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實在論階段,是指兒童道德發展的一個階段。皮亞傑在其道德發展理論中提出。對應於認知發展的前運算思維發展階段。對這一階段的兒童來說.往往表面化、形式化地看待道德現象。責任和價值取決於規則或成人命令本身,而與兒童的意向及兒童與同伴、成人的關係無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實在論階段
- 類型:心理學術語
道德實在論階段,是指兒童道德發展的一個階段。皮亞傑在其道德發展理論中提出。對應於認知發展的前運算思維發展階段。對這一階段的兒童來說.往往表面化、形式化地看待道德現象。責任和價值取決於規則或成人命令本身,而與兒童的意向及兒童與同伴、成人的關係無關。
道德實在論階段,是指兒童道德發展的一個階段。皮亞傑在其道德發展理論中提出。對應於認知發展的前運算思維發展階段。對這一階段的兒童來說.往往表面化、形式化地看待道德現象。責任和價值取決於規則或成人命令本身,而與兒童的意向及兒...
道德實在論指具體運算思維發展階段兒童表面化、形式化地看待道德現象的認知方式。其含義是責任和價值取決於規則或成人命令本身,而與兒童的意向及兒童與他人的關係無關。介紹 道德實在論指具體運算思維發展階段兒童表面化、形式化地看待道德現象的認知方式。其含義是責任和價值取決於規則或成人命令本身,而與兒童的意向及...
他律道德階段也稱道德實在論階段,指兒童從3歲到7歲的階段,這是比較低級的道德思維階段,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單方面地尊重權威,有一種遵守成人標準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也就是說,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應和作為道德判斷所特有的某些顯著的結構中表現出來。其基本特徵是:一是絕對遵從父母、權威者或...
道德唯實論,亦稱“道德實在論”。西歐中世紀把人的道德生活歸結為上帝意志的一種倫理理論。有兩派。一為極端的道德實在論,主要代表安瑟倫,認為人不贖罪,不還上帝的債就不能重新返回天堂,靠上帝才能幸福而有道德。一為溫和的道德實在論,主要代表托馬斯·阿奎那,認為道德分為塵世德性和神學德性。前者是在理性支配下多次...
皮亞傑把兒童絕對馴服地服從規則要求的傾向稱為道德實在論。他指出,此階段成人的約束和濫用權威對兒童的道德發展是極其有害的。這個階段類似於科爾伯格的習俗水平——遵守外在規則。3.自律階段(8—10歲)又稱可逆性階段。這個階段類似於科爾伯格的後習俗水平,此時的兒童不是盲目遵守成人的權威,而是自主地用自己的...
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3~7歲)。這是比較低級的道德思維階段,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單方面地尊重權感,有一種遵守成人標準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也就是說,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應和作為道德判斷所特有的某些顯著的結構中表現出來。其基本特徵是:一是絕對遵從父母或年齡較大的人。...
道德相對論階段,是指兒童道德發展的一個階段。皮亞傑在其道德發展理論中提出。該階段兒童不再像道德實在論階段的兒童那樣認為道德是外在的、強制的、多年不可改變的東西。在評判為的是非時不再簡單地順從權威,開始認識到每個人在觀點上可能不同,道德規範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相互可逆的關係建立起來的,其道德判斷是由...
《道德實在論及其認知向度》是2022年10月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鐘磊。內容簡介 本書系香江哲學叢書之一。全書除導論外,另外由道德實在論、道德知識與道德解釋、規範領域的排斥問題、理性與情感等四個部分組成,作者以清晰、直接、詳略得當的學術語言,研究論證了道德功能主義與道德非自然主義,道德解釋的整合...
四、同情的階段性 第二節出於義務 一、義務的否定性本質 二、義務的反思性結構 三、康德論出於義務的動機 四、休謨論義務感 第三節 自然與反思之間 一、能夠與應當 二、“自然義務”的概念 三、兩種視角的區分 四、第三類道德的可能性 第五章 同情的形上學意義 第一節存在之謎 一、作為表象的世界與摩耶...
他們的行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3~7歲)。這是比較低級的道德思維階段,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單方面地尊重權威,有一種遵守成人標準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也就是說,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應和作為道德判斷所特有的某些顯著的結構中表現出來。其基本...
他律期亦稱“他律道德階段”。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階段。約為7、歲以前。主要特點:道德判斷受自身以外的價值標準支配,具有客體性.以道德實在論為基礎。此期兒童認為,制定規則的人是權威,規則是神聖的、不可改變的,必須絕對服從。在行為責任的判斷上,傾向於客觀責任,即以行為的客觀...
謝林繼承了費希特變化發展的觀點,認為整個世界的發展過程是正、反雙方對立統一的過程,他還用目的論的發展觀代替17—18世紀的機械觀。不過,謝林認為自我意識發展的最高階段是藝術,而不是費希特所說的道德,只有藝術的直觀或稱理智的直觀,才能把握活生生的、精神性的“絕對同一”。黑格爾是集德國唯心主義之大成的哲學...
德國思想家恩格斯:“黑格爾的倫理學或關於倫理學說就是法哲學,其中包括: (1)抽象法,(2)道德,(3)倫理,其中又包括家庭、市民社會、國家。在這裡,形式是唯心主義的,內容是實在論的。法、經濟、政治的全部領域連同道德都包括進去了。”美國西北大學哲學系主任、德國圖賓根大學名譽教授特里·平卡德:這部書...
謝林繼承了費希特變化發展的觀點,認為整個世界的發展過程是正、反雙方對立統一的過程,他還用目的論的發展觀代替17~18世紀的機械觀。不過,謝林認為自我意識發展的最高階段是藝術,而不是費希特所說的道德,只有藝術的直觀或稱理智的直觀,才能把握活生生的、精神性的“絕對同一”。黑格爾是集德國唯心主義之大成的哲學...
