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為者敗之

為者敗之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九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經·為者敗之
  • 作者:每李耳
  •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九章
  • 譯文:憑主觀意願施為的必定失敗
作者,原文,譯文,導讀,出處,

作者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譯文

要想治理天下而又主觀去施為的,我看他根本達不到目的。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是不能憑主觀意願施為而改變的。憑主觀意願施為的必定失敗;把持天下,把它據為己有的,也必定失去。世間之物有的前行,有的後隨,有的噓暖,有的吹寒,有的強壯,有的瘦弱,有的受益,有的失落。因此聖人要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

導讀

老子在這一章表述了他的一個重要觀點,即以緊緊抓著“物”不放的方式是不可能“ 得道”的。也就是說,宇宙的起源是一個特例:宇宙在其源起之前根本就沒有什麼“物”,所以抓住“物”也就找不到宇宙的始點。老子認為“得道”的方法是首先在宇宙中找到一個確定的“點”,這就是“我”,即“我在”,一個確切的存在。通過個體的“我”擴大到集體的“我”,從而認識“他在”。“我”的無限擴張最終便可以對應於宇宙的無限,從而完成由“我”而最終包容整個宇宙的認識過程。這可以認為是老子的“存在論”。其次是進一步認識到“我在”是一個過程,並因此類推出一切都是過程,宇宙整體也是一個過程。這可以認為是老子的“過程論”。一切都是存在,一切又都是過程,存在和過程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這種存在和過程統一於同一事物的觀念可以稱之為“集合論”,即一切都是存在和過程的集合。“存在論”、“過程論”和“集合論”的綜合構成老子的“認識論”。“存在論”、“過程論”、“集合論”和“認識論”的最終結果是總結出宇宙的邏輯定律“箭頭‘一”,並可以用這個定律去找到宇宙的始點,解決宇宙的起源問題,也就是老子所謂的“得道”。“得道”的最終結果是進一步去建立起宇宙“大方”,即建立起一個完美的宇宙模型,可以將其稱之為“絕對空-時系”,以區別於後來在 “絕對空-時系”的基礎上所產生的有種種“物”的“相對空-時系”。

出處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