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譯解

老子道德經譯解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先秦時代道家學派的重要典籍,其思想學說從古對中國社會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在當今時代仍熠熠生輝。《老子道德經譯解》旨在對《老子》進行全方位深入淺出的解讀,正文按八十一章順序編排,每章分“原文”“注釋”“今譯”“解析”“古今妙解”五個部分。“原文”采自通行最廣的王弼注本,“注釋”聚焦重點字詞,“今譯”準確簡明,“解析”鉤玄提要、融會貫通,“古今妙解”集錄古今名家論述精華。書後所附“老子道德經十問”,就學習《老子》的十個普遍問題做交流,集中揭示《老子》思想的真諦和魅力,闡明學習的意義和路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子道德經譯解
  • 別名:老子今讀
  • 作者:張葆全
  •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4 頁
  • ISBN:978-7-5495-8963-0
  • 類別:國學文化普及
  • 定價:36 元
  • 開本:1/16
  • 裝幀:平裝
  • 版次:屬《老子今讀》再版
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精彩章節,豆瓣評論,

編輯推薦

對《老子》進行全方位深入淺出的解讀,一本書讓你讀懂老子!
國學研究者張葆全先生將自己傳承經典的思想精髓融入新作,符合當前國家倡導文化自信、推廣國學經典教育的時代背景,對構建和諧社會、增強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有兩大特點:一是注重廓清對《老子》望文生義的誤解,將《老子》原文放到歷史語境中準確釋析,從而真正讀懂《老子》;二是重視闡述《老子》哲學思想對當今世界的意義,讓人學有所悟,更睿智、快樂地生活。

作者簡介

張葆全,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曾任廣西師範大學副校長(1984—1993)、校長(1993—1997),2002年退休。現受聘為廣西師範大學國學堂專家委員會主任,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中文系首席教授,灕江學院終身教授,廣西老教授協會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廣西儒學學會名譽會長,桂林國學研究會名譽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國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著有(或主編)《詩話和詞話》、《歷代詩話選注》、《宋代詩話選釋》、《中國古代詩話詞話辭典》、《新編今注今譯昭明文選》、《玉台新詠譯註》、《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先秦)、《先秦諸子散文賞析》、《論語通譯》、《大學中庸譯解》等著作多部。

精彩章節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今譯
天地萬物都有本始(道),這個本始(道)就是天地萬物的母親。既已領悟了那天地萬物之母的道,就可憑藉它了解它所生育的天地萬物;既已了解它所生育的天地萬物,又復堅守那作為生育天地萬物之母的道,終身都不會有危險。
堵塞那激發人之欲望的感官,關閉那追求人之欲望的通道,終身都不會有勞苦和憂慮。如果開通那激發人之欲望的感官,鼓勵人對欲望的追求,終身都會無可救藥。
能察見細微才叫“明”,能持守柔弱才叫“強”。能用“道”這個無所不照的光去照亮自己,就可以復歸心境澄明,就不會給自己留下禍殃,這就是永續不斷的常道。
解析
這一章講的是對“道”的持守。老子的觀點有三:
一、得其母以知其子,知其子復守其母。母指道,子指天地萬物。老子認為,體悟了道(母),就能了解天地萬物(子)的本原和規律;而了解了天地萬物的本原和規律,就更能夠也更需要堅定地執守道。
二、要持守道,必須保持心境的澄明。為了使心境澄明,必須無欲無為。“塞其兌”就是無欲,“閉其門”就是無為。在無欲無為中,排除雜念,擺脫物累,就可以做到心境澄明,道才能進入虛靜的心中。
三、要持守道,必須貴柔尚弱。“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三十九章),作為天地萬物本原的道,必定是處於賤下的地位。因而體道之人就應當貴柔,尚弱,居下,不爭,守雌,無為……
古今妙解
王弼說:“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捨本以逐末也。”“兌,事欲之所由生;門,事欲之所由從也。”“無事永逸,故終身不窮也。”《道德真經注》
范應元說:“道本無始,此言有始者,謂萬物由是始也。母謂道也。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精,變化不測,通神達生,故謂之母。在人之身則為神明,不可以言傳口授而得之也。靜而無欲,道自居矣。非天下之至神,不能得之。既得乎此,則以是而知其子。子者一也,虛而無形,以萬物同得,此所以謂之一也。非天下之至明,不能知之,知此則天地人物與我同出而異名也。”《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
奚侗說:“塞兌,閉門,使民無知無欲。”《老子集解》
吳澄說:“水鏡能照物謂之‘光’,光之體謂之‘明’。用其照外之光,回光照內,復返而歸藏於其內體之明也。”《道德真經注》
韓非子說:“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丘,臨酒池,紂遂以亡。故箕子見象箸以知天下之禍。故曰:‘見小曰明。’”《韓非子·喻老