第四章“人生境界說”,闡述了馮氏抽象的人性論、理想的人格學說。作者認為,馮氏的人生境界說繼承了儒學正統派的傳統,強調道德行為的自覺原則,忽視了道德行為的自願原則,道德行為的含義在於體讓天理和消極順從天理,是宿命論的觀點。但他強調理性的作用,在理論上包含一定的合理性。 ·第五章“中西文化觀”。作...
1.4 原子論者 / 原子和虛空 / 知識理論和倫理學 / 第二章 智者派與蘇格拉底 2.1 智者派 / 普羅泰戈拉 / 高爾吉亞 / 塞拉西馬柯 / 2.2 蘇格拉底 / 蘇格拉底的生平 / 作為哲學家的蘇格拉底 / 蘇格拉底的知識理論:思想的助產術 / 蘇格拉底的道德思想 / 蘇格拉底的審判和死亡 / 第三章 柏拉圖 3.1 ...
自稱為'愛智者'的蘇格拉底認為存在著客觀真理,認識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識是從具體的道德行為中尋求各種道德的普遍定義;尋求定義的方法就是論辯詰難。③ 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進入系統化階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提出了理念論,認為現實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實的,在它之外存在著一個永恆不...
蘇格拉底重在道德上,與孔子相近,從他以下,西方精神就突出了:柏拉圖接近宗教,亞里士多德和以後的原子派等等接近科學,以後的智者派可以歸於邏輯,新柏拉圖派歸於宗教 羅馬前期 最著名的是《物性論》,這部書很難界定,不妨看作是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的人生觀的一次嘗試吧 羅馬後期和整箇中世紀 不用說,主要是神學...
任何教育活動都有具體的教育內容,教育內容是指對受教育者的信息影響及運用這種信息影響的活動方式和方法,即在教育活動中所傳遞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知識傳授、思維方式、文化禮儀、品德習慣、技能技巧、等等。學校教育內容一般表現在教材中,沒有教育內容也無從產生教育活動。教育物質 教育物質資源包括教育場地、設備、...
心靈與人格的同一性 情緒,同情共感 人生取向 意志與自由 道德感的分析 仁愛與功效 審美與品味 相融互攝——懷特海 引言 時代背景 思想背景 科學與現代世界 科學心態 自然機械論 機體機械論 歷程與實在 現實物 攝受——主動與被動 歷程原理 創新 人生價值 教育觀 宗教觀 道德與藝術自然的魅力...
(1)認為道德活動的終極目的是上帝,直接目的是幸福,幸福和上帝的關係是共有的善和最高的善的關係。(2)認為德性分為基本德性和神學德性。基本德性是以理性為標準的意志的習慣,有謹慎、正義、節制和堅韌四種;神學德性是意志遵循上帝啟示和使徒教導而培養出的好習慣,包括有信、望和愛。(3)托馬斯倫理學的核心...
這種進化既包括人類自身的機體的進化和改善,也包括人類智力和道德的進步。影響社會進步的因素很多,有理智的、知識的、道德和宗教的因素;有勞動分工、經濟合作的因素;有政治的因素;有氣候地理和種族的因素;也有人口增長的因素。但是在其中起決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理智和道德。“理智發展三階段”理論同樣也可以解釋社會...
佛陀的主要倫理道德觀。四諦是苦、集、滅、道四個真理。①苦諦告訴人們現實生活中充滿著種種痛苦的現象。佛教把苦分為八種,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和不愛的東西會合的痛苦)、愛別離苦(和可愛的東西別離的痛苦)、求不得苦和五取蘊苦(一切身心的痛苦)。②集諦指造成世界種種痛苦的原因...
(一)道德的形上學 (二)內聖開出新外王 六、馮友蘭 (一)“理世界”本體論 (二)人生境界說 七、賀麟 (一)“心理合一”本體論 (二)新式儒者人格論 第二章 中國實證哲學思潮 一、概述 (一)發展歷程 (二)學術特色 (三)相關的社會思潮 二、胡適 (一)關注工具理性 (二)經驗主義的實在論 ...
該書以納粹的種族滅絕作為主要分析對象;指出那是一種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新的統治形態,它把一部分人作為天生理應消滅的“種類”,進行集體的改造和屠殺;過去的專制政權僅限於迫害它的“政敵”,而極權主義卻無情地消滅它的“順民”;它甚至公然鼓吹和踐踏人的道德信條,使得撒謊、做偽證、對他人行使暴力等做法...
該書以專論及註解的形式構成,全書共有七篇論文,若干注釋附於第一、二、三、五篇論文之後,一個結論。按這些論文的思想內容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關於意志自由與道德責任的問題;包括I:《論意志自由和必然性相聯繫的一般責任概念》和三個注釋。第二部分關於自我實現的原則和對快樂主義的批判,包括論文II...
第二階段:以馮友蘭、賀麟、張君勱為代表,認為中國的現代化不等於西化,但也不同意中國文化本位論,他們要接著宋明理學講,貫通中西哲學,試圖建立所謂的“新理學”和“新心學”或“心物平行”的心性理論。第三階段:以牟宗三、唐君毅為代表,他們繼承熊十力、梁漱溟愛佛入儒的方法,又重新引進康德的道德哲學和黑格爾...
“科學實在論和社會建構論共同的形上學根基”,《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年第4期;“試論異化勞動邏輯的二重特徵和二重效應——讀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04年第4期;“絕對的科學觀可能嗎”,《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年第2期;“實踐科學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