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三綱五常為萬世不易之則的學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不變說
- 定義:認為三綱五常為萬世不易之則的學說
基本釋義,發端,流衍,近代對“道不變”說的衝擊,
基本釋義
儒家史學思想之一。此處的“道”指封建社會的道理和原則,其內容主要是指封建的綱常道德。
發端
漢儒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所說的“道”即三綱。他將三綱提到與天相同的地位,認為朝代可以更替,而綱常則不可改變。他說:“改正朔,易服色,以順天命而已,其餘盡循堯道,何更為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無變道之實。”(同上)王朝更替,所改變的只是正朔、服色,而“道”即綱常是不可改變的。在董仲舒之前,孔子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被後儒稱為孔子“正名”原則。孟子認為綱常道德為天賦良知良能,為人心所固有。荀子說:“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荀子·王制》)董仲舒提出“天不變,道亦不變”。由先秦到漢代,逐漸形成綱常不變觀念,標誌著封建制度的成熟和鞏固。董仲舒的“道不變”說為後儒所繼承發揚,成為封建史觀的重要原則。
流衍
唐代儒者韓愈將綱常仁義概括為儒家的道統,這一道統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傳到盂軻。孟軻之後雖失傳,然而經由韓愈又得復續(見韓愈:《原道》)。自“道統”說提出,更加從理論上鞏固了“道不變”說。“道統”與“治統”相併行,治統可變,而道統不可變。宋儒以“道”為天理,天理即是綱常仁義的哲學升華。如二程(程顥、程頤)說:“‘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天理具備,元無欠少,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父子君臣,常理不易,何曾動來?”(《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二先生語上》)“寂然不動”指“天理”本體絕對無二,不動不變,而君臣父子綱常,亦“天理”本體,也是不動不變的,所以說是:“常理不易,何曾動來?”二程又說:“父子君臣之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河南程氏遺書》卷五《二先生語五》)父子君臣之理即“天理”,這是強調綱常原則包羅天地,天地永恆,綱常亦不變。宋儒朱熹亦說:“三綱五常,亘古亘今不可易。”(《朱子語類》卷二十四《論語六·為政篇下》)這也是“天不變,道亦不變”思想。朱熹還發揮孔子思想說:“所因之禮,是天做底,萬世不可易;所損益之禮,是人做底,故隨時更變。”(同上)他將孔子所說禮之“因”和“損益”分做天做人做,所謂“天做”當指綱常,“人做”乃指對禮所做的文飾。朱熹又說:“所因,謂大體;所損益,謂文為制度,那大體是變不得底。雖如秦之絕滅先王禮法,然依舊有君臣,有父子,有夫婦,依舊廢這不得。”(同上)可見“大體”變不得,即“道不變”,而變者乃禮之枝節文飾。朱熹還說:“綱常千萬年磨滅不得。只是盛衰消長之勢,自不可已,盛了又衰,衰了又盛,其勢如此。聖人出來,亦只是就這上損其餘,益其不足。”(同上)綱常萬年不易,因此,聖人所說損益,不過使綱常更為完善而已。由孔、孟、董仲舒到二程、朱熹,“道不變”說,愈益豐富其哲理內容,有益於強化綱常名教。以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當封建制度處於穩定時,新社會制度萌芽尚未出現。人們的思想亦難超越綱常規範,難以衝破“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樊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