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城鎮實施方案

《遂寧市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城鎮實施方案》是遂寧市為放寬戶口遷移政策,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一步促進農民工融入城鎮制定的方案。

遂寧市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城鎮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貫徹落實國家“推動1億人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城鎮”和實施“一融雙新工程”(促進農民工融入城鎮,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和建設新型城市)的工作部署,按照《四川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川委發〔2015〕5號)、《促進80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城鎮實施意見》(川辦函〔2015〕116號)確定的目標,結合《遂寧市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遂府辦發〔2015〕6號),堅持尊重意願、自主選擇,存量優先、突出重點,公平公正、同等對待,全面系統、統籌推進的基本原則,放寬戶口遷移政策,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一步促進農民工融入城鎮。到2020年實現31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二、重點工作和具體措施
(一)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
1.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在全市城鎮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在全市城鎮租賃房屋的人員,連續居住滿半年,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2.建立城鄉統一戶口登記制度。2015年各縣(區)對戶口登記開展全面深入的清理整頓,有效解決“假、重、錯”戶口現象。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
3.全面推行居住證制度。2015年,結合實際制定《遂寧市居住證實施方案》,在全市逐步推行居住證制度。戶口在其他市(州)的公民到我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可在我市居住地申領居住證。
4.建立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全面開展引導督促流動人口信息申報工作,2015年年內完成15萬流動人口信息登記,2017年流動人口信息登記達到20萬人,2020年流動人口信息登記率達到90%以上。
(二)保障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
1.強化流入地政府責任。從2015年起,流入地政府要統籌安排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和考試升學,落實隨遷子女同城市學生混合編班政策,及時足額下達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中央獎補資金。2017年,建立將常住人口全部納入區域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範圍的機制體制。2020年,全面保障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2.均衡配置城鄉義務教育資源。2015年各縣(區)要科學制定城鄉學校發展規劃和建設計畫,全面實施中國小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制定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定期輪崗交流的意見。2017年實現城鄉學校的合理布局,辦學條件基本達到省定標準,縣(區)域內教師交流實現制度化和常態化。2020年實現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師資基本均衡,適齡兒童、少年均能就近接受良好義務教育。
3.加強學前教育。2015年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2014—2016年投入3.05億元,建設48所城鄉公辦幼稚園。制定出台全市普惠性幼稚園評估細則及管理辦法,大力支持民辦幼稚園提供普惠性服務。2017年全市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覆蓋率達90%以上,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85%以上。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
(三)確保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1.改善城鄉基本醫療條件。2015年要進一步加強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市、縣(區)兩級衛生計生信息平台建設,力爭市、縣(區)衛生信息平台建設儘快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實現市級平台與各縣(區)、市直醫療機構平台數據對接;鼓勵大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探索建立醫療聯合體和醫療集團,促進優質衛生資源下沉。2017年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全面套用,優質醫療衛生資源覆蓋全市大部分社區。2020年建立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完成醫療衛生資源的最佳化調整和均衡配置。
2.加強服務能力建設。2015年啟動第一階段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程,在全市建成一批縣級醫院臨床重點專科。2017年全面完成中央下達的市級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機構項目建設任務,進一步加強重大疾病防治體系、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兒童醫療服務體系等建設。2020年全市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達標率均達到95%以上;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範化建設達標率分別達80%、60%、85%以上。
3.積極推進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為重點,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適度提高人均經費標準;積極創建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示範縣(區);搭建醫療衛生合作平台,推動建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信息互通共享、遠程醫療服務和教學培訓的信息渠道,管理體系內建立遠程會診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遠程心電圖診斷中心,承擔行政區域區域網路絡醫療服務管理、指導和集中診斷等工作;二級甲等以上醫院全面建成數位化醫院;加快推進居民健康卡建設進程,2015年底前實現發卡量達到戶籍人口數的15%以上;開展網路醫療服務試點;加強居民健康教育,組織開展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通過推行格線化管理、強化信息化支撐、開展流動人口便民服務維權等措施,在2017年基本形成覆蓋流動人口、方便可及的衛生計生服務網路體系。2020年基本建立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運行機制,基本實現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
