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學,源自於道家的修身學說,最初誕生於伏羲黃老學說中所提及的守一法之中,在2500年前已經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傳統醫學系統,其代表作以現存的《黃帝內經》最具有代表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教醫藥學
- 出處:《世本》
- 性質:醫學
- 類別:中醫
內容,基本定義,起源,發展,代表人物,主要內容,服食和外丹,導引、房中之術,符、咒、祝、齋,
內容
基本定義
道教為追求長生成仙,繼承和汲取中國傳統醫學的成果,在內修外養過程中,積累的醫藥學知識和技術。道教醫學包括服食、外丹、內丹、導引以及帶有巫醫色彩的仙丹靈藥和符咒等,與中國的傳統醫學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其醫學和藥物學的精華,為中國醫藥學的組成部分。[1]這是目前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一個定義。
但僅僅憑藉某一定義並不能揭示出道教醫學全部、豐富的內容,這就需要人們就道教醫學的具體內容從不同方面、各個角度和層次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方能得出全面、具體、深刻的結論來。
起源
道教醫學的正式產生,從邏輯上說只能在道教創立之後,伴隨著道教的創世和發展,逐步形成並完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道教醫學的歷史源頭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巫術醫學。[2]
道教醫學源遠流長,內容十分豐富,從其發生和發展來看,它肇端於秦漢,形成於魏晉南北朝,在唐宋發展至鼎盛,是我國醫學中的瑰寶。
發展
道教醫學的形成與發展是以其人生哲學和宇宙論為基礎的。在道教學者看來,人與宇宙天地萬物共同源於"炁","炁"者,"氣"也,或稱"無極"。葛洪在《抱朴子內篇─至理篇》中明確指出:"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須氣以生者也。"陳摶說:"兩儀即太極也,太極即無極也。兩儀未判,鴻?未開,上而日月未光,下而山川未奠,一氣交融,萬氣全具,故名太極,即吾身未生之前之面目。"(《玉銓》)人類模擬自然的一切手段,包括道教醫學中提取藥物的種種方法和治療手段都是以人物同源論為基礎的。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詮釋之即為人法地而生,地法天而行,天的運行是循著道的,道便指自然,實際上是要求人"法自然",依照自然界的規律行事。道教醫學認為"人是一個小乾坤",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天供人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人應順應天地自然的關係和規律,使之達到"天人相應"的境界,這樣才能"長生久視",盡終天年,反之則災害降臨,疾痛叢生。
道教醫學通過認識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來研究掌握人體生命活動的變化規律,發現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常常影響著人體,會使人產生心理、生理及病理的變化。如自然界的風寒暑濕燥火六種自然氣象被稱為六氣,正常時不會引起人們致病,若太過、不及或不應時,則成為六淫,影響到人體的調節適應機能及病原體的孳生傳播,成為致病的因素,侵犯人體而造成疾病的發生,這種取類比象的方法不但闡述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而且廣泛套用於醫療保健之中。葛洪曰:"夫五穀猶能活人,人得之則生,人絕之則死,又況於上品之神藥,其益人豈不萬倍於五穀耶? 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蓋假求於外物以自堅固,猶如脂之養火而不可滅。銅青塗腳,入水不腐,此是借銅之勁,以插其肉也。金丹入身中,沾沾榮衛,非但銅青之外傳矣"。(《抱朴子內篇.金丹篇》)。這段話生動而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追求和嚮往。幻想人也能像某些自然物一樣永世長存。
代表人物
主要內容
道教醫學豐富而龐雜,其中與中國傳統醫學具有共同核心的為服食外丹,作為廣義的中國醫學的重要內容有導引、調息、辟穀、房中和內丹修煉等養生術;另外還有一些帶有神秘的巫醫色彩的符、咒、祝、齋等。三者渾然一體,構成了道教醫學的特色;有精華,也有糟粕。在發展過程中,其精華部分對中國醫學有很大貢獻。
服食和外丹
指服食丹藥和草木藥。煉製丹藥的原料有:丹砂、雄黃、白礬、曾青、磁石等。外丹術的發展,為醫藥學積累知識,加深了對鉛丹 (Pb3O4)、鉛白〔Pb(OH)2·2PbCO3〕、石灰(CaO)、丹砂(HgS)等礦物的產地、特性和用途的了解;並對鈉硝石(NaNO3)與芒硝(Na2SO4)等形態類似的礦物,有了簡易可靠的鑑別法。煉丹方法和中醫實踐相結合, 推動了古化學製藥技術的發展,豐富了中國藥物學的內容。兩漢前的醫學文獻中,基本上無化學藥劑,也不使用膏藥。兩晉以後,採用煉丹方法製作的膏劑大量出現,如五毒神膏、續斷膏、丹參膏、蛇銜膏等。中醫外科的膏藥製劑對治療瘡、瘍、癰、疽等具有顯著療效,後遂成為中醫外科的主藥。現今廣泛使用的紅升丹、白降丹,以及乾坤一氣丹、混元丹、金龜下海丹、毒龍丹等“玄門四大丹”,皆由道教醫家所傳秘法衍化而來。隨著服食的發展,草木藥逐漸加入丹藥燒煉, 藥物種類的不斷增加,推動了本草藥的發展。《抱朴子內篇·仙藥》中多為草木藥服食方。陶弘景《本草經注》匯集藥物達 700餘種。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分類載藥800餘種,部分為唐以前本草學所罕見。道教醫家的醫療實踐為本草藥的發展提供了依據。
導引、房中之術
據古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早在戰國時就作為方士之術而流行於世,陶弘景第一次把中國歷史上的導引資料輯錄為專集《養性延命錄》。方士和道士以內修作為超塵拔俗、登仙升舉的途徑,從宗教角度解釋閉視時眼睛的光感、運氣時腹部的熱感、入靜時軀體的飄浮感,是體內“起火”,燒煉成“丹”,而有“羽化登仙”之兆。在大量的內丹術著作中,通過對人體的“氣、氣化、氣血、經絡”等變化規律的探索,豐富了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和醫療手段。隋唐時太醫署設立按摩師掌教導引之法。隋朝太醫博士巢元方的名著《諸病源候論》在列舉病因症候後,還列入導引治療法,包括自我運氣法。唐宋以後的中醫理論重“形”而對“氣”的研究略有忽視,但是道教的內修理論仍不斷發展並得到了醫家的重視。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評價著名道士張紫陽的《八脈經》時認為:“紫陽《八脈經》所載脈與醫家之說不同。然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謬也。”道教醫學的內修攝養之術,大多效法自然。知龜鶴之遐壽效其導引以延年,法其食氣以辟穀;吹呴呼吸,吐故納新;導氣令和,引體令柔;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兼修諸術,不執一方。認為堅持內修,能返本還元,調整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增強免疫,以至益智延年。
符、咒、祝、齋
以符、咒、祝、齋等作為治病方法,是道教醫學中帶有巫醫色彩的一部分,本無益於健康。但由於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醫學科學不發達,人們誤認疾病的根源是鬼神作祟,故《太平經》在論述醫藥攝養外,即有“欲治疾病而大開道者,取訣于丹書吞字”之說。直到明代的《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中,仍有吞符念咒治療“屍瘵(肺結核病)的記載,但無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