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2017年華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經
- 作者:[春秋] 老子著
- 出版時間:2017年6月1日
- 出版社:華齡出版社
- ISBN:9787516909256
《道德經》是2017年華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所著的哲學作品,又稱《德道經》《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
2015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漢族,春秋時期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中國古代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為春秋時期老子所撰,僅五千餘言,但文約意豐、博大精深,涵蓋哲學、倫理學、...
《道德經(國學經典全注全譯)》是2016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老子。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兩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其內容全面豐富,集天文、地理、軍事、政治、經濟、道德規範、環境保護、自然規律、社會發展、治國用兵、內政...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1] 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竹簡《文子》稱《上?經》、《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漢景帝尊為《道德經》[2] ,至唐代唐太宗曾...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
《道德經·道法自然》,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該,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
《道德經》,是202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老子。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分“道經”“德經”上下兩篇,共八十一章。它不僅是道家(包括道教)代表作,而且還被尊為諸子之首、萬經之王。《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卻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哲學、政治、軍事、教育、人生處世等各方面...
《德經》,《道德經》中篇目,創作年代在《道經》之前。道家文化主要經典之一。《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上古以道治國,道不存以德治國,德不存以仁義治國,仁義不存以法治國。作品簡介 《道德經》是老子的經典作品。事實上,該書至少出版過四十種不同的英文譯本,除了《聖經》之外遠遠多於任何其它書籍...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原文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
道德經·聖人之治,《道德經》第三章。《道德經》,又稱《老子》,先秦時期李耳所著。本章闡述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作者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
《老子》作者王玉孝、司惠國、張愛軍、金林生,是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於2008年1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品介紹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
《道德經·功成事遂》,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老聃的著作《老子》第十七章。主要闡發道家學派做事並取得成功的方法。道家的做法是一種很平和而智慧的做法,值得後人深思。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通行版本)太上下知...
天地之始,為老子道德經中章節。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眇。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2013年外文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上篇為三十七章,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稱之為《道經》;下篇從第三十八章開始,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所以稱之為《德經》。圖書目錄 ...
《道德經·道恆無為》,作者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無欲以靜,...
《道德經》馬王堆漢墓帛書本、任繼愈《老子今譯(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解讀重點分篇,注釋篇章要義,點到即止。簡介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解讀 馬王堆漢墓帛書本《道德經》解讀 易亞蘇 上德不德,是...
《道德經·天長地久》是西周李耳所作的一篇文章,出自《道德經》。作者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原文 天長地久...
《道德經·知其雄,守其雌》是由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創作的作品,出自《道德經》。作品原文 知其雄¹,守其雌²,為天下谿³。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⁴。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⁵,為天下式,常德不忒⁶,復歸於無極⁷。知其榮⁸,守其辱⁹,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
《道德經》是2023年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其內容全面豐富,集天文、地理、軍事、政治、經濟、道德規範、環境保護、自然規律、社會發展、治國用兵、內政外交、仁義禮儀、名利得失、修身養性、學習工作、為人處世等眾多內容於一體。本書不但對原書做了譯註,還結合...
《道德經·萬物之奧》是春秋戰國李耳創作的一篇文言文。作品原文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壁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
《道德經·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二章。本章著重講統治者要有自知之明,反對採取高壓政治,反對肆無忌憚地壓榨百姓。原文 民不畏威①,則大威至②。無狎③其所居,無厭④其所生。夫唯不厭⑤,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⑥,自愛不自貴⑦。故去彼取此⑧。譯文 當人民不畏懼...
《老子道德經(漢羅對照)》2016年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文德。《道德經》全書僅五千言,然而包容甚廣,從哲學、歷史、政治、倫理至修身處世之道,均有相應的闡發。但哲學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則是老子思想核心的核心。道家學說可分為聯繫極為緊密的四大部分:(1)道作為本體存在;(2)道...
道德經·不欲則賢,作者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於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侍,...
《道德經·曲則全》是春秋戰國時期老子所著《道德經》的一部分。原文 曲則全,枉①則直,窪則盈,敝②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③為天下式④。不自見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⑦,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是2022年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之得名緣於書中著重“言道德之意”,通行本全書共八十一章,約五千字,分為上下兩篇。它是中國古代道家學派的主要經典,內容富贍,思想深邃,說理透徹,思想辯證,文字雋永,堪稱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
2021年廣陵書社出版的圖書,〔春秋〕老子著,若水古社譯註。經典直讀本。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老子》,共五千餘言,分上、下兩篇,前三十七章為上篇,以“道”開頭,稱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下篇,以“德”開頭,稱為《德經》。作為一部國學經典,有學者認為它與《論語》一起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礎,...
書籍,老子著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原文 大國者[著]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靜[柔]勝牝,以靜...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道德經》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無為的,但“道”有規律,以規律約束宇宙間萬事萬物運行,萬事萬物均遵循規律。引申到治國,“無為而治”即是以制度(可理解為“道”中的規律)治國,以制度約束臣民的行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