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大全》是現代賈斌編著的工具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遊藝大全
- 作者:賈斌
- 出版時間:1986年10月
-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 頁數:580 頁
- 類別:工具書
- 國際標準書號:7096.264
《遊藝大全》是現代賈斌編著的工具書。
《遊藝大全》是現代賈斌編著的工具書。內容簡介該書系屬《歡天喜地》叢書;共分為10大類,包羅了古今中外各種精彩的遊藝方法,其中不僅吸收了相當數量的傳統優秀節目和代表節目,而且大部分是新編新譯的。 ...
吳橋雜技,河北省吳橋縣地方傳統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吳橋雜技是流傳在吳橋縣域的民間表演藝術,起源於春秋戰國,漢、唐達到興盛,宋代時走向了民間。吳橋雜技展示人體技能技巧,門類齊全,節目陣容龐大,包括耍弄技藝、喬裝仿生、動物馴化、硬氣功、魔術等七大門類,共有1100多個表演節目。吳橋雜技有自己的行業...
仙子樂園:河南世奇遊樂設備生產的仙子樂園是專為兒童設計的小型轉馬類遊藝機,特點是:占地小,室內室外都可擺放,是小額投資商的最佳選擇.滑行類 彎月飄車:彎月飄車屬於軌道類遊樂設備,又叫彎月蘑菇,時代衝浪,彎月蘑菇飄車。彎月飄車的軌道顏色鮮艷,看起來像是剛下過雨,天空中出現的一道五彩繽紛彩虹。車在...
線獅(草塔抖獅子),流行於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的傳統遊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草塔抖獅子由1個獅籠、1個彩球、5隻獅子和若干縴繩組成。出迎時,前由1位會武功的引獅人拋球逗獅,4個青壯大漢扛籠而行,後有8人牽線控制彩獅。彩獅或跳、或抖、或扭、或舉趾搔耳,表演出抖、調、騰、撲等各種姿態...
迎羅漢,流行於浙江省縉雲縣的遊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迎羅漢是縉雲農村傳統節目活動中表演的一項集武術、民俗於一體的民間遊藝表現形式。自古以來,縉雲百姓認為,“羅漢”是神通廣大者的化身,故民眾尊稱身強力壯、武功高超的人為“羅漢”,稱習武的團隊為“羅漢班”。迎羅漢作為一種民間遊藝表演不僅為節日...
九宮八卦陣又稱五陣、五行陣、五行八卦陣、八陣圖、九軍、陣八卦陣等等。都源自同一理論所生,陣法理論相近。這種布陣格局簡單易學,周全易用,什麼時候開始已經無確切記載。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成為主流的行軍布陣以及營地駐紮的布局。九宮八卦陣俗稱黃河九曲連,是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陌陂鄉陌陂街一項獨特的傳統民間遊藝...
僅元宵燈節、燈會,遊藝日期多延到五至七日。南宋到明初,由於戰事連綿,社火活動略遜於前代,但民間各種分散的戲劇、雜曲、說書、小說卻興盛一時。現今,陝西各地流傳下來的眾多社火臉譜、曲調、詞目、扮演模式,多屬明清兩代傳襲後世的;特別是社火中一些有特技特藝的獅子、龍舞、龍燈、竹馬、芯子等,藝術生命力...
又名“咀和”,是一項複雜的智力型牌類遊藝活動,主要流傳在我國北方地區。參與這項活動的人很廣泛,從城市到農村,尤其是蒙古族的比較多,主要流行於蒙古族的科爾沁草原(科左中旗、科左後旗、科左前旗、科右中旗、科右後旗、科右前旗)。牌面大小和張數與麻將(不包括東南西北和和花牌)是一樣的,一共120張。
蹬技(重慶蹬技),重慶市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5月24日,蹬技(重慶蹬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編號Ⅵ-109。歷史淵源 重慶蹬技,就是用雙腳來舞弄各種道具的雜技表演。這項技藝源遠流長,在漢代的百戲雜技節目中就已有雛形;民國...
賽馬會(玉樹賽馬會),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傳統體育競技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玉樹賽馬會是當地傳統的遊藝活動之一,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吐蕃盛世,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如今玉樹地區無論祭山敬神、迎賓送客還是舉辦婚事,逢到喜慶都要舉行賽馬會。傳統的玉樹賽馬會每年7月下旬至8月初在扎西科草原舉辦...
滿族二貴摔跤是一種傳統民間道具遊藝,具有特殊的歷史、學術、實用、研究和觀賞價值。傳承狀況 滿族二貴摔跤由於經濟等原因,瀕臨衰敗,在農村幾近消亡,就連它的發祥地隆化縣石灰窯溝村也少有人問津,亟待保護。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河北省隆化縣文化館獲得“...
花毽(穆氏花毽),天津市北辰區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21年5月24日,花毽(穆氏花毽)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Ⅵ-69。歷史淵源 穆氏花毽起源於清朝光緒三年(公元1878年),由穆氏家族長輩穆成亮學藝創編,逐漸形成了穆氏...