豆瓣評論

當“國學”已經成為一個時髦的辭彙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閱讀經典呢?有沒有一本書能夠讓我們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經典呢?張葆全、郭玉賢的新著《老子今讀》就是這樣一本書。
伴隨著百家講壇的普及,國學仿佛已經成為上至國家政府機關,下至黎民百姓的必修課程,甚至很多MBA、EMBA教學裡都專門的開設了國學課程,各種國學讀本、國學經典等書籍也相繼問世,為大家走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過,在浩如煙海的國學書籍中,我們如何選擇呢?
個人認為選擇這方面的書籍首先要注意書籍所參考的國學經典的版本和出處。國學經典中,老子、孔子、孟子、莊子諸子和他們的著作是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而經過2000多年的流傳和演變,很多國學經典都出現了多個版本,我們儘量選擇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那些大家公認的比較權威的版本。閱讀經典的時候最好還要參閱中國不同朝代文學家和哲學家的注釋,這也是被眾多學者所公認的研習經典的重要方法之一。最後就是要結合當前時事政治和自身閱歷,能夠深刻的體悟、反觀經典,這樣的閱讀就會是一種比較深入的、有感染力的閱讀。
這本書正是一本回歸元典的好書,也是一本閱讀老子的百科全書式的參考書。
《老子》又名《道德經》,全書八十一章,總計5289字。《老子》是道家學派的重要典籍,也成為後世修身治國的重要參考。閱讀《老子》,需要閱讀者有一定的人生經歷,那樣才能更好地領悟其中的道理,有真正的收穫。
之所以說《老子今讀》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參考書,是因為本書原文採用了在歷史上流傳最廣的王弼的《老子注》的版本,可以說是爭議最小的《老子》版本。另外,對於每一章的原文,後面都有“注釋”可供參考,還有原汁原味的“今譯”,是沒有發揮的經典解讀,再後面是有所引申的“解析”,而後面的“古今妙解”會讓人大開眼界——“古今妙解”是把歷史上一些比較優秀的、有影響力的關於老子的註解中關於這一章的解釋摘錄出來,統一的放在這一章的後面,真的讓人讀一本書的同時閱讀了眾多名家關於老子的解讀,怎不讓人受益匪淺呢?在“古今妙解”中,有王弼、魏源、張松如、陳鼓應、司馬光、高亨、王淮、陸希聲、王夫之、河上公、蘇轍、童書業、范應元、蔣錫昌、李谷鳴、李嘉謀、楊興順、馮友蘭等各個朝代和時期的名家,個人比較喜歡的是任繼愈老師和傅佩榮老師關於老子的解讀,相信仔細閱讀,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感悟和收穫的。
雖然老子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物質文明還很不發達,但是老子已經看到了統治者為了追求一己私利窮兵黷武、諸侯稱霸給國家和黎民百姓造成了重大的傷害,那個時代的老子就用樸素的哲學觀點從“有”、“無”的角度探討了治國、為政、修身的一些基本觀點,這些觀點對於經濟高速發展,對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中國和那些一心向“錢”看的國人們真的是一劑良藥——老子的人生哲學是“尚弱”、“貴柔”、“居下”、“守雌”、“不爭”,而這些不正是對現世很多問題最好的解決之道嗎?而對於統治者而言,老子給出的建議是:“無為”、“好靜”、“無事”、“無欲”,相信任何國家的領導階層如果能夠做到這些,那一定會創造一個百姓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
冥冥之中,自有天道!和諧社會,“道”是根本,不管是個人修養還是治理國家,我們都需要有“道”之人,為了追求和擁有“道”,多讀讀老子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