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學通論》是由胡孚琛編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介紹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圖書目錄,
內容介紹
《道學通論(2009年·修訂版)》內容簡介:讀一《道學通論(2009年·修訂版)》可以得到一門學科的全部專業知識!讀一《道學通論(2009年·修訂版)》可以開發智慧,得到健身養生之法!讀一《道學通論(2009年·修訂版)》可以打開道學文化的新領地!讀一本可以得到一大學術領域的全部專業知識!
作者介紹
胡孚琛,1945年生於河北吳橋。1969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化學系,曾在地方的醫療衛生、化工部門工作。1979年相繼在中山大學、山東大學讀書和教學,1984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現為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會長。1993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道教通論》,著有《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道藏與佛藏》、《道教志》、《道教與丹道》、《丹道法訣十二講》(三卷本)、《丹道仙術入門》、《新道學引論》等,譯有【俄】凱德洛夫《科學發現揭秘》。
圖書目錄
湯一介先生序
黃心川先生序
葉秀山先生序
道學篇
第一章 為道學正名
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云:“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又云:“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終。”老子為春秋時人,為周朝的史官,和孔子並世且比孔子年長30歲左右,他所著的五千餘言《道德經》上下篇是我國闡述道的學說的最早私人著述。
第二章 道學的文化淵源
第三章 傳統文化與道學之演變
第一節 春秋戰國時期“哲學的突破”
第二節 中國的國情與諸家學派
第三節 道家學術之形成和演變
第四節 道家學術的發展線索
第五節 道學的八大支柱
第六節 道學的人格略述
第四章 道學的中心思想
第一節 道學的道論
第二節 中和之德
第三節 破除諸誤解
第四節 常道舉要
第五章 道學文化的現代意義
第一節 世紀之交的科學、哲學和宗教
第二節 道學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啟示
第三節 道學和世紀的新文化
創新篇
世紀的新道學文化戰略——中國道學文化的綜合創新
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論世紀的新道學文化戰略
道學文化的新科學觀
世紀科學革命的思考——再論道學文化的新科學觀
道教篇
杭州抱朴道院位於杭州西湖葛嶺,有葛仙殿、抱朴廬等,傳為葛洪煉丹之處。
千山無量觀在鞍山市千山,有老君殿、三官殿等建築,為全真道十方叢林。
成都青羊宮始建於唐代,今有混元殿、三清殿、八卦亭等,其旁有二仙庵。
青城山天師洞傳說為張陵修道處,亦名常道觀。現觀內有三清殿、三皇殿、黃帝祠等。
青城山祖師殿供奉呂祖、張三豐等。
第一章 何謂道教
第一節 道教的定義
第二節 道教產生的條件
第三節 道教的特徵
第二章 道教的發展史
第一節 方仙道、黃老道和巫鬼道
第二節 漢末早期道教
第三節 魏晉時期過渡性的道教
第四節 南北朝道教的改革和成熟
第五節 隋唐五代道教的繁榮和國教化
第六節 宋遼金元時期道教的繁衍和創新
第七節 明清道教的衰落和世俗化
小 結
第三章 道教的科儀、齋醮和戒律
第四章 道教的現狀和前景
第一節 道教發展的現狀
第二節 我國內地主要道觀和道士們的生活
第三節 道教發展的前景
方術篇
第一章 存思、導引、氣法、健身術
中國之按摩和導引,淵源於古代氏族社會巫的舞蹈動作。據說四千多年前的堯舜部落時代,中原地區天多陰雨,洪水泛濫成災,先民因潮濕陰冷筋骨蜷縮生病,故巫教人舞蹈以舒展肢體,活動血脈而療病。《帝王統錄》引《教訪記》云:“昔陰康氏,次葛天氏,元氣肇分,災?未弭,民多重腿之疾,思所以通利關節,是始制舞。”《呂氏春秋·古樂》亦云:“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
第一節 按摩、導引和武術
第二節 辟穀、服氣與採氣
第三節 存思、守一和坐忘
第四節 行炁、布炁及胎息
第二章 醫藥、服食和養生
食鹽味鹹,入腎經,為除熱潤下之品。食醋味酸,性收斂,可散瘀解毒,下氣消食。雪梨味甘性寒,可潤肺涼心,消痰降火。香蕉味甘性寒,有潤肺腸、通血脈、填精髓之效。蘿蔔能消脹順氣;芹菜可健神止嗽。赤小豆可消腫解毒、清熱止瀉;紅薯可補虛強腎,健脾強身。《隋書·經籍志》載有《神仙服食經》、《雜仙餌方》、《服食諸雜方》、《老子禁食經》、《四時御食經》、《食饌次第法》(梁有《黃帝雜飲食忌》)及多種《食經》,說明食療著作自古多入道書,為道教醫藥學所採用。隋代還有謝諷作《淮南玉食經》,其中有發明豆腐的記載。
第一節 道教醫藥學
第二節 服餌、美容和食療
第三節 衣食起居和攝生
第四節 睡方與睡功
第三章 房中養生學
第一節 房中養生學的文化淵源和見存文獻
第二節 房中養生學的歷史發展簡況
第三節 房中養生學的理論原則和房中術的基本內容
第四章 外丹黃白術
第一節 外丹黃白術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煉丹家的思想脈絡和理論體系
第三節 金丹術的操作程式與化學反應
第五章 中國術數學
第一節 中國術數學的由來
第二節 術數學的發展
第三節 術數學的流傳
第四節 從學術觀點看術數學
丹道篇
第一章 道教中的神靈和仙真
第一節 道教的神靈信仰
第二節 仙的信仰和諸仙真
第三節 道教俗神
第二章 仙人的境界
第三章 仙人之路
第四章 內丹學的源流
第一節 內丹學概說
第二節 內丹學的初傳
第三節 內丹理論體系的形成
第四節 內丹學的成熟和繁衍
第五章 鐘呂丹法的基本特徵
第六章 各派丹法要訣
第一節 南宗丹法要領
第二節 北宗功法訣要
第三節 中派丹法特點
第四節 東派丹法概說
第五節 西派丹法簡述
第六節 文始派丹法提要
第七節 三豐派丹法略講
第八節 青城派丹法指要
第九節 三峰采戰之泥水丹法
第七章 內丹基本理論揭秘
第八章 內丹修持入門
第一節 讀書和求師
第二節 內丹的功效
第三節 修持丹功的年齡和條件
第四節 入室行功述要
第九章 內丹修煉的基本步驟
第十章 自身清淨派丹法程式
第十一章 同類陰陽派丹法程式
第十二章 女金丹述要
小結
道藏篇
第一章 早期道書的造作和自由造經時期
第二章 三洞四輔分類法及有關道經
第一節 三洞四輔之義略述
第二節 七部經書的內容和由起
第三章 南北朝及隋代道經的編纂
第一節 陸修靜總括三洞經書
第二節 梁代道經和《玉緯七部經書目》
第三節 北周時編纂道經
第四節 隋代的道經
第四章 唐宋金元時期的《道藏》
第一節 唐代編纂《道藏》
第二節 宋代的《道藏》
第三節 金、元的《道藏》
第五章 明清的《道藏》和藏外道書
第一節 明《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
第二節 清代以後的《道藏》和《道藏輯要》
第三節 《道藏》以外的道書
餘論
跋
增訂版後敘
修訂版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