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道德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此篇文字出自《道德經》,作者老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物,主要告訴大家說明“下士”只見現象不見本質還要抓住一些表面現象來嘲笑道,但道是不怕淺薄之人嘲笑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 出處道德經
  • 作者老子
  •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基本信息,原文,譯文,注釋,引語,評析,作者簡介,作品出處,

基本信息

【出處】道德經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①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②。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③;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④;質真若渝⑤。大方無隅⑥;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⑦。

譯文

上等人聽了道的理論,努力去實行;中等人聽了道的理論,有時記在心裡有時則忘記掉;下等人聽了道的理論,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稱其為道了。因此古時立言的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進的道好似後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峽谷,最潔白的東西反而含有污垢;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質樸而純真好像混濁未開。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稜角;最能夠裝東西的器物,反而不裝東西;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來無聲無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沒有形狀。道幽隱而沒有名稱,無名無聲。

注釋

1、建言:立言。
2、夷道若纇:夷,平坦;纇(lèi),崎嶇不平、坎坷曲折。
3、大白若辱:辱,黑垢。一說此名應在“大方無隅”一句之前。
4、建德若偷:剛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樣子。偷,意為惰。
5、質真若渝:渝,變污。質樸而純真好像渾濁。
6、大方無隅:隅,角落、牆角。最方整的東西卻沒有角。
7、善貸且成:貸,施與、給予。引伸為幫助、輔助之意。此句意為:道使萬物善始善終,而萬物自始至終也離不開道。

引語

這一章引用了十二句古人說過的話,列舉了一系列構成矛盾的事物雙方,表明現象與本質的矛盾統一關係,它們彼此相異,互相對立,又是互相依存,彼此具有統一性,從矛盾的觀點,說明相反相成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在這裡,老子講了上士、中士、下士各自“聞道”的態度:上士聽了道,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漠不動心、將信將疑,下士聽了以後哈哈大笑。

評析

本章前面先講了“上士”、“中士”、“下士”對道的反映。“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隸主貴族,“中士”即平庸的貴族,“下士”即淺薄的貴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級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認識水平的高低而言。“道”的本質隱藏在現象後面,淺薄之士是無法看到的,所以不被嘲笑就不稱其為“道”。在後面所引的十二句成語中,前六句是指“道”、“德”而言的。後六句的“質真”、“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指“道”或道的形象,或道的性質。所以引完這十二句格言以後,用一句話加以歸納:“道”是幽隱無名的,它的本質是前者,而表象是後者。這十二句,從有形與無形、存在與意識、自然與社會各個領域多種事物的本質和現象中,論證了矛盾的普遍性,揭示出辯證法的真諦。這是極富智慧的。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子像老子像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