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國學經典全注全譯)

道德經(國學經典全注全譯)

《道德經(國學經典全注全譯)》是2016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老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經(國學經典全注全譯)
  • 作者:老子
  • 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 ISBN:978751902063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兩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其內容全面豐富,集天文、地理、軍事、政治、經濟、道德規範、環境保護、自然規律、社會發展、治國用兵、內政外交、仁義禮儀、名利得失、修身養性、學習工作、為人處世等眾多內容於一體,薈萃了中華民族春秋時期的文化精髓。
《道德經》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也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的本質與屬性
道德的本質與屬性,是指道高居於天穹之上,保持著虛無的本質與屬性,用數字表示就是“O”態。德,由道所化生,既具有人類必須具備的做人的品格屬性,又具有滋養生命活力與健康的能量屬性。道德,既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追求,更是中華傳統文化各家學說、各個學派的總歸宿和最高境界。慧識悊學文化的道德觀是治理學的靈魂。
一、人類道德文化的高峰在中國
1、修身明德治理學最重要的特徵:
在古代氏族社會,物質文明水平低下,但是道德精神文明水平卻非常高。隨著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道德精神文明逐步下降,就像太極圖一樣,陰長陽消,此起彼落,缺乏一個中間的、穩定的中樞來調控它、平衡它。道德慧識悊學文化的治理學,運用旋極圖模式,從根本上來解決這種弊端:居中用德,平衡此消彼長,同歸德道,就是修身明德治理學最重要的特徵。
2、道德根文化的悊學巨著:
道德根文化系統中,《易經》和《黃帝四經》,尤其是《德道經》,這幾部悊學巨著深刻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質,揭示了道德對生命的作用,對社會的作用,對整個宇宙的作用。
3、老子的思想是不可逾越的道德高峰: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老子的思想是不可逾越的道德高峰。這一觀點指明了老子五千言在世界上的不朽地位,指出了它就是一座道德的高峰。人類社會逐步離道失德,發生了馬克思、恩格斯所批評的淳樸道德高峰的墮落,也就是離開了老子所揭示的道德高峰。
4、中國如何尋回道德文化的高峰:
一定要走進老子、黃帝等中華道德文化締造者的思想,重新學習實踐黃老文化的治理學,從而實質性地占領道德的高峰。
二、“德”的本質與屬性
1.道高居於天穹之上,保持著虛無的屬性,用數字表示就是“O”態。德由道所化生,既是人類必須具備的做人品格,同時又是滋養生命活力與健康的能量。德,古人用數比喻用的“一”,“一”具有一體兩面性,就是品格性與品質的能量性。
2.德”就是“一”,德的作用:
“德”就是“一”,德是化生質象與物相萬物的母體,具有孕育、長養、營養的作用。德既是我們精神系統最佳的能量來源,也是道德的能量來源,人類把握住了德,才是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3.德與德一:
德是五種能量元素的聚合體,“德一”指德尚未分解為五,穩定而完整的狀態。“道生一”的“一”即是德,“德一”狀態是一種特殊的光狀質元形態,她不受物相的束縛;在物相之外是德,在物相之內又名之為“炁”。只有以德修身實現了“得一”,才能“執一”。
4.“德”,“德一”與“炁”的聯繫:
古代文化中,在“德”這一能量沒有進入任何物相實體的時候,稱之為“德”;一旦它進入物相中,古人就把它命名為“炁”。充滿天穹的“德一”能量能夠化生物相之水,德能量與水降落地球後,德具有六種質象發揮孕育和生養的功效,五運六炁就是由“德一”化生。“德一”的能量能夠乘水而至,容易被人類轉換為先天腎水之炁,改變提升人類的品格與品質。
5.德具有光態性和色象性:
德具有光態性,而且也具有色象性,人們不具備進入色象境觀察事物能力前,對於德很容易片面地加以揭示和闡釋。德的能量進入人體內變為炁以後,就具有變異性,性質會隨著物體的改變而發生改變。
6.“德一”能量的多種屬性:
“德一”的能量處於“一”的狀態時,具有凝聚性、穩定性和強能量;一旦變化為炁 ,就具有分散性、分解性,所以人體內就含有仁、義、禮、智、信五種德的能量,這是“一”分解為“五”最典型的表現。而且“德一”分解成五以後,質元的仁、義、禮、智、信又是化生木、金、火、水、土這五種物相的母體,而各有對應關係性,並且形成五行學說。
三、從“德”字的演化看人類如何提升素質
人類對德的認知,在歷史上不斷下滑,在文字上留下了顯而易見的記錄痕跡, “德”字在不同悊(哲)文化時期,具有不同的修身治理境界的解釋,對我們回歸德與道有深刻的啟迪。
1.慧識悊學文化時期的“德”字
殷商晚期“德”
(1)慧識悊學文化時期德的象形表意:
