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聖人之治

道德經·聖人之治,《道德經》第三章。《道德經》,又稱《老子》,先秦時期李耳所著。本章闡述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基本介紹

作者,原文,譯文,譯文1,譯文2,解析,

作者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像老子像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

譯文1

不推崇有才幹的人,使人民不爭功名利祿;不看重稀有商品,使人民不去偷盜;不顯耀那些能誘發人貪慾的東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攪亂。所以,聖人治理天下,要簡化人民的頭腦,填飽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意志,增強人民的體魄,永遠使人民沒有知識、沒有欲望。(這樣,)使一些自作聰明的人不敢妄為,以“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世事,就沒有辦不好的事情。

譯文2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么,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解析

在原始社會,人們過著群居生活,大家共同勞動共同分配勞動果實,沒有所謂的不均和不平等。自從私有制出現以後,階級也就形成了,人們的同鬧中產生了尊貴卑賤的概念,統治階級至高無上的地位讓被統治者垂涎三尺,他們想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現狀,而不想被人奴役和隨便打罵,一心一意想變卑賤為尊貴,變貧窮為富有。這無非是對名和利的爭奪。
名和利自古以來就是相連而生的,有了名,也就有了尊貴的地位,就會被人讚賞和尊敬。一般而言,有地位的人常會吸引富人的目光,他們各有所需,互為利用,即我們常說的權錢交易。所以,有地位的人一般都很富有,富有的人一般都有地位,名和利是相隨相伴的。
統治者根據人們追名逐利的人性弱點,來試試自己的統治策略,以達到鞏固自己統治地位的目的。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為了籠絡民心,他們利用名利權勢來吸引天下的文才武將,這一舉措不僅為自己的通知增加了後備力量,而且對維護自己的統治大有裨益。這種名利權勢的獲得必須是經過爭奪來實現,這樣一來人們的聰明才智不是用來對付統治者,而是用來爭奪名利,正是在人們爭奪權位的當兒,統治階級便可放心地睡大覺了。科舉制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人們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為了享受榮華富貴,而不得不十年寒窗苦讀,到頭來換一官半職,而自己卻成了效忠帝王的奴僕,統治階級成功地實現了維護自己統治的目的。然而這不是最好的治理國家的方法,他的效用很短暫,不可能收到長久的效果,而且這種做法有其利弊,那就是它會使人們的欲望無限制地膨脹,人們一味地爭名奪利而忘乎所以,造成人心大亂,最後必將危及自己的統治。
老子站在時代高度來審視社會現象,思考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他對社會混亂的根源做了極力探索,結果發現:天下之所以混亂,是因為統治階級不懂“大道”,不懂得無為而治。老子提出要讓天下心靜如水,打消內心爭名奪利的欲望,這是心理治療;要讓他們吃飽穿暖,身體健康,這是身體治療,只有這兩方面都能達到完好和平衡,天下人才會安居樂業,才會安守本分地過日子,天下也就太平了。這種看似消極的治國方略,卻能起到積極的治理效果。“常使民無知無欲”,這裡的“知”有知識、聰敏機巧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永遠使人們沒有投機取巧、爭奪名利的欲望。天下人的欲望淡了,人心就厚道了;人心厚道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將老子這種無為治國的思想解釋為愚民政策是不正確的,他論述的治國思想看似無為,實則有方,這種境界,恰似悠然中隱含著人性的真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