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式減壓

逃離式減壓

逃離式減壓是上班族面對來自工作上的壓力,採取退縮、逃避的方式減壓的一種現象,是職場人士精神壓力大的折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逃離式減壓
  • 基本簡介:情緒體驗,變成了精神障礙疾病
  • 背景簡介:2012年10月,位列全球第一。
  • 表現方式:厭班症
基本簡介,背景簡介,表現方式,形成原因,相關影響,應對策略,

基本簡介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壓力山大已經成為21世紀國中國職場人士普遍的焦慮。當壓力不斷增加,相當一部分人所感覺到的焦慮,就從一種普遍的情緒體驗,變成了精神障礙疾病。在中國,患有精神障礙疾病的自殺未遂者中,近四成患有焦慮症。住房、工作、婚姻等成為引發城市居民焦慮的主要誘因。而為了擺脫“有壓力覺得累,沒壓力覺得可怕”的焦慮情緒,一些人選擇了逃避的方式,被稱為逃離式減壓。

背景簡介

2012年10月,世界知名辦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內地上班族在過去一年內所承受的壓力,位列全球第一。
一項“2012關愛職場白領、關注白領健康調查”顯示,2/3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處於亞健康狀態,危害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工作壓力、環境污染和缺乏鍛鍊位列前三位。調查選擇了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長沙和瀋陽7個代表性的城市,調查的對象是20歲到60歲之間、中等學歷以上、主要從事腦力勞動的辦公室白領,成功完成的樣本量是1000人。

表現方式

1、厭班症
有些人為了逃避工作的壓力,往往找出各種理由不去上班,有的人沒病也要請病假去看病,即使有病並且已經治好也要賴在醫院不想回單位。
2、網購癮
“網購癮”是職場人士精神壓力大的折射。當心情壓抑、壓力積聚時,購物就成了他們解壓的方式。表現為迷戀網購,一下班就呆在電腦前瀏覽各種購物網站,幾乎看見便宜的商品就下單,也不管自己是否用得著,並逐漸導致依賴,發展成強迫症。

形成原因

1、普遍超長的工作時間。
比如,每天2-3小時公交或捷運,每天最多6-7小時睡眠,吃著三流的餐飲,呼吸著二流的空氣,卻承受著各種一流的價格等等。
2、物質保障方面。
由於社會保障體系總體有待完善,人們對醫療、養老、住房和子女教育等問題缺乏穩定感,因此,努力將未來收益“折現”到當前實現,其代價就是透支身心健康。
3、精神方面。
當前社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貧富差距擴大,不少人產生“相對被剝奪感”,群體性焦慮情緒嚴重,這加劇了急功近利、膚淺急躁的社會氛圍。
4、心理方面。
當一個人面臨某一應激情境,無法以適合該年齡身份的適當行為獨立應付時,轉而以較早階段的幼稚行為方式來求得他人的支持和安慰,或滿足自己的欲望,這種行為稱為“退行”。這是在遭受外部壓力和內心衝突不能處理時,藉此回到幼稚行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每個人面對壓力的態度也是不同的。在壓力面前採取退縮、逃避的態度,是用小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應對自己出現的問題。

相關影響

適當的壓力可以產生動力,但壓力過大則會產生負面作用。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迅速發展的日本,過度疲勞曾造成大量中青年人猝死,21世紀初,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大國。有統計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亡的人數達60萬人,越來越多的都市白領處於“亞健康”狀態。

應對策略

1、一味退縮只會滾出雪球效應。
在工作中遇見了難題,應該冷靜下來,認真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一味的退縮只會使原有的優勢蕩然無存,甚至你的問題會越來越多。
2、保持好心態,發揮自己的潛能。
同樣的一件事情,以積極的心態和消極的心態去面對,兩種結果是截然相反的。有位心理學家認為,在人類的天性中,原本就有一種尋求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面對壓力,如果你選擇的態度是“我能行”,那么它會讓你少一點失敗,多一點成功。
3、及時修訂目標。
認清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及時給自己制定一個更現實、更接近的目標,能夠產生滿足感、控制感,減少心理衝突,減少心理壓力,變被動為主動,避免更大的損失。
4、學會放鬆。
自我放鬆減壓的方法很多,如放鬆訓練、聽音樂、運動等。只要我們平時放輕鬆,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即使面臨壓力,我們也能從容應對,化解壓力。
5、學會宣洩。
多交朋友,內心有了煩惱,找個朋友傾訴衷腸,適當宣洩一下自己的感受,最好有一個心理醫生作朋友,以便及時得到他們的幫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