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道法自然

道德經·道法自然

《道德經·道法自然》,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道德經·道法自然
  • 創作年代:春秋
  • 文學體裁:先秦散文
  • 作者:老聃
作者,原文,譯文,導讀,

作者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該,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道法自然

譯文

有個渾然天成的東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它寂寂無聲而又廣闊無形。它獨立長存而永不衰竭,周而復始而不停息,可以看成宇宙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將它叫做道,我再勉強替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於地,地取法於天,天取法於道,道取法於自然。

導讀

現代物理學,包括(超)弦理論在內,都是研究關於有形態的“物”的。但是,老子卻注意到了“物”在造成形體之前有一個過程,並專門去研究這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非常道”。所以,不妨把老子的研究稱之為“前超弦理論”。有了老子的理論作為基礎,超弦理論才有可能完善起來。
老子像老子像
要注意的是,本章暗含了一個“我”的因素,而文字上的表述都是關於“我”的邏輯思維的結果。老子這裡所說的“天地”指的就是“我”所處的環境,也許可以大致理解為我們今天所指的太陽系的範圍。而老子這裡所說的“物”,指的是宇宙的初始態。老子便將這初始態稱之為“道”。“道”的不斷發展被稱之為 “大”,“大”的繼續發展被稱之為“逝”,“逝”的繼續發展被稱之為“遠”,“遠”的繼續發展被稱之為“反”。“大、逝、遠、反”的動態是由“我”的位置而被反映出來的。老子這裡是用“大”作為宇宙整體的代稱,而道、天、地、人都處於“大”的領域之中,成為不同層次上的現象。低層次受高層次的支配和左右。所以,人受制於地,地受制於天,天受制於道,道受制於宇宙的邏輯定律“箭頭‘一”。當人懂得了“箭頭‘一”的時候,就等於是理解了宇宙的本質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