武漢雜技,湖北省武漢市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武漢雜技團是一個有著六十多年歷史的中國雜技表演團體,擁有以夏菊花為代表的一大批表演藝術家,多年來受到黨和政府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2014年11月11日,武漢雜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
天九是起源於北宋宣和年間的一種傳統遊藝形式。先擲骰確定點數依次摸牌和打牌。打牌時打不起時則將牌翻過來墊牌,不讓對方知道是什麼牌。解釋 一種賭博。用牙牌三十二張﹐四人入局﹐各得八張﹐以大擊小﹐牌分文武﹐文牌以天牌為尊﹐武牌以九點為尊﹐故名。天九牌 天九牌根據牌麵點數不同組合來比大小。文牌...
口技作為表演藝術不晚於宋代。宋人《雜記》中說在京城的遊藝場裡,有“學鄉談”和“百鳥鳴”,可能都是口技。宋元戲劇中的“犬吠”、“雞叫”之類的舞台效果,大都是口技者在後台完成的。到了清代,口技從單純模擬某一聲音,發展到能同時用各種聲音,串組成一個故事,被列為“百戲”之一,即“口戲”,俗稱“...
梅花拳(梁山梅花拳),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1年5月24日,梅花拳(梁山梅花拳)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是Ⅵ-12。歷史淵源 梅花拳(梁山梅花拳),源於3000多年前的傳統梅花拳,與水滸武文化相互交融後,形成新的...
摔跤(朝鮮族摔跤),吉林省延吉市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2011年5月23日,摔跤(朝鮮族摔跤)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Ⅵ-21。背景介紹 摔跤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項競技運動。朝鮮族摔跤有著自己獨特的比賽形式和文化特色。
撂石鎖(海陵撂石鎖),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21年5月24日,撂石鎖(海陵撂石鎖)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是Ⅵ-64。歷史淵源 海陵撂石鎖起源於唐代軍營士兵用石鎖等鍛鍊身體,後流傳至民間,演變為一項集角力、競技、...
無極拳,天津市東麗區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受“天人合一”思維方式的影響,造成了中國武術的泛和諧價值觀和象形拳的發達,以至出現了以抽象哲學概念命名的武術拳派,如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無極作為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個概念,亦被武術界所使用。1921年,“最後的鏢王”李堯臣將“...
毽子,是中國一項流傳很廣,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民間體育活動。經常進行這項活動,可以活動筋骨,促進健康。據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踢毽子起源於我國漢代,盛行於六朝、隋、唐。2011年5月23日,苗畫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省青州市申報的“花毽” 入選,列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類別的...
民國十八年(1929年),上海新世界遊藝場邀請當時著名的五班(10人)獨腳戲藝人以“五福團”名義舉行每周一次的“大會串”,擴大了獨腳戲的影響,展現出當時獨腳戲演出的盛況。抗戰爆發後,上海成為孤島,出現畸形繁榮局面,為獨腳戲的興盛提供了物質條件。另外,演出場地有了改善與擴大,大世界、新世界、永安公司...
永定下洋大鑼鼓吹,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傳統遊藝,龍巖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永定下洋大鑼鼓吹,原名“客家八音”,是從漢樂八音派生出來的演奏藝術。主要由嗩吶、蕭、大鼓、鑼、鈸、鐺、鐘、板等八種民間吹打樂器組合而成,其中,敲打樂器的六種,吹奏樂器兩種。主要以打擊樂為主,大鼓為中心,嗩吶為領奏的...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湖南省沅陵縣,廣東省東莞市萬江區,貴州省銅仁市、鎮遠縣聯合申報的“賽龍舟”入選,列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22年5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戲法,天津市和平區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戲法,是中國傳統雜技之一。表演者以敏捷的手法,造成觀眾視聽上的錯覺,表演各種物體、動物或水火等迅速增減隱現的變化。我國戲法歷史悠久,據漢張衡《西京賦》載,遠在漢代就有吞刀、吐火、畫地成川等節目。道具大部分是勞動人民司空見慣的日常...
詠春拳(佛山詠春拳),廣東省佛山市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21年5月24日,詠春拳(佛山詠春拳)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是Ⅵ-77。歷史淵源 從清末在佛山開醫館藥鋪的梁贊(1845-1922)開始,詠春拳才有了關於歷史傳承的明確記載。梁贊一生...
中幡(安頭屯中幡),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中幡,主要分布在香河縣、正定縣和建甌市。源於唐宋時期,集造型、亮相等各種高難度技巧於一身,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安頭屯中幡起源於隋唐,初為民間雜耍,後逐漸發展出各種花樣和手法,並出現有組織的民間表演藝術團體,名為...
口技作為表演藝術不晚於宋代。宋人《雜記》中說在京城的遊藝場裡,有“學鄉談”和“百鳥鳴”,可能都是口技。宋元戲劇中的“犬吠”、“雞叫”之類的舞台效果,大多是表演口技的人在後台完成的。唐宋時期 唐朝時期就有了專門培養口技人才的社會組織叫“學像聲社”。在《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中都有“學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