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務目標
2008年計畫新建高標準無性系良種茶園30000畝(考核任務15000畝),建本縣主推茶樹品種扦插苗圃500畝,動工新建兩間年生產能力200噸高標準茶葉加工廠並引進清潔化加工生產線。
二、茶園建設
(一)發展模式。以農戶建設茶園為主,著力發展大戶建設茶園基地,在縣茶葉協會的基礎上組建農民茶業專業合作社,吸納茶農入社,實行產供銷一體化服務。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停職帶薪建100畝以上的茶園基地和30畝以上地育苗基地。
(二)建園標準。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茶園,搞好茶產業加工廠及其配套水電路建設發展規劃,優選自然生態條件較好的宜茶區域,連片進行規劃。推廣無性系國家級茶樹良種名山白毫131、名山特早芽213兩個主打品種,堅持雙行雙株、合理密植,畝用苗4200株、畝投入苗款430元,建設生態茶園。
(三)投入機制。繼續堅持財政資金引導、項目資金扶持、茶園業主投入為主的模式,2008年安排林業退耕還林接續產業項目資金300萬元,對茶園建設主體進行茶苗款補助,每畝補助200元,業主自籌230元;資金周轉困難的農戶可向縣信用聯社申請貸款,縣人民政府按91元/畝安排扶貧貼息資金給予扶持,貼息一年。農民自籌部分苗款由鄉(鎮)組織收取,專戶存儲,由縣茶葉辦與供苗方結算。享受該項扶持的新建茶園不再享受100元/畝的縣級財政補助,對省市安排的高標準示範茶園建設項目新建的茶園,按上級項目實施方案實施。建設茶園基地的大戶同等享受農戶的扶持政策,資金投入不足部分由業主自籌。
(四)茶苗組織。按照2008年茶園建設任務及實際種植面積,鄉(鎮)根據移栽進度向縣茶葉辦提出供苗申請,由縣茶葉辦統一組織定購茶苗,並對茶苗品種和質量嚴格進行把關。
(五)時間安排。各鄉(鎮)要及時編制2008年茶葉發展規劃,並由縣茶葉辦對鄉(鎮)規劃茶園用地進行土壤檢測。要認真抓好宜茶區域民眾的宣傳發動工作,6月底前將茶園建設任務落實到戶,7月底前做好土地調整,8月底前督促農戶完成茶園用地整治,9月至10月底完成茶苗大田移栽及苗期管理,11月底前組織新建茶園驗收,完善項目相關資料。
二、苗圃建設
2008年計畫新建名山白毫131良種茶樹扦插苗圃500畝,以企業育苗為主,每畝由縣財政補助600元;有上級項目支持的育苗基地按項目實施方案實施,不重複享受財政補助,並由縣茶葉辦簽訂保護價回收契約。枝條品種、純度及質量由縣茶葉辦把關並組織提供。育苗用地由育苗企業與縣茶葉辦共同規劃,鄉(鎮)積極配合做好土地調整及民眾工作。
三、加工廠建設
對納入規劃的茶葉加工廠建設項目,可按照廠房和加工生產線引進投資總額50%申請貸款,並由扶貧部門安排資金貼息三年。
四、技術培訓
7月底前組織茶葉主產鄉(鎮)農技幹部、產茶村村組幹部技術培訓,聘請西南大學茶學專家授課。同時,結合扶貧開發的培訓項目,8月底前組織茶葉種植村的農戶培訓,每鄉(鎮)培訓一期,每期50人。
五、考核機制
按照縣委關於年度目標考核的有關要求,對茶葉產業化建設進行單項考核,由縣茶葉辦制定考核辦法並牽頭組織考核。同時,對新建的無性系良種茶園,由縣財政分別按照10元/畝、2元/畝的標準劃撥有關鄉(鎮)、縣茶葉辦工作經費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