持範圍。建立航線培育基金,對組團支持所開航線的旅行社給予補貼。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辦法由市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織財政、旅遊等部門研究制定並負責實施。(牽頭單位: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旅遊局)
(四)落實優惠政策。賓館飯店執行國家規定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政策。允許旅行社參與政府採購和服務外包。旅行社從事旅遊業務繳納營業稅,計征基數應扣除各類代收服務費。排放污染物達到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並已進入城市污水處理管網的旅遊企業,繳納污水處理費後,環保部門不再收取污水排污費。旅遊企業用於宣傳促銷的費用依法納入企業經營成本。旅遊企業招用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享受失業人員再就業或小微企業等稅收優惠政策。(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環保局、市旅遊局)
(五)保障用地需求。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安排旅遊用地規模和布局,省重點旅遊項目用地爭取在省預留建設用地指標中解決。編制和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時,要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年度土地供應要適當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以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開辦旅遊企業,修建旅遊設施涉及改變土地用途的,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支持利用廢棄礦山、騰退宅基地等存量建設用地及荒山、荒坡、荒灘等依法開發旅遊項目,支持企事業單位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依法開發旅遊。(牽頭單位:市國土資源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旅遊局)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領導。調整充實市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對旅遊產業發展的領導協調作用,及時研究解決影響和制約旅遊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制定加快旅遊業發展的具體方案,出台支持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各縣(市、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旅遊產業發展領導機構,負責統籌協調落實旅遊產業發展任務。各縣(市區)政府和市級相關部門要按照本意見要求,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二)密切配合。各級旅遊、發展改革、財政、宣傳、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國土資源、林業、農業、商務、環保、宗教、公安、安全監管、工商、稅務、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投資促進等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配合,創新舉措,提高行政效能和市場監管水平,主動提供優質服務,共同助推旅遊產業加快發展。
(三)強化督查。建立完善旅遊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將主要工作任務納入對各縣(市、區)和市級相關部門的年度績效考核。對各縣(市、區)旅遊收入、政府引導性投資、帶動就業人數等主要指標進行目標考核。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期滿自行失效。在有效期內,法律、法規、規章或上級規範性檔案另有規定,或已按程式對本意見作出廢止、修改、失效的決定的,從其規定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