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婚,亦作“ 通昏 ”。結成姻親;互通婚姻。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結婚,都可以叫通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婚
- 拼音:tōng hūn
- 出處:《魏書·官氏志》
- 含義:結成姻親;互通婚姻。
通婚,亦作“ 通昏 ”。結成姻親;互通婚姻。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結婚,都可以叫通婚。
通婚,亦作“ 通昏 ”。結成姻親;互通婚姻。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結婚,都可以叫通婚。...
滿漢通婚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二十三日慈禧發布的廢除民族隔離的政策。...... 滿漢通婚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二十三日慈禧發布的廢除民族隔離的政策...
社會學、人類學、法學、政治學概念。又稱異族聯姻,指不同族群、不同文化背景或種族間出現的婚姻、同居、性關係,以及混血兒等系列文化現象。異族通婚的成因十分複雜...
通婚圈,是指擇偶篩選的“結婚候選人”都是在同一社會階層、經濟水平下的,形成了同一社會階層、經濟階層的“階層內婚”。相親擇偶標準,正是當下中國社會轉型期的...
五不通婚是瑤族民間婚俗。...... 各姓氏恪守“五不通婚”的習俗:不與同姓通婚;不與其他民族通婚’不與本民族其他支系通婚;不與外地白褲瑤通婚;不與姨婊兄妹通婚...
“民漢通婚”是指少數民族與漢族通婚。新疆且末縣推出了一項新政策,民漢通婚每年獎勵一萬元。 8月25日,新疆且末縣制定出台《關於鼓勵民漢通婚家庭獎勵辦法(試行)...
貴庶通婚,又稱貴賤通婚,是在某些君主制國家中不同社會階層的婚姻,尤其指男方較女方地位高者,但有時亦指與丈夫死後改嫁、帶著因亡夫而來的銜頭之貴族女子與較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少數民族與漢族通婚問題的復示,1951-01-22由最高人民法院發布。......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少數民族與漢族通婚問題的復示,1951-01-22由最高人民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少數民族與漢族通婚問題的答覆是最高人民法院於1951年01月22日發布,自1951年01月22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1. 宗教信仰與異族通婚 . 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14-08-14] 詞條標籤: 文化, 出版物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4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
《通婚果:我嫁日本人》是2000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通婚果:我嫁日本人》是2000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書名 通婚果:我嫁日本人 ISBN ...
《有客到:陰陽通婚書》為黑岩閱讀網簽約作者“小企鵝的肥翅膀、”原創作品,首發、獨家簽約於黑岩閱讀網。...
新疆且末縣制定出台《關於鼓勵民漢通婚家庭獎勵辦法(試行)》,該辦法針對民漢通婚家庭政策十分優厚,在政治、住房、子女就業等各優先考慮和解決。結婚後,每年給予1萬元...
滿蒙聯姻,是清代入主中原的滿族,與邊區的蒙古族,保持了三個世紀的通婚,建立了世代姻親關係。也正是這種姻親關係,對中國北方這兩大民族的長期和好、對清廷統轄與...
這一時期的婚配都是在同一種族之間進行,但是區別於動物的是人類第一種婚配製度產生就規避了父子輩的通婚。這種在一個氏族內的婚姻制度叫做血族婚,又叫族內婚。...
指在一定血緣或等級範圍內選擇配偶的一種婚姻規例。一稱族內婚。產生於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社會一個部落的不同氏族之間通婚,從部落來說就是族內婚。...
同姓不婚,中國傳統的婚姻禁忌。指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先秦至兩漢的倫理和法律都反對同姓通婚。同姓不婚始於中國西周初期,是周人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 ...
古代關於禁止良民與賤民之間通婚的法令與習俗。古代奴隸、百姓平民與貴族互不通婚姻。...
福州地區以姨表親為主,許多人忌諱姑舅親,認為姑舅血緣太近,不利於通婚繁衍,俗諺雲:“姑子舅子嫡嫡親,姨子姨子好作親”。古田人也有“姑子舅子沒作親,姨子姨子...
近親(或稱親緣關係)是指三代或三代以內有共同的祖先。如果他們之間通婚,稱為近親婚配。近親婚配的夫婦有可能從他們共同祖先那裡獲得同一基因,並將之傳遞給子女。...
賤籍又稱賤民是指不屬於士、農、工、商四民之列的中國古代的法定社會等級。賤民是等級社會中社會地位世代低於普通人的特殊的階層,一般不能和普通民眾通婚,在很多...
在同一個氏族中,姐妹與兄弟之間,不可通婚。這就開始了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進入了族外的群婚階段。一群男人,共同地與另一氏族的一群女人通婚,反之也是。族外婚...
秦漢以來,貧富、良賤之間禁止通婚,自唐代起,法律明文禁止。凡奴娶良人女為妻者,徒一年半;諸雜戶與良人為婚者,杖一百;奴婢私嫁女與良人為妻者,準盜論。《疏...
連婚是漢語辭彙,拼音是lián hūn,解釋為通婚,連姻。...... 連婚是漢語辭彙,拼音是lián hūn,解釋為通婚,連姻。 [1] 中文名 連婚 拼音 lián hūn 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