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義
運動員心理訓練是指有意識、有目的地對運動員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施加影響的過程。其目的是培養和發展運動員在緊張的比賽和訓練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及個性心理特徵,使運動員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爭取在比賽中長時間保持最佳競技狀態。
心理訓練發展的緣由
運動員心理訓練是隨著現代運動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現代運動的特點是運動成績快速增長,運動員之間的技術水平愈益接近,運動競技更加激烈。當競賽雙方技術、戰術、身體素質等方面勢均力敵時,勝負往往取決於心理因素。也就是說,運動員體能、技術的發揮、最佳競技狀態的獲得以及戰術的運用均應以良好的心理訓練為基礎。心理訓練與身體技能、戰術訓練緊密聯繫在一起,並由此構成現代運動訓練的主要內容。
運動員心理訓練的內容
運動員心理訓練分為一般心理訓練和個別心理訓練兩種。兩者既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繫。
一般心理訓練又稱長期心理訓練,是針對所有運動員均應具備的心理素質所採取的訓練。它貫穿在身體、技術、戰術訓練過程中,主要培養運動員的參賽動機、感知能力、反應能力、挫折耐受力、情緒調節能力、意志力、戰術配合能力和集體責任感等,此外還包括個性心理傾向的矯正和培養。
個別心理訓練又稱短期心理訓練。主要任務是使運動員具備該項運動所必需的特殊心理品質,或是使運動員針對具體比賽形成最佳的心理準備狀態。
運動員心理訓練方法
心理訓練的方法很多,如感知覺訓練、注意力訓練、意志訓練、念動訓練、生物反饋訓練、自我暗示和放鬆訓練、模擬訓練等等。
念動訓練
又稱回憶訓練或表象訓練。指運動員有意識地利用自己頭腦中已經形成的運動表象鞏固和改進技術動作的一種訓練方法。具體作法是運動員在做動作之前,要對已習得的動作進行回憶和再現,然後再做動作。
進行念動訓練時,運動員注意力要集中,頭腦里呈現的運動表象必須是視覺、動覺相結合的準確清晰的綜合表象,唯此,才能達到鞏固、改進技術動作的目的。
念動訓練方法已被各國普遍採用,並且還常與自我暗示和放鬆訓練結合使用。
自我暗示和放鬆訓練
自我暗示是用一定的自我暗示語使自身肌肉放鬆的一種方法。德國精神病學家J.H.舒爾茨曾在臨床上運用過這種方法,後來逐漸在各國的體育運動中被廣泛採用。
運動員不僅在大運動量訓練後需要放鬆以消除疲勞,在比賽前出現過度興奮時,也需要放鬆以鎮定情緒,而且要求在賽前處於最佳的準備狀態。所以運動員的這種訓練分為放鬆和動員兩個部分。
放鬆部分主要是運動員利用自我暗示語的方式,學會充分放鬆臉、頸、臂、腿和軀幹的肌肉,降低其緊張度,從而減少身體向大腦傳遞衝動,使大腦得以休息。肌肉的放鬆通常與深呼吸密切配合,運動員的注意也依次指向放鬆的各部分肌肉。
動員部分主要是運動員在身心放鬆的狀態下默念一些自我暗示語,有意識地對自己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心理活動(如情緒、信心)的強度施加影響;或者回憶自己獲得優異成績的比賽情景,以達到自我動員的目的。
自我暗示和放鬆訓練與印度的瑜伽術和中國的氣功很近似。雖然各國都採用這種訓練方法,但還沒有統一的體系。這種方法的理論依據尚待進一步研究。
模擬訓練
模擬訓練是使運動員平時的訓練儘可能接近於實際比賽情況的一種方法。
模擬比賽情況一般有語言形象的模擬和實景情況的模擬兩種。前者是利用語言描述即將進行的比賽的情況,也可以利用圖片、圖表等使語言形象具體化;後者是在訓練中創造一些接近比賽的條件。
不同的運動項目對模擬訓練有不同要求。例如,擊劍、摔跤、籃球、足球、排球等個人或集體的對抗性項目,需選擇適當的對手進行“實戰”訓練;體操、藝術體操、跳水等項目,需有裁判評分;田徑中的跑和游泳等項目,則需有預賽和決賽。不同項目的模擬訓練需利用不同的器械設備,以及不同的場地、時間和氣候條件等。模擬有觀眾參加的賽場情境,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賽場適應性和抗干擾能力。
一般而言,實景情況的模擬訓練效果較好,但需要較多時間,而且不能把比賽中的情況完全模擬出來。因此最好將兩種模擬訓練結合進行。
模擬訓練的作用主要是為運動員參賽作好適應性準備,增強其信心,消除過分緊張,使之處於最佳準備狀態,為此,教練員和運動員要在賽前詳細了解和分析對手、場地設備、裁判、觀眾傾向性,甚至氣溫、風向等各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