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漢董仲舒的一個哲學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亦不變
- 出處:《漢書·董仲舒傳》
- 原文:天不變,道亦不變
- 本質:束縛人們的精神枷鎖
中國西漢董仲舒的一個哲學命題。
中國西漢董仲舒的一個哲學命題。歷史背景出於董仲舒《舉賢良對策》三:“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道”是封建社會據以存在的根本原理,其核心是三綱五常。“天”主要是指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董仲舒認為,封建社會的最...
認為三綱五常為萬世不易之則的學說。基本釋義 儒家史學思想之一。此處的“道”指封建社會的道理和原則,其內容主要是指封建的綱常道德。發端 漢儒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所說...
這是一部解讀老子思想的著作。作者從不同的視角闡發老子從天道推演到人道的邏輯關係,將涉及的每一個命題都放在人類與這一命題相互關係的大背景下展開,同時也介紹了儒家、佛教對同一問題的看法以及西方哲學家的有關觀點,進而把老子的...
元氣無息,故道亦無息”的辯證法命題。他說:“有形亦是氣,無形亦是氣,道寓其中矣。有形,生氣也;無形,元氣也。元氣無息,故道亦無息。”(《慎言·道體篇》)這一氣變則道變的觀點,不僅是對漢代董仲舒以來的“天不變,...
道無所不通,明無所不照,聞聲知情,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時合序、鬼神合吉凶。”(《辟雍》)由聖人發現,與天有密切聯繫的道,就是"天不變,道亦不變"中的道,即封建統治秩序、倫理綱常。宣揚維護封建統治的“三綱”、“...
他在對策的第三條中說:“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董仲舒認為,“萬物非天不生”。人是天生的,因而人的形體、德行、性情,都是“上類於天”,這就是以“天”為創造...
康有為的這一學說打破了“天不變,道亦不變”論,也否定了歷史循環論,在當時的社會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由於它強調社會歷史的和平漸進,反對革命突變,又極力神化孔子,因而帶有神秘主義色彩,後來受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孫中山等人的...
肯定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是靜止的、停頓的,而是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批判了“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封建頑固思想。從變易中論證其改革社會制度的政治理想。他認為封建“名教”是維護專制主義的精神支柱,從而猛烈抨擊三綱五常“鉗制...
這種見解與“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思想是完全對立的。人性說 王充認為人性可分為三等分別是善、無善無惡、惡,並且還指出人性是可以在後期的學習或者生活環境中得到改善的。他在《本性篇》中指出“夫中人之性在所習焉。習善而為善...
內容簡介 “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 道亦不變。” 什麼才是真正的道? 道是過程,道不是一種靜態的形或實體,而是一個過程 道是本原,道是萬物的本體和來源,天地萬物都是由道演化而來。 道是規律,道是物質運動的規律,道...
筮不占十年以後,春秋傳謂筮短龜長以此,蓋聖人不終絕人,而天道十年一變,得失吉凶通其變,使民不倦,其意深矣。筮之短愈於龜之長。馬振彪曰:天不變,道亦不變,蓋以理言。若吉凶得失之數,未有十年不變者,在人自為之,...
董仲舒對先秦儒家倫理思想進行神學化的改造,首先從道德本原論著手,論證了“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命題(《舉賢良對策》)。按照這一理論,一切道德規範也都來自於天,“仁義制度之數盡取之天”(《春秋繁露·基義》)...
”(《荀子·王制》)這一綱常不可改變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它被漢代以後儒者引伸為“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上學的思想(見道不變說)。戰國後期陰陽家主張的“五德終始”說,亦屬於歷史循環交替說,亦為儒家所吸收。
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一種前喻文化,久而久之,中國人進而形成了“天不變,道亦不變”的靜態思維觀念。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進一步推論,在當代中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推進,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也...
建言,漢字詞語,讀音為jiàn yán,意思是指古語或古諺,猶提議。解釋 指古語或古諺,猶提議。出處 《老子》:“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嚴復《救亡決論》:“建言有之:天不變,地不變,道亦不變。以...
天不變,道亦不變 出自《漢書·董仲舒傳》(1937年8月)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出自《資治通鑑·唐紀》(1937年8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出自《禮記·中庸》(1938年5月)運自之妙,存乎一心 出自《宋史·岳飛傳》(1938年5月...
古今之變 漢承秦制,但比較注意總結歷史經驗。即司馬遷所說“通古今之變”。漢代學者對此的認識差別很大。董仲舒主張歷史在形式上按三統循環變遷,但實質上“天不變,道亦不變”,認為朝代的更替在於天意。《淮南子》認為歷史是因時而...
④古今之變。漢承秦制,但比較注意總結歷史經驗。即司馬遷所說“通古今之變”。漢代學者對此的認識差別很大。董仲舒主張歷史在形式上按三統循環變遷,但實質上“天不變,道亦不變”,認為朝代的更替在於天意。《淮南子》認為歷史是因時...
《漢書·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聖相受而守一道。”《宋史·選舉志三》:“文武一道也,今太學就緒,而武學幾廢,恐有遺才。”釋義3 一種途徑或方法。《商君書·更法》:“...
發育峻極之體量,不出於三千三百之細微,而堯、舜之兢兢業業,亦惟以“無教逸欲、無曠庶官”為先務,蓋天不變,則道亦不變,極固如是也。至善者,吾人本心之分量也,原無欠缺,不假安排。心思之必至善,猶目之必明,耳之必...
談“天不變道亦不變”論莊子 關於閱讀《莊子》問題 ——從對一張大字報的回憶談起 從道家思想演變看莊子哲學 論佛教哲學在思想史上的挑戰 論《紅樓夢》與佛學思想 論佛教的美學思想 從章太炎《無神論》側面看佛教哲學特徵 論譚嗣同的...
中國古代“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思想,就是同神學唯心主義相結合的形上學觀點的典型表現。在17、18世紀的歐洲,機械唯物主義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宇宙觀,這種機械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缺陷就是它的形上學性。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庸俗進化...
作者剖析了中國古代的“生而知之”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道之大源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三綱五常,,等種種唯心主義和形上學的錯誤論調;剖析了西方哲學史上“絕對觀念”、“物是感覺的組合”、“...
而這種缺乏邏輯論證的句式往往能夠更真實地反映生活實際中的辨證關係,如“否極泰來”、“天不變、道亦不變”,邏輯關聯詞的缺失允許更多可能的理解(既可以是“假設-判斷”又可以是“推理-判斷”),因而可以表示更為廣延的邏輯關係,...
乾鑿度》:“不易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尊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董仲舒《舉賢良對策》)似非本意,真正“不易”的是指“道”或“大極”,即大自然規律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