4.加強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2015年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府補助標準,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水平,調整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政策。2017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9%以上,門診費用報銷比達60%左右,政策範圍內住院報銷比達75%以上,住院實際報銷比達64%以上,逐步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報銷制度。發揮疾病應急救助資金兜底作用,解決醫療急救保障問題。2020年通過大病保險制度實施,有效減輕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確保每一位身份不明或無能力支付醫療費用的患者都能得到醫療急救保障。
(四)健全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體系
1.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及經辦服務。2015年繼續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措施,出台並完善制度銜接辦法;指導縣(區)貫徹實施相關經辦規程,推動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繼省級平台套用工作,全面實現與省級平台的聯網套用。2017年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覆蓋範圍,研究解決宗教教職人員等群體參加養老保險問題。
2.完善醫療保險制度及經辦服務。2015年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探索醫保關係跨制度、跨地區的轉移及接續。2017年不斷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策,切實加強醫療保險基金監管。2020年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更加持續平穩運行。
3.完善工傷保險制度。繼續實施“平安計畫”,集中開展建築業等高風險企業農民工參保擴面專項行動,全面推進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力爭在2015年內實現建築業參加工傷保險7.12萬人。2017年實現全部建築企業及從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其他企業使用的農民工基本參加工傷保險。2020年實現已就業農業轉移人口工傷保險基本覆蓋。
4.發展補充性養老保險。2015年進一步完善企業年金備案相關工作。2017年企業年金的市場需求得到進一步提高,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2020年企業年金相關政策規定更加健全,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作用更加明顯。
(五)強化農業轉移人口就業創業的政策支持
1.加大就業創業服務力度。2015年積極完善城鄉一體的就業創業公共服務體系,將農民工納入就業創業政策扶持範圍,組織開展農民工就業服務“春風行動”。2017年進一步完善農村勞動力實名制登記資料庫和動態管理機制。
2.加強職業技能培訓。2015年加強農業轉移人口職業技能培訓和針對返鄉農民工的創業培訓服務,大力實施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和中等職業教育鞏固提高計畫;積極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畫—“春潮行動”和“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行動”;全面深化職業培訓及職業介紹改革工作,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主導作用,為高質量就業和產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充分發揮技工院校教育資源和培訓平台的作用,指導技工院校面向社會開展職業培訓。2017年全市組織至少20000名農民工和5000名青年勞動者參加各類各級職業培訓,組織2000名農民工通過技工院校接受職業培訓。2020年組織至少10000名青年勞動者參加培訓,組織3000名農民工通過技工院校接受各類各級職業培訓。
3.加強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建設。深入推進安居區“1+4”項目(1個區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和4個鄉鎮(街道)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站)建設,加快推進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信息化。2017年和2020年,全市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平台機構(視窗)建成率分別達到90%和100%,已建機構(視窗)標準化規範化達標率分別達到85%和90%以上。
(六)加強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建設
1.統籌安排解決進城農民工的住房,為有穩定職業並在城鎮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提供公共租賃住房,使農民工與城鎮本地戶籍居民享受同等準入條件、同等審核流程、同等保障標準。提供更優惠的租金標準,逐年提高農民工公共租賃住房供應量,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
2.落實農民工住房公積金制度。加大住房公積金建制力度,打破單位性質和職工戶籍身份限制,積極推進住房公積金制度向非公單位及穩定就業農民工覆蓋。到2020年,全市在職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覆蓋率達到80%以上,每年新開戶農民工人數達10000人以上。實施靈活寬鬆的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鼓勵農民工進城購房安居樂業,降低提取使用門檻,保障農民工方便快捷使用住房公積金付房租。到2020年,全市住房公積金個貸率保持在85%以上,資金使用率達到90%以上。
(七)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1.2015年啟動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台建設。國土、住建、農業、林業等部門通過數據交換接口、數據抄送等方式,實現土地、房屋、林地、水域、灘涂等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實時互通共享。
2.梳理完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實施宗地統一代碼。全面實施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變更登記,土地登記實行統一代碼,集中梳理完善已有登記成果,提高成果質量,加快推進集體土地登記信息化資料庫建設,做到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信息化建設相銜接。
(八)健全財力保障體系
1.加大財政轉移支付。按照中、省政策規定,確定各縣(區)、遂寧開發區、市河東新區在教育、基本醫療、社會保障方面的事權,2018年根據《四川省財政轉移支付實施辦法》,制定《遂寧市財政轉移支付實施辦法》。2020年建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機制。
2.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入。研究制定民間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基礎設施和公益性事業項目的具體辦法。到2020年,投融資渠道更加多元化,供給效率和質量得到大力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