兩千五百年以前的慧識悊學文化時期,德的直觀性象形表意就是“ ”,在金文里還有保留。它的象意:上面一個箭頭是通天的,表明要用我們的智慧之眼與天道相通,去了解自然的法則,恪守天地的客觀規律與秩序。運用天道的法則來確立人類的行為和舉止,並且把這種觀察所得告訴給“彳”所表示的眾人、民眾百姓,即部落里的所有人,讓大家共同遵守天地大道的自然法則來做人做事,也就是治理人、治理事。
甲骨文金文時代的“德”字結構沒有“心”,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心無其心,身無其身,湛然寂靜,還是處於性識治事階段,因此德未生心; 那個時代的人,能夠迅速將自己的智慧之眼與宇宙大道和自然法則緊密聯繫起來,全面地掌握,並且很好地加以運用,服務於社會和眾生。
(2)慧識悊學文化時期的“德”揭示了德的本質:
“德”字由慧識之眼、天人合一、傳播天道法則而宣傳教育天下眾人三部分組成。這種構形的德,需要身心處在內外皆明的通透狀態才能認識體悟;必須具備慧識的眼睛,透過物相觀察到質象,才觀察得到。德是屬於質理學領域中的能量,只有通過修身治理一性一命,擺脫物相的制約,才能明德,德屬於質象,是能夠通過修身實證的。 《大學》中有一句名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要達成這樣的目的,就必定要修身治理生命,嚴格進行長期實踐而明德。
2、智識哲學文化時期的“德”字
(1)智識心的產生:
智識哲學文化時期,人類的性識、慧識退化,心中智識需要“正善治”才能維護慧識的直通大道而天人合一明德,智識心從此而起。
(2) 莊子揭示了人類有一個去性從心、去心從腦的迷失過程,從性識到慧識,從慧識到智識,智識再被意識取代,霸治形成,在不斷滑落過程中,“德”構形中加了“心”。
(3)智識哲學文化時期德的象形表意:
德的字形結構上將慧識之眼與尊道貴德置於心識和服務天下人之上,是明智之舉。但是,這個階段智識心生起,心裏面有了污濁,就要正善治地修心了。要使心平靜、寧靜,通過靜而達到定,才能充分地展開慧識,確保智慧之眼能夠與天溝通,去與天地相合,獲得德的能量並且觀察她的規律,及時地掌握自然的法則、提醒、警示等等,調整自己的行為,服務於社會大眾。
3.意識哲學文化時期的“德”字:
漢代以後,“德”字的構形表明要具備“十”種善心,遵守“四”種行為準則,而且要“一”心做到為眾生“彳”服務,廣積善行,才能具備德。在意識哲學文化時期,德顯而易見被人格化和矮化,所以現在的德與古人所說的德存在著巨大的量級差距。德中的“四”代表“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四原則,屬於典型的品格品行規範。
所以,只有把慧識哲學文化時期和智識哲學文化時期兩種“德”字的本質抓住,整體認識,才能真實而完整地認識中國傳統道德根文化。
四、只有“修之身”才能實現真正的德治
對照傳統文化三個時期的“德”字,發現無論是教育還是治理,只有逆向回歸,修身明德,才能實現真正的德育,達到真正的德治。
1.修身治理性命,全面規範意識,逆向式地回歸:
首先要把意識哲學時期的這個“德”字掌握好,對意識重新進行全面的規範,在品行上加以制約,在品質上進行提升,在品格上進行再造;恪守四種行為準則,通過修身治理性命,將“三心二意”儘快地調整到“一心一意”,正確地認識德,守住德,實踐德,然後才能真正上升到智識哲學文化時期德的狀態。只有通過修身治理生命的實踐過程,逆向式地回歸,才能夠達成這一目的。
2.正善治於品行,獲得真實意義的、本義的德:
德由道所化生,既是人類必需具備的做人品格,同時又是滋養生命活力與健康的能量,這種能量需要我們主動打開自己的身心去認知。性命的修身治理達到一定階段與層級,才能真正認識與明白黃老文化揭示的“德”是一種自然質象的虛態能量現象。獲得真正的德,唯有通過修身治理實踐,“修之身,其德乃真”才能達成。離開修身治理生命的實踐,不在身體內完成內聖外王的再造,不在“身”內升華無為而治的品格與品質,不在“體”上全面正善治於品行,就不可能獲得真實意義的德、本義的德。
3.尊重大智大慧聖賢們的道德觀:
(1)中國古聖的道德觀具有內求文化的顯著特徵。對於根文化中所揭示的肉眼暫時還看不到的質象物質,我們需要首先在意識層面上肯定下來。要恭敬、尊敬古代聖賢們大智慧所發現的“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原則,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來源和體系框架。
(2)中國傳統根文化是內求的文化,所揭示的全部內容需要人通過修身治理生命,進入質象狀態去感格。輕率固執地用物相學反對和否定質象學,無疑是將中國兩千五百年以前的慧識悊學文化盲目地閹割,自斷文化承傳的血脈根蒂。
(3)對於德的這些界定,是古代慧識悊學的一種科學性的分類方法,這種分類方法也是指導中華民族通過修身明德內求法,驗證生命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理論層級。這個層級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之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漢族,春秋時期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中國古代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存世有《道德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