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練習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機體的緊張程度,影響運動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練習時的速度和負重量。如國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後即刻心率可達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鐘,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顯然前者強度大,後者強度小。在
體育活動中,較大強度的項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擲等的運動強度則相對較小。
運動時間
運動時間是指一次
體育課練習的總時間或每個練習的間歇時間,在保證一定的合理強度和密度的同時,
練習時間持續的長短直接關係著運動負荷的大小。如果一節課,學生長時間處於大強度的運動之中,那么,他們的運動負荷就偏大。
運動時間可以根據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項目。
練習密度
練習密度是指單位時間內重複練習的次數,它在運動負荷中反映時間和數量的關係。練習密度是否合適較大地影響著學生的運動負荷,一般與運動負荷成正比。
教師教學
內容、教法和組織措施
教師安排
體育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是否合適,教學方法是否恰當,組織措施是否得當,講解示範是否正確形象、生動規範等都會較大程度地影響運動負荷。如教學中分組太少而導致學生長時間的等待,從而使運動負荷過小;如練習的間歇時間大少,又使運動負荷過大。
個別差異
學生的
個別差異是指學生的
身體機能水平的個別差異。在
體育課上,往往相同的練習對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如
快速跑完60米,有的學生心率達到180次/分以上,有的學生僅170次/分。
策略
安排課的運動負荷,總的來說,應根據人體
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的規律和人體機能適應性規律,循序漸進,逐漸加大運動負荷。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隨著學生
身體素質的提高,根據學生對運動負荷的適應過程和機能恢復過程的生理規律,可有節奏地逐步加大運動負荷。
1.安排每節課的教材和確定課的任務
教師在
體育課前的備課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安排教材內容時,應合理搭配不同性質、不同強度、適宜密度的教材。因為不同年級、不同教材、不同類型的體育課,其運動負荷是不同的。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可以運動負荷
大和運動負荷小的練習交替安排,如強度較小的走、投與強度較大的跑、跳等內容的組合。
在課前的備課中周密的安排運動負荷,要重視並且設計合理的運動負荷,針對不同的教材要設計不同的運動負荷。例如,跑的項目和投擲項目它們的運動負荷不同,那么教師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在練習密度上加以調整,不能100米跑兩次,擲
實心球也擲兩次。確定任務時,新授的知識、技能不宜太多太難。
2.合理調節運動負荷
一般一節課的運動負荷模式有標準型、
雙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後高型等模式。標準型指運動負荷由小到大逐漸上升到一定水平,持續一定時間後再逐漸下降。雙峰型指一節課學生承受兩種運動負荷較高的練習。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課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運動負荷較大,後半部分較小。前低後高型則與前高后低型正好相反,運動負荷由小變大,如課的前半部分為新授教材——投擲,後半部分為複習教材——連續
立定跳遠。任不管採取哪種模式,運動負荷總的調節策略應是高低結合,動靜交替。通常把正常學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區間確定為120—140次/分之間,而一節課上,將此心率的保持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上,並以中等強度和中等量結合的運動負荷為主,兼顧學生的課後恢復。
在
課堂教學中最常用到的運動負荷測量方法除了脈搏測量外,還有
詢問法和
觀察法。據
瑞典生理學家研究,當詢問學生鍛鍊後的自我感受,學生回答“累極了、很累、有點累、還行、很輕鬆、非常輕鬆”時都有不同的心率,而這些心率和回答之間有著極明顯的對應關係。這樣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回答來判斷學生承受運動負荷的情況。採用觀察法可以直接簡便地知道學生的運動負荷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臉色、表情、喘氣、出汗量、反應速度等表現來判斷所承受運動負荷的大小。比如,當學生承受較小負荷時,額頭微汗、臉色稍紅;承受中等負荷時,臉色緋紅,臉部有汗下滴;承受過大的運動負荷時,臉色發白,滿頭大汗,動作失控等。所以,安排運動負荷時要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
體育課上,可以通過調整練習的次數和組數、練習的強度和時間、器械的坡度和阻力,也可以改變課的組織教法等來對運動負荷進行合理的調節。
體育課必須有適宜的運動負荷,過分關注學生的生理效應而忽略心理效應是有失偏頗的,而不再關注學生的生理效應卻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體育課堂教學中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是鍛鍊身體和掌握運動技能的需